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日本东亚实学研究会主办、日本梅园学会协办的第三届东亚国际实学研讨会,于1994年10月27日至29日在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国际会议厅召开。参加这次重要学术会议的专家、学者共计七八十人。他们来自中国、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50余篇。 本届会议的主题是东亚近世实学研究及其现代意义。根据这一会议主题,与会学者围绕三个问题而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2007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9月23日至25日在杭州举行。会议由中国屈原学会与浙江大学共同主办,浙江省委常委、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及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崔富章教授、方铭教授等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50余位学者参加了这次大会。会议以“21世纪楚辞学的拓展与创新”为主题,共收到论文140余篇,涉及到屈原及楚辞研究的各个方面。在20世纪的楚辞学研究中,出现了一批卓有成就的著名学者,这次大会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回顾这些学者对21世纪屈原及楚辞学研究的贡献。安徽师范大学潘…  相似文献   

3.
实学思潮是庆历新政的理论支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学思潮是庆历新政的理论支柱石训宋学是中国宋代学术思想的总称。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到宋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学派林立,人才辈出,而且创见多影响大,不愧为精华荟萃。学界过去对理学、气学、心学研究很深,成果也多;近几年,中外学者已注意到其中的实学思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中朝两国文化交流角度,论证了清代文化是建构朝鲜实学的重要思想渊源之一.朝鲜实学的各派代表人物根据朝鲜社会由虚转实的实际需要,从四方面吸取了清代文化中大量的思想资源一是坚持顾炎武、魏源等人的经世实学思想;二是学习清代的"利用厚生之学";三是高扬清代考据实学;四是继承清代学者的气实体论思想.  相似文献   

5.
第五届东亚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在河南开封召开。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来自中国、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以及台湾、香港地区的50多位专家、学者。根据中、日、韩三国实学会商定,东亚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每隔两年,分别由中、日、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们通过前后四届的国际会议,对东亚实学研究,即韩、中、日三国的实学研究有了一定的了解。三国的实学,因各自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以及学术思想的传统差异而具有各自的特征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我认为实学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应该是相同的。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  相似文献   

7.
为了联合中国有志于实学研究的学术力量,加强与海外实学研究团体的学术交流,于1992年10月“第二届东亚实学国际研讨会”上,成立了“中国实学研究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有关各方的支持下,已于1994年1月19日经民政部核准登记,正式成为全国性学术研究团体。为了庆祝中国实学研究会的正式成立,回顾十几年来中国实学研究的现状,并对实学研究的未来作出全面的规则,1994年8月1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了“实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座谈会。  相似文献   

8.
泰州宋明时期的理学发展到顶峰,其代表人物是宋朝"宋初三先生"之一的胡瑗和明朝"泰州学派"的领军人物王艮。儒学发展到宋初,其哲学及道德性命之学重新抬头,周敦颐及其之后的张载,被誉为理学的开山鼻祖,但胡瑗却是"开之必先"。胡瑗的理学对明代的王阳明影响较大,而王阳明是"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的老师。因此,胡瑗和王艮这两位泰州学人有着理学方面的密切联系,但他们的思想又不完全一致,尤其是王艮,其在传承中创新,使宋明理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宋学与东方文明》评介由中原宋学研究会12位学者合作撰稿,李保林、杨翰卿、孙玉杰主编的《中国宋学与东方文明》一书,是宋学研究的又一新的成果。宋学是中国宋代以哲学为核心的宋代学术思想。宋学的文化成就是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高峰,宋学不仅影响中国文化的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实学研究的里程碑——评《中国实学思想史》方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实学研究日趋深广,产生了一批学术成果。到九十年代,中国实学研究渐趋成熟,开始形成系统的实学研究理论,出现了一些新的学术成果,《中国实学思想史》便是这个时期中国实学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1.
2005年7月18日下午到21日上午,楚辞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一届年会在包头召开,会议由中国屈原学会和包头职工大学联合主办,共有来自港、澳、台、中国大陆以及德国、日本等地区和国家的一百零六位学者参加。这次会议的召开恰逢中国屈原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因此具有更加重要的纪念意义。大会共提交论文67篇,分别从文艺学、文献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多方面对楚辞进行研究,体现了研究范围的拓展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展示了楚辞学研究的新成果,新突破。概括言之,可分为以下几类:一、对屈原人格、理想、心态等方面的研究;二、对楚辞整体以及…  相似文献   

12.
阳明学的核心是“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倒幕维新的志士不是阳明学者就是阳明学的仰慕者,阳明思想成为维新最重要的思想武器。日本的阳明学者把阳明学创造性地用在了企业经营中,通过“知行合一”“致良知”创造了独特的经营哲学,实践阳明思想,对日本现代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影响至深。  相似文献   

13.
作为历史文化现象的西北学术文化,与其所处的地域发展变化息息相关,汉唐帝国的繁荣,曾使西北学术文化发展到鼎盛,两宋以后逐渐趋于稳定,张载关学的诞生标志着西北学术文化由经验、制度、民俗层次升华为理性哲学层面.宋明理学关中学派的起落,标志着西北学术文化由完善转向衰落之势.明清时期,代表西北学术文化的实学与史地学的学人士子精诚团结,共发"经世济用"之宏愿,使秦陇文化又一次崛起.  相似文献   

14.
"气"作为哲学概念如何可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哲学与文化形态的歧异主要基于思想范畴的不同.气是中国思想史主干范畴之一,气在甲骨文中已出现,至迟在西周晚期已升华为哲学概念.王充气论标志着中国古典气论已臻于系统化阶段,气论彰显出的泛生命性、泛伦理性、经验性和前逻辑性四大哲学特质,实际上代表着中国古典哲学范畴的一般性质.张载"一物两体"等哲学命题的出现,标志着古典气论哲学思辩性的空前增强.严复运用西方逻辑学知识对中国古典气论进行了"全盘西化"的改造,古典气论中的四大哲学缺欠终于得到了具有哲学意义的超越.但是,气一直未升华为西方哲学意义上的"纯粹概念",气范畴从未获得"绝对的纯粹形式"."哲学概念在中国"普遍意义上的哲学概念在中国传统学术中寻找不到,"中国哲学概念"的正当性问题是一个值得学术界关注的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迫使当代当代中国人反思人与自然关系。到哲学里寻找解决问题的智慧,是个重要思路。在人类哲学史上,无论西方哲学,还是中国古代哲学,都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应顺从自然,才能生存。但是,都未能解答人类如何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应对天灾问题。马克思哲学主张人通过改造原始自在自然界为人化自然界,以实现人类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应对天灾问题,但是,由于马克思哲学异化,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却造成人们人为地破坏自然环境和使自然环境恶化,至今尚未找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及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的具体有效办法。"中国需要新实学",新实学主张立足现实历史之上和历史实际之中,一切从现实历史和历史实际出发,"回归马克思,发展马克思",务实求实,解答和解决现实历史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使人类在当下过上健康幸福美好的生活,实现人类和自然界和谐相处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实学是深深地植根于培育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的一朵鲜花,她在百花争艳的学术领域中,以独有的魅力,享誉东方各国。时至今日的改革开放的中国,实学的基本观点,正在被社会各界所重视。为了弄清源流,需要认真研究宋代儒者对实学的开创性研究。北宋儒者面临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7.
从臣民转变为公民,这是我们中国人对自已进行的一次脱胎换骨的自我改造,是中国人国民性的质变和升华。这将是8000年中国传统文化和5000年中华文明传统最重要最伟大的历史变革,是当代中国最重大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哲学的伟大革命变革。必须要的历史条件,就是坚决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宪依法建设中华有序民主共和制度法制体系,即建设中国共产党自内而外有序民主的领导制度体系,建设人民政府自上而下有序民主的运用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的公共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公民大众自下而上有序民主的参与选举、决策、监督和管理的基层社会制度体系,实现党政民三者合为一体,依宪依法治国理政,当代中国才能从根本上根治腐败、建设廉政,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中国才能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现代化,中华民族和古老中华文明才能真正实现伟大复兴,中国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从臣民社会转变为公民社会,中国人才能真正实现从臣民转变为公民。在当今中国大变革时期和中国人价值观念变革的大潮中,能够帮助我们在现实中拨开迷雾看清从臣民比较顺利地转变为公民的前进方向和道路、能够帮助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前进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哲学的新哲学观念是“新实学”。“新实学”非一人之力所能为也。然而,只要对“新实学”有兴趣的同仁齐心协力共同深入研讨,必能建成新实学。  相似文献   

18.
鸠摩罗什在内地译出《成实论》后,引起了高僧们研究的兴趣,尤其是在南北朝成为流行的主要学说之一。可是进入隋唐以后很快走向衰落。这种现象引起历代学者的关注,但很少有人深入研究。本文尝试从成实论自身因素、南北朝时期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中国佛教自我发展的需求等四个方面探讨分析成实学派兴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王充闾 《文化学刊》2009,(5):181-184
武斌先生是一位起步较早、文化视野开阔、学术成果丰厚的著名学者。1980年初,他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尤其是对于西方哲学有深入、独到的研究。而后供职于辽宁社会科学院,同样以哲学为基本研究方向,进而拓宽研究领域,进入人论、人格理论、人的现代化和文化社会学、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2005年6月17日,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学研究所与《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汉学研究:海外与中国”学术座谈会在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会议厅召开。北京语言大学黄卓越教授主持了会议,韩经太教授做了中心发言。此次会议的目的,主要是联络在京的学者,研讨汉学研究近期在国内外发展的有关态势,及如何加强汉学研究界学者之间的合作与联系,以共同推进汉学研究的进展。会间,被邀专家与北京语言大学的学者们在汉学研究这一学术领域内,展开了广泛与深入的交流。本次座谈会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了热烈地探讨。一关于汉学的概念、名称与学科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