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恒久的感动     
我上小学的时候,学习过一篇叫《小抄写员》的课文,那个叫朱里奥的意大利孩子,为了分担父亲的养家压力,偷偷地在每天深夜帮父亲抄写订单,因此影响了学业,受到父亲的误会,但他一直咬牙坚持着,直到父亲发现了真相……故事中浓浓的亲情强烈地撞击着我的心。当时我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热泪纵横……  相似文献   

2.
多出一步     
“一步,二步,三步……”小时候,母亲兴奋地告诉我和弟弟:她从主屋走到厨房整好二十步,不多也不少。母亲似乎很高兴发现了这个秘密。于是,她每天一遍一遍地走,一遍一遍地数。  相似文献   

3.
电视,报纸,全力以赴报道关于四川地震的救灾情况,这些悲惨的情景,一遍又一遍地在我眼前浮现,在我脑海里回荡:房屋倒塌,尸体遍地。废墟中一只只软弱无力的手,在微微地颤动;一个个使人心痛的眼神,贯穿了灵魂;尘埃中一颗颗虚弱的心,执着地跳动着……救伤人员在紧急救助,全国各地大量地募捐,献血。  相似文献   

4.
端午节,我们一家人乘车去宾县宁远镇姨姥家。姨姥家在一座大山的小山坳里。这里山丘连绵起伏,层峦叠翠,到处是一片新绿,野花遍地。一股清泉顺势而下,淙淙地流着。小鸟在枝头上欢快地歌唱,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相似文献   

5.
荐读人语: 几天里连续读到三篇歌颂母爱的时丈,一遍又一遍地读,读着读着,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我有一种强烈的冲动,要把这组佳作推荐给大家。读朋友们,如果你也想经受一次情感上的冲击,接受一番灵魂上的洗礼,那么就请认真地读一读,好好地品一品吧——  相似文献   

6.
艺术的童年     
潘斌 《早期教育》2006,(6):26-29
“我拥有一位比书好一千倍的仙女教母。在她的膝头上、小窗前,我们共同度过了每一个黄昏。她从不厌倦地、一遍又一遍地给我讲格林童话,一直讲到夜幕垂下,巫婆被火烧了,我们才点上灯火。”[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离爱远行     
妈妈,我十八岁出远门的时候,记得你长久地拉住我的手,把克朗镇所有母亲的语言,在阵风吹起的路口,一遍遍地向我叮咛,直到东方的红霞染红镇头的树,直到树枝上的鸟儿看到日头高高地挂上树梢,开始兴奋地骚动。你的双手哟,安妮妈妈,你的双手仍在握着我。  相似文献   

8.
小男孩约翰尼和兄弟姐妹们到爷爷奶奶的农场里作客。约翰尼得到了一把弹弓,他高兴地拿着弹弓到树林里练习射击。约翰尼一遍一遍地练习,却一次也没有射中目标。他有些灰心,就垂头丧气地准备回家吃午饭。  相似文献   

9.
另一种风景     
家乡梅城曾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地方,可如今繁华落尽,空留一地苍凉。那遍地的花瓣是其故事中的昨天,亦是其昨天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在字词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老师只是简单地在字词读音上一遍又一遍地领着学生机械地认读,在字词意思上照搬字词典的注解作机械式理解,学生学得枯燥无味。尤其是中低年级学生知识面窄,理解能力较差,在  相似文献   

11.
课文《纸船和风筝》,其中“祝福”两个字要求学生会认、会写。下面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 案例1: 教师读完课文.开始领学生学习字词,将生词一股脑出示在黑板上.指着生词让学生反反复复地读。学生呢.小和尚念经似的跟着老师一遍又一遍地读。  相似文献   

12.
铺开满天云锦,洒下遍地霞光,一个崭新的黎明,舒展了绚丽的翅膀,江河湖海,平畴山峦,热烈、钟情、专注地迎接——光照寰宇的一片辉煌!  相似文献   

13.
向美均 《考试周刊》2012,(40):134-134
高中教师工作的重复不应是机械地重复,要学会在重复中创新,一遍又一遍地讲授同一个知识点,每一次都需要认真地思考和准备,力争新的一次比上一次讲得更好,学生收获更多,这样,教师自身才会不断地进步。  相似文献   

14.
最近,听闻一同事在一周的时间内教完了两周的计算教学内容,甚感惊讶,迫不及待地想讨教其“独门妙方”,听完了他的一节课,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先用5分钟复习,再用5分钟传授计算方法,剩余的几十分钟则在学生一遍遍地练,教师一遍遍地强调中渡过,遇有简单的计算内容,教师便继续传授,学生也继续学习……一节课下来,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度居然很高。这不由引起了我的深思:  相似文献   

15.
今天是美术成绩放榜的日子,不巧的是天下起了大雨。放学后,我跟同学撑着雨伞在学校的公告栏前一遍又一遍地寻找我的名字。“找到了么?”我焦急地问。她摇了摇头,小心翼翼地回答:“没有。”  相似文献   

16.
笔者曾有幸参观过多所语训机构,观摩过十几次语训课堂教学。绝大部分的课堂上,聋儿坐得端端正正,教师根据已决定好的教学内容,或图片,或实物,或非常无趣的游戏演练,让聋童机械地一遍又一遍地发音,聋童学得无劲,教师教得辛苦,旁观者觉得吃力,教学效果自然也不理想。这种典型的结构教学法,忽视了儿童习得语言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在我办公桌上放着一封信,信中写道:“王老师,我是刚转进初一(2)班的新生,一直以来,我总认为音乐课就是老师坐在钢琴前,一遍又一遍地教学生唱,学生则毕恭毕敬地跟老师学,一节课下来,老师早已口干舌燥,学生也觉得枯燥乏味。老实说,以前我很讨厌音乐课,可今天您上的一堂《渴望春天》,让我彻底改变了对音乐课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初二的时候,我的同桌是一个会写诗的男孩。他的每一首诗,我都是最“铁”的拥护者,因为那里面有一种很原始、很野、很狂的味道。有一天,他哼郑钧的《回到拉萨》,拿着一张布达拉宫的照片给我看。从那以后,我无可救药地喜欢上了郑钧粗犷的嗓音,更无可救药地迷上了布达拉宫的石阶。很难说清楚,西藏到底哪里吸引我。可能最终的原因是:没有一个地方会像西藏,拥有那么多谜一样的传说。于是,我会一遍遍地阅读藏经中的故事,我会在照片上一级一级地数着布达拉宫的石阶,我会一次次在梦中看到雪山,看到河谷,看到布达拉宫。我知道有一天,…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明知“大量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良方,却不能落到实处。就连我们教材上的略读课、自由阅读课有时也不得不因课时紧张而忍痛割爱。与我们的教材配套的语文读本更是无人问津。我们会经常痛惜地看到,在学期结束的时候,一本本崭新的语文读本被学生当成垃圾、累赘抛得遍地皆是……  相似文献   

20.
记得刚学写字时,母亲就手把手教我写自己的姓名。我照着母亲写好的样子,一遍遍地临摹,当自己的姓名从笔尖神秘地一点点露出时,那真是神圣、幸福的时刻。记得每次写姓名时,我都用那只纤嫩的小手指使劲握着铅笔,把自己的精神劲全都聚在笔尖上,写出来的字就象雕刻的一样,真可谓“力透纸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