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一些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A.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B.我们看到冰糕冒的"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 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相似文献   

2.
2004年4月23日左右,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天 降中雨,解决了农业的干旱问题。这次降雨是人工降 雨,人工降雨的功臣就是"干冰"。那么什么是"干冰" 呢? 二氧化碳能在加压降温(达到73大气压、31℃) 条件下,由气态变成液态。如果再加压降温,可由液 态变成雪状固态,俗称"干冰"。 "干冰"在1标准大气压,温度在-78℃以上时, 不经液化而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这就是升华现象。  相似文献   

3.
谁都知道,冰是由水凝固成的。可是,有那么一种冰,与水毫无关系,它是由二氧化碳凝固成的。它融化以后,不能得到潮湿的水,因此人们把它叫“干冰”。不过,普通的冰是块状,而“干冰”通常是雪花状。  相似文献   

4.
《中学教与学》2004,(12):40-42,F00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14 O— 16 S— 32 K— 39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分 ,共 10分 )1.下列变化中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冰淇淋融化   (B)干冰汽化(C)水结成冰   (D)钢铁生锈2 .世界卫生组织 (WHO)将ClO2 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  相似文献   

5.
大人们常说我们小孩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可不想变成这样.今天,我就要来当一回"小厨师". 我先从冰箱里拿出了光滑可爱的蘑菇.瞧,它们一个个圆溜溜的!我轻轻地把蘑菇放进盆子里,—转水龙头,水便"扑哧"一声冲了下来.蘑菇们争先恐后地探出水面,姿态各异,有横着的、竖着的、斜着的……它们都贪婪地享受着水流的沐浴呢!看它们那么开心,我故意把它们转了几圈,弄得它们晕头转向,好玩极了!  相似文献   

6.
程度副词"十分"的产生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程度副词"十分"一词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的调查、分析、研究,认为程度副词"十分"是由表示总括义的范围副词虚化而来的,而范围副词"十分"又是由表示对事物进行十等分划分和概括的"十分"的原义引申虚化来的.程度副词"十分"始见于宋代,元代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进入发展的兴盛期.其用法主要是修饰形容词,其次是修饰心理动词,修饰词组时主要是修饰动词性词组,尤其是述宾词组.  相似文献   

7.
最近参加教学研究,我们听了这样一节小学三年级的科学课. 这是首师大版科学教材"生活中的水"的一节内容,主题是"吹泡泡",是在学生学习"水的溶解"内容的基础上,运用肥皂、洗涤灵等自制泡泡液体来进行吹泡泡的一堂扩展活动课.教师事先让学生自带了各种材料和相关用具.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化学教材下册实验10-5"浓硫酸稀释的错误操作"中用500 mL锥形瓶盛约25 mL浓硫酸,锥形瓶双孔胶塞的一孔中装分液漏斗(盛有水),另一孔装短玻璃导管.将分液漏斗中的少量水缓慢滴入锥形瓶,观察现象.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觉得用酸量太多,分液漏斗开关的密封性有时不太好,不但容易出危险,而且酸液四溅后呈无色,只有前排学生才能看见水沸腾,而后排学生根本看不见,现象不够明显.为了使实验更直观、现象更明显,笔者对实验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9.
周燕 《教师》2009,(13)
邹泽宇小朋友是今年上半年转到我园来的一名新生.孩子刚来报名时,是被他的妈妈"拽"着进来的,才进办公室还没坐下就自己拿杯子倒了一杯水,我还没来得及喊水很烫,水已经撒了一地,接着就跑出去了,任由他妈妈在身后叫唤,都跟没听见似的跑开了.我赶紧叫上一个老师尾随在孩子后面,生怕一不小心孩子又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相似文献   

10.
"数学探究"是近年来西方国家数学课改中提倡的一种数学活动.文中通过列举与英国<国家课程>配套的第三学段教学框架的一些例子,分6类来说明"数学探究"基本特点及其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1.
对于“以人为本”的含义 ,在历史上有人文主义、人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理解。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以人为本” ,是既相对于“神”又相对于“物”而言的。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是社会历史的根本、社会价值的根本和衡量一切问题的根本。对于“以民为本”的含义 ,在历史上有中国古代思想家和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同理解。中国共产党人所说的“以民为本” ,指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人主张“以民为本” ,是既把人民群众视为手段 ,更把人民群众视为目的 ,一切依靠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  相似文献   

12.
"不会不"和"一定"的情态义与主语人称密切相关。主语是第一人称时,"不会不"和"一定"一般表示道义情态[保证],但"不会不"也可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主语是第二、三人称时,"一定"一般表示认识情态[必然],"不会不"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但主语是第三人称时,"一定"有时也可表示道义情态[要求]。句法方面,"一定"能跟述补短语搭配,而"不会不"不能,原因在于"不会不"的双重否定结构特点。句子类型方面,"不会不"出现在假设句中,经常表示委婉的请求或者问询,在疑问句中,"不会不"表示委婉的揣度或问询,而"一定"则没有这些语用特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推进,数学核心素养进一步体现.高考中主要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我们的课堂的是否有效及高效问题.全国各地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模式,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通过的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经过老师的引领及共同探究进而解决问题,再加上对知识的进一步训练检测达到巩固,最后经过学生的总结和教师的拓展达到升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I"and"We"     
[活动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特长,增强班级体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5.
1从"碳化"与"炭化"的混沌说起高中化学历来有蔗糖与浓H2SO4反应的教学演示试验。教学中很难讲清楚两个问题:①反应是生成黑色的炭,还是生成黑色的碳?②反应过程是称"炭化",还是"碳化"?读者不要以为这是一个不值一议的钻牛角尖的问题。事实上这是广大化学教师彼此都心照不宣而  相似文献   

16.
稍微和略微     
程度副词“稍微”和“略微”的意义基本相同,《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都用二者互释.《现代汉语虚词例释》里也解释说二者的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实际上,二者在语义上和动词的选择上都存在差别.通过对这两个词作深度的比较对照,从三个平面的角度来探讨这两个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策学"与科举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策学"之名最早出现于隋代,是一个比"科举学"出现得更早的古老的词语.经过唐宋元明清的发展,"策学"与中国科举史相始终,曾经盛行过一千三百年.古代的"策学"就是准备应对经学、史学和百科知识考试的一门专学,是指备考科举中的策问而出现的专门之学.清代"策学"进入一个全盛时期,不仅"策学"文献种类繁多、发行量大,而且推陈出新,到晚清时期,还出现许多以西学或自然科学为内容的"策学"著作."策学"文献对研究当时的科举制度尤其是其考试内容有直接的价值,从策问题目和对策内容往往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关注的重点、政治方向和文风的变迁,并为研究当时学术和文化提供一种特别的史料."策学"研究成果日益丰硕,将从一个方面促使科举学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英语语法中,语法学家从逻辑意义的角度将“分句”分为“限定分句”和“非限定分句”,这样“分句”的下住概念“非限定分句”的所指外延包括传统语法的“词和词组”等结构;从句法功能上讲。“短语”可由一个“词素”或几个单词构成的“词组”或“分句”来充当。因此,“短语”的所指外廷涵盖了从句法角度定义的“分句”的外延,“短语”是小于“句子”但大于或等于“分句”的语法单位,即“句子”〉“短语”≥“分句”。  相似文献   

19.
对于徐讠于的成名作《鬼恋》,历来研究者都对女主人公的"革命者"身份深信不疑,并以之为出发点将小说解读为一个世俗男子和一个女性"革命幻灭者"的爱情悲剧。本文通过细读,却发现了包裹在文本表层"革命"外衣之下的虚妄,其背后隐藏着作者真正要说的主题:"都市漫游者"的心灵危机。这种对"都市"现代性的悖谬姿态恰恰是徐訏在很多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内在心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锒铛”、“独鹿”的本义及其语义发展。“锒铛”本为拟声,由拟声而达意,从而引申出许多新的意义;“独鹿”为“朱愚”一词的声转,本义为驽钝。二词的来源不一,本义不同,但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二者词义演变,部分语义交叉融合。本文还在前人的基础上对“锒铛”、“独鹿”的同源词作了进一步探讨,同时也对前人的一些观点提出质疑并补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