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大学生卸下精英的代名词,大学走入大众化时代后,读大学似乎变成了一件"吐嘈"大于幢憬的事。大学的校园不美了,学习的内容没用了,大学生的素质一年比一年低,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成为众多吐嘈的理由之一.大学再也带不来激情与梦想了吗?肯定不是的!于是,编者联系了一些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或者正在继续深造的大学生们,请他们采聊一聊大学带给了自己什么——  相似文献   

2.
吐槽,正流行     
吐槽,这个词,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越来越不陌生。所谓"不平则鸣",但凡这世上有点离谱的事儿,就有心中不平而吐槽的人。吐槽者总是敢于发表争议性的看法,但吐槽并不等于口无遮拦、哗众取宠。有人说,没吐槽过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即使在娱乐圈这个最应该"明哲保身"的圈子里,顶着"公众人物"的光环也总有那么几个个性爽快,说话直接的明星。不同于打口水仗的言之无物,满嘴喷粪,真正的"吐槽帝"们总能用时而幽默,时而义正词严的话语抛出一些"料"。  相似文献   

3.
并非戏言     
《师道》2011,(9):64-64
高考落榜的“童鞋”别不开心呐,有什么呀,上大学也是玩四年微博,不上大学也能玩四年微博。上大学也是聊四年QQ,不上大学也能聊四年QQ。上大学是打四年游戏.不上大学也能打四年游戏。上大学是打四年牌,不上大学也能打四年牌。上大学是谈四年恋爱,不上大学的四年连孩子都有了啊……还省了四年学费。赚大了啊。  相似文献   

4.
<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春晚"从一年一度的大型综艺晚会,变成了岁末年初的全民"吐槽盛典"。在吃饺子、放鞭炮、看"春晚"之余,吐槽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刚刚上演的羊年"春晚"吐槽大家还记忆犹新,过去几年"春晚"的那些"神吐槽"忘记了没有?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再乐一乐。  相似文献   

5.
爱情,躲不开     
文学有两个永恒的主题:爱情和死亡.   一位大学毕业生说:“大学四年没有谈过恋爱的生活是有缺憾的.“另一位大学毕业生说得更绝:“大学四年没有追过女孩子的男大学生是不正常的,而大学四年期间没有男孩子追的女大学生肯定有病.“……  相似文献   

6.
孙曙峦 《师道》2013,(9):19
尽管求职季尚未结束,但招聘过程中遇到的"极品"应聘者,让已然忙得焦头烂额的招聘主持人大叹"伤不起"。他们在网上发帖,"一吐为快":电话面试不懂基本礼貌;谈到薪水狮子大开口;面试时间到,人却不知去了哪里;第一天得知实习期工资只有正式的一半,第二天就不来上班……南京一位招聘者无奈表示,尽管就业难,但不少应届大学生没有求职"基本常识","这样的人哪怕简历再漂亮,企业也不稀罕。"(见《现代快报》)招聘主持人的吐槽看似涉及多  相似文献   

7.
陈笛 《大学生》2016,(6):10-11
每年春节回家,除了七大姑八大姨的各种骚扰,参加大学、高中、初中乃至小学的同学会几乎成了规定动作。因为其他时间几乎都聚不起来——所以很多人的回家行程不管长短,其中有一段肯定是给各种同学聚会留出来的、同学会参加的次数多了,慢慢地也怕了起来,怕各种对比后失落、怕遇到前任尴尬、怕被人八卦心虚、怕没有话题落寞……同学会槽点太多,有人一边吐槽一边却架不住各类同学的邀请,义无反顾地扑向同学聚会。因为一旦拒绝的次数多了,背负"发达了便连同学都不认了"的骂名可不是好玩的。但当你特特从外地赶回参加了几  相似文献   

8.
<正>引言网络流行词"吐槽"普遍使用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就"吐槽"一词的形成机制、语义特征、语法特征,以及流行原因探讨,从而得到一个较为系统的、深入的认识。一.形成机制(一)来源"吐槽"是一个外来词,来源于日本,在日语中的含义相当于中国相声中的"捧"。"吐槽"最早传入我国的闽南方言区,闽南方言中存在"吐槽"的发音形式,但字形不确定。翻译过来的时候,仍然使用闽南语  相似文献   

9.
王高财 《教育》2011,(32):58
当大一学生已经进入了真正属于他们的大学生活时,从高中生过渡到大学生,这种角色的转换让他们一时难以适应。近日,笔者走访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等多所高校发现,学习、人际交往、生活等方面难以适应成为大一新生最头痛的问题。"我不知道和同学聊些什么""刚来学校的时候,家里人打来电话,我听到他们的声音,眼泪都要流下来了。"来自贵州的新生冯同学说,"一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一次学校年会中,某教研组展示了一个自编自演的原创小品—"疯狂吐槽"。节目以年级中的两个学习自觉性差、经常不完成作业、家长极力不配合的学生为原型,通过丰富诙谐的网络调侃语言,述说着教师工作的辛苦,独生子女教育中的诸多无奈,吐槽着家长对孩子溺爱造成的教师教育困境。这个表演得到在场大多数教师的认同,会场时而安静,时而哄堂  相似文献   

11.
姑娘和小伙子们,在这个充满期待、孕育着收获的金秋九月,高三已然来临了。当我脑海里想起你们的青春靓丽、激情飞扬,我心中瞬间涌出一种"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似乎又回到二十多年前那段青春岁月,那段刻骨铭心的高考点滴。在我看来,青春魅力的全部奥秘,不在于能够做出一切,而在于能够梦想做出一切。接下来,你们将踌躇满志,在人生最难忘的一段时间里,为自己梦想中那所大学付出执著的汗水,抑或是泪水。这一年里,你们将在劳累中享受充实,苦涩里感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吐槽"一词在网络以及在生活中使用的越来越频繁,"吐槽"一词的意义和组合形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和丰富,产生了很多引申意义。本文就"吐槽"一词的出处、意义和内涵扩展状况以及其语法特征等内容进行探讨,从而使我们能够更为全面、深入地认识"吐槽"一词。  相似文献   

13.
17岁当老板打拼市场,18岁步入大学读书,期间开了全国首家聊吧,月赢利万元。2003年,正读大三的她休学开公司创业,一时间声名远播。截至2007年9月,她用5年时间赚取了500万。从大学生到公司老总,26岁的她靠什么赢得了成功人生?  相似文献   

14.
《当代学生》2013,(Z3):12
热点如今,微博像日记一样,早已成了很多人的"私人花园":抱怨、"吐槽"、写随感、分享资讯、转发段子、晒图片……畅所欲言。其中,很多中小学生也开了微博,但家长和老师对此很纠结。学生的新空间微博究竟在青少年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有多少青少年在使用微博?他们又在微博上聊些什么?  相似文献   

15.
8月18日上午,都江堰市市委、市政府隆重举行了"都江堰市2004年资助贫困大学生'真情行动'资助金发放仪式",以帮助贫困大学生圆大学梦。仪式上,都江堰市市委、市政府共投入21万元,资助106名贫困大学生。  相似文献   

16.
《人民教育》2007,(18):36-44
有人说,新闻是寻找故事的艺术。而我要说,语文是聊故事的艺术。语文天然地与故事亲近。小学生是听故事的年龄(其实我们大人,不也大都厌听高深的大道理,而喜闻有趣的故事吗)。语文教材的大部分课文,其实就是故事,只不过有的想象丰富,有的平淡无奇,有的文化味浓值得再三咀嚼,有的浅淡只能作为快餐。教师如果能够充分挖掘其中的故事性因素,语文课是不乏趣味和魅力的。但有的人习惯性地把课文当作种种大道理的载体,眼睛瞪得再大,也看不见"故事"。其实正是各种各样的故事"教育"了我们的一生。一个语文教师的兜里应该装满故事,并应适时热情地向学生"兜售"。上课有故事听是一种幸福。聊故事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风景之一。"聊"不是讲。"聊"比讲更轻松,更闲适,更幽默,更开放,更亲密。"聊"不是"侃"。"聊"不是天马行空,不是庸俗娱乐,它于快乐中传递丰富的教育信息,于随意中逼近课堂的中心目标。"聊"是高超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7.
说“吐槽”     
"吐槽"引起广泛关注,缘于一段网络视频。2012年2月,美国常春藤联盟布朗大学学生王意扬,上传一段视频至网络。视频中,自称"纽约留学女"的王意扬身穿低胸装,衣着清凉,对着镜头搔首弄姿,抱怨回国后的种种不适应,并一边抱怨一边不停地对着镜头卖萌发嗲,被网友戏称为"吐糟姐"。此段视频不仅使"吐槽姐"爆红网络,也使得本就是网络新宠的  相似文献   

18.
已经过去的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全国人民的心里蒙上一层阴影,在"举国抗疫"的大背景下,全国大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师生都上起了网课。当时,晋中艺校微信公众号开设了"崔老师和你聊一聊"栏目,那温暖可感的声音驱散了疫情带给学生的恐惧,那丰富多彩的内容滋润着学生的居家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9.
这个时节正当春运,南来北往,东归西去,全国的铁路、公路、航运系统再一次面临巨大考验,各式各样的年终盘点也正在网络甚嚣尘上,网友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大肆吐槽的"旺季". 过去一年我们经历了什么?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题公布以后,招来一片吐槽声,有的说这是专制命题,为什么非要我穿越沙漠?我从沙漠旁边绕过去不可以吗?微信里甚至有一篇零分作文(实际上零分作文不存在,是恶搞或者炒作),说这么"二"的作文题,让我怎么写?吐槽的不乏过去曾经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如果是出于学术讨论的需要,完全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