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是钢铁军人的儿子,成长在一个根正苗红的家庭。他曾是“全才神”、“小作家”、“警校尖子”、“铁血柔情传奇警察”……他创作的理论巨著填补了中国监狱管理的一项空白,他出版了五部轰动海内外的长篇小说,他是数十年的模范狱警,他还是“大孝子”、“发明家”……他曾有多次提拔重用的机会,也曾有过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大好“机遇”……然而,直到50岁,他仍是普通岗位上的普通一兵!也是在50岁,依然清廉贫穷的他,成了海内外各届皆知的“忠孝两全”的传奇人物。  相似文献   

2.
他是钢铁军人的儿子,成长在一个根正苗红的家庭。他曾是“全才神”、“小作家”、“警校尖子”、“铁血柔情传奇警察”……他创作的理论巨著填补了中国监狱管理的一项空白,他出版了五部轰动海内外的长篇小说,他是数十年的模范狱警,他还是“大孝子”、“发明家”……他曾有多次提拔重用的机会,也曾有过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大好“机遇”……然而,直到50岁,他仍是普通岗位上的普通一兵!也是在50岁,依然清廉贫穷的他,成了海内外各届皆知的“忠孝两全”的传奇人物。  相似文献   

3.
吕春 《档案天地》2009,(2):30-32
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粟裕是一位基本上没有受到冲击的开国大将。他不是元帅却进入军委常委,开我军之先河。这一现象在开国将帅中是罕见的。“文革”期间谁保护了他?他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是怎样的?他与林彪、“四人帮”集团是如何相处的?他在晚年为党为国为军队都做了哪些工作……  相似文献   

4.
所谓“他者意识”,就是视“他人”为一种异己的、陌生的、危险的存在者。浏览报纸,发现有些媒体存在着强烈的“他者意识”。与社会学和哲学上的“他者意识”稍有不同的是,“他者意识”在本文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媒体自己置身于社会之外,以“他者”的眼光,在社会新闻方面主要是以猎奇、窥视的眼光,来观察社会,忽视自己是社会组成的一分子这样一种心态;二是指媒体在报道某些弱势群体时,把他们视作为“他者”、外来物,不纳入所在社群的这样一种潜意识。媒体作为社会理性、客观、公正的一面镜子,作为整  相似文献   

5.
在南极的冰雪中,在北极的荒原上,在中国南海的热风里,在塔克拉玛干的大漠深处……从海外异域到神州大地,都曾留下他采访的足迹。他是一位“老总”———在人民日报副总编的位子上一干就是16年半,他认为“总编辑”就应该总是在做编辑;他又是一位“老记”———总以记者的身份出现在新闻现场,在《东西南北中》、《大江东去》的大型系列报道采访中,在人大、政协“两会”的会场内外,在悉尼和盐湖城奥运会的赛场上,都有他不倦的身影。他就是《我在现场》一书的作者李仁臣。他认为当“老总”和当“老记”并不矛盾,主张“红笔蓝笔”兼…  相似文献   

6.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11,(6):28-29
最困难的案例 两名精神病医生在一起聊天。“你遇到的最困难的案例是什么?”—个问道。“我曾经遇到一位病人,”另一个回答说,“他总相信他有一位富有的叔叔在南美洲,会留给他一大笔财产,所以他每天什么也不干,就在等通知他去领遗产的信。”“结果怎样?”“我花了八年的时间治好了他,但是,那可恶的信来了!”  相似文献   

7.
周末他请三个人吃饭。两位是他的上司一位是他相识多年的朋友。中午他就打电话跟他们联系,每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他在酒店订好了包厢,并提前半小时赶到。服务生问他:“现在上菜吗?”他说:“上。”服务生问他:“标准呢?”他说:“当然是680块钱的。”  相似文献   

8.
(一) “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雪峰同志就作为“右派分子”、“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住进了“牛棚”,与群众隔绝开来。当时文化部及其直属单位是需“犁庭扫院,深翻三尺”的,他在“牛棚”中的处境就可想而知了。但是,他比起一般“专政对象”来,却较少地受到冲击和折磨。这也许是他作为“死老虎”,已不成为林彪、“四人帮”的夺权障碍,但主要由于他与广大群众有着血肉般的联系,这些群众不得不奉命对他进行“专政”,却又暗暗地保护着他,加上他那  相似文献   

9.
图文秀     
“青蛙”在叫董浩体态较胖,朋友经常和他开玩笑。一次朋友聚会,他刚到场,一位朋友喊道:“看,飘来一团云。”董浩东瞧西望:“哪只青蛙高兴地叫呢?”“青蛙”在叫董浩体态较胖,朋友经常和他开玩笑。一次朋友聚会,他刚到场,一位朋友喊道:“看,飘来一团云。”董浩东瞧西望:“哪只青  相似文献   

10.
金钊同志     
于冠深 《青年记者》2010,(16):116-116
就“文革”前那一茬《大众日报》社的领导人而言,我接触最多的是金钊同志。我第一眼看到他时,他被推了光头,走在被诬为“牛鬼蛇神”的队伍里面,脸色铁青,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在那种时候和境况之下,他居然敢怒。这里那里贴满了“打倒”、“批臭”的大字报。  相似文献   

11.
“许爷”的范儿许椿老师留给学生的最后一句话是: “不能再给你们上课了,对不起同学们”.近一米八的个头,戴副眼镜,常年一袭中式打扮.在天津师大乃至国内广告教育界,“老许”几乎无人不晓,他的“范儿”更是一道迷人风景.他膀阔腰圆,力大身沉,一迈步楼板便“咚咚”做响.他教学任务繁重,人们常见其右手夹着香烟,左手提着水壶奔走在教学楼间.许椿生性好辩,又常常固执己见,且时有口吃,颇显执着,可一旦败下阵来,倒也心服口服.他为人宽厚、风趣幽默、洒脱不羁,同学们亲切地称他为“春哥”“许爷”.  相似文献   

12.
在台湾,詹宏志一手建立的出版事业,经营得十分成功,为他带来可观的财富,也为他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有人说他是“趋势专家”、“出版奇才”、“文化人”……,是结合创意和营商的高手。即使他最近的互联网旗舰《明日报》关门大吉,经历一次大的挫折,但他的竞争对手还是为他无限婉惜,分析和总结失败的原因及教训,他显然已成为台湾一位重要的“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13.
周末他请三个人吃饭。两位是他的上司。一位是他相识多年的朋友。中午他就打电话跟他们联系,每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他在酒店订好了包厢。并提前半小时赶到。服务生问他:“现在上菜吗?”他说:“上。”服务生问他:“标准呢?”他说:“当然是680块钱的。”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 (MarshallMcLuhan ,1 91 1 -1 980 )曾在西方掀起了一股“麦克卢汉热”。他的姓名被造成一个法文字“mcluhanisme” ,其含义为“麦克卢汉主义” ,“麦克卢汉风格”。但是 ,对麦克卢汉及他的学说在西方尤其在美国 ,却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 ,可以说是毁誉参半。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在一篇文章中宣称 ,麦克卢汉是“继牛顿、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和巴甫洛夫之后的最重要的思想家……”也有人说他的新思想是“一派胡言” ;有人讽刺他“出尽风头 ,赶时髦 ,追风潮 ,迎合新潮” ;还有人说他的文字“刻意反逻辑 ,巡回论…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篇以山为题以人物为主要描写对象的散文。 作者通过“他”发抒了感怀,颇有深情地描绘了“他”的形象,把“他”写进了一个四周环境优美的山谷,时间在午后至黄昏。 全文五段文字。第一段描写“他”在风中的形象,从衬衫、外衣、裤子到脸孔和头发,都与风紧紧连在一起。这样的开头给读者留下来印象。但是,并没有急于点明“他”的身份,作者有意把“他”的身份留  相似文献   

16.
在北京一法制大报5月15日三版看到一篇题为《“让他三尺又何妨”不应提倡》的言论文章。作者写道:“让他三尺又何妨”的诗句出自康熙年间,说的是安徽桐城张、叶两家,因宅界发生纠纷,互不相让。张家驰书京城礼部尚书张英,张英写诗答曰:“一纸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叶两家各让三尺,形成了“六尺巷”。后人常以此诗句比喻那些宽宏大量、深明大义的人。文章开始叙述得有节有理,可到了主体部分,笔锋突然一转,马上与现实生活中那些“损公肥私者”、“损人利己者”联系起来,指出,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了伪劣商品后,不去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而是用“让他一回又何妨”来聊以自慰。“呜呼!中国人的‘谦让’美德在此表露无遗。”文章说来说去最后总结出,“让他三尺又何妨”不应提倡,“在是与非之间”要做到“寸土必争”,“得理不让”。  相似文献   

17.
中宣部、中国记协发出通知,号召全国新闻界向甘远志同志学习。甘远志在海南日报工作1095天,采写见报稿1051篇,其中被评为好稿的162篇。他被大家称为“甘头条”,仅2004年7、8两个月,他每月被采用的头条都是8篇。他为什么能如此多产高产?同事们说,“他储存的东西很多”,已进入写稿“厚积薄发”的境界。说甘远志写稿进入“厚积薄发”境界,也就是说他爱岗敬业达到了一定高度。他在海南日报3年中几乎每天见报一篇稿子,同事们还说他“薄发”,可想而知他在写稿之外的“厚积”上下了多大工夫。甘远志的“厚积”是他为了搞好新闻工作而努力创造各种条…  相似文献   

18.
马修·福勒是英国媒介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艺术、媒介、文化研究等交叉学科的视野研究媒介生态学。他认为,“生态”一词本身就蕴含“媒介”或“中介”的意涵。在他看来,获取制作媒介所需原材料的采矿行为常导致污染的发生,并以智能手机为例,提出媒介自身的设计构造也是污染成因之一。他对“媒介”、“生态”、“污染”三者之间关系的阐释,为我们理解媒介开辟了“整体性”、“生态性”的视角。与波兹曼等人将媒介生态视为一种环境保护主义取径不同,福勒从美学和政治敏感维度加以考量。他在尼采“权力意志”的基础上,提出“媒介权力意志”概念,同时还从加塔利、德勒兹等哲学思想中汲取研究媒介生态学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9.
有一种论调曾经一度在知识分子中颇为流行。这种论调叫做“先专后红”论。据我看,这种论调的持有者之中,至少有这样一种人,在他们看来,所谓“先专后红”也者,实际上是想把“专”作为“红”的资本,而把“红”作为“专”的装饰。你很难说这种人的主要的真正的目的是什么,他只不过是想把这“专”与“红”当作两笔赌注,用来在他所想象的人生的赌场上押宝;他既不想真的“专”,也不想真的“红”,他无非是想用这两者互相辅助,作为他攀登他的“进身之阶”的两把拐杖而已。丁玲的“一本书主义”和艾青的“国际声望”,不就是被她或他当作资本和装饰的吗?然而这些据说是由于她或他带着其固有的荣誉参加了共产党而使党增加  相似文献   

20.
新民晚报资深摄影记者夏永烈有一下“杀手锏”,就是“抓拍”。夏永烈当摄影记者可以说是一种“机缘”。他毕业于太仓师范,1953年分配到上海自行车厂。由于他爱好体育、热心群众体育,当上了厂体育协会主席。又由于他是个“工人秀才”,当上了厂报主编。1957年上海举办“报刊训练班”,罗竹风当主任,旨在选拔培训一批人才充实新闻工作单位。夏永烈在翌年进了新民晚报,由于他有“两手”,自然安排他当体育记者。 1958,黄浦工人体育场,夏永烈在球门底线处捧起了一只“蔡司120皮老虎”相机,对准带球攻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