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勤 《文教资料》2006,(28):29-30
从杜牧送弟入李德裕幕府并写诗相送,积极上书李德裕言政事并热情讴歌李的政治主张,以及晚年在牛党人士掌朝的情况下却强烈要求外放的言行中可以看出,杜牧并没认为自己属于哪个党派,更没因为牛党对自己友善就盲目跟从,杜牧并非哪党人士。最后从李德裕不用杜牧的原因分析了两个人的行为原因,不能把它作为杜牧是牛党人士的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2.
牛李党争是晚唐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重大影响。传统认为,党争的焦点是对进士科的态度,牛党重进士科,李党重门第,李党是反动的,牛党是进步的,因此,关于两党的评价是偏牛非李。笔者认为,传统观点有失偏颇,本文就牛李党争的焦点,两党的社会基础以及评价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李商隐的一生与历时40多年的牛李党争相始终。但他怀抱着“爱君忧国”的政治理想,表现出的是具有独立政治见解、富有正义感的正直特立品格,他丰富的政治诗创作正是这种政治理想的结晶。由此而导致了他在朋党政治下的坎坷命运。  相似文献   

4.
采用诗、史、文互参论证的方法,从诗人主观意识、客观行事两方面进行考察,认为李商隐出身于牛党,就婚王氏为他招来误解,但仍属牛党,在依附郑亚后成为李党。李商隐依附郑亚的动机除政治倾向相同、为贫而仕外,还有希望李党东山再起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20世纪牛李党争研究的争论主要集中在牛李党争是否存在,党争的起因,牛李两党与宦官的关系,党争的焦点和总体评价等五个方面。研究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旧史称杜牧“刚直有奇节”,今之论者亦谓其“刚直耿介”,在牛李党争中“不屑逢迎权贵”,“不肯稍事敷衍”。本文以史实为镜照之杜牧,认识其在牛李党争中的依违变化,并追寻出其合于自己、有利于自己、能寄予希望者则趋之,否则则舍之的趋舍标准,以提供对其知人论世的另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牛李党争研究的争论主要集中在牛李党争是否存在,党争的起 困,牛李两党与宦官的关系,党争的焦点和总体评价等五个方面。研究所取得的成 就是有目共睹的,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李德裕的施政政策和唐宣宗的爱好、经历及加强皇权措施的对比分析看,李德裕与唐宣宗暗存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李德裕位高权重严重威胁着唐宣宗的统治。唐宣宗为加强皇权,将李德裕贬死崖州,李党亦随之倒台,这说明皇权掌控着宰相的命运和牛李党争的结局。  相似文献   

9.
在唐后期方镇使府中,府主与宾僚之间存在着特殊的亲近关系。当节帅和僚佐都入朝为官时,容易因旧僚关系胶固而结为朋党。在唐后期延续长达四十余年之久的牛李党争中,在幕为宾主,入朝为朋党的现象十分突出,牛、李两党中都有宾主在朝党同伐异的现象。因此可以认为唐后期方镇使府僚佐辟署制度在朝廷党争中曾起到不良的作用。宣宗时建立宰相与谏官之间幕府宾主回避制度,应该是朝廷有惩于先前宾主在朝结为朋党的教训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用大历史眼光看 ,牛李党争并不仅仅是朝廷士大夫派别在政见和简单的人事关系上的冲突。它根源于魏晋南朝以降的士庶对立 ,经唐代以诗赋取士的杠杆 ,士庶力量的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双方便透过党争的形式展开决定各自命运前程的斗争。牛党是新兴地主阶层的代表 ,李党是保守的旧士族的代表。两党在社会文化等方面差异使李党以至整个士族阶层在党争中寿终正寝  相似文献   

11.
《李娃传》为唐代小说名篇,但篇首及篇末记荥阳公子、李娃事的来历是编造的,经不起考征。原来此篇服务于牛李党争,借旧有的《一枝花话》移花接木,引于荥阳郑氏之身,暗指郑亚(李党)娶娼妓为妻,以压其子郑畋之出仕。作者非白行简,当为牛党白敏中。  相似文献   

12.
黄明州 《考试周刊》2013,(47):41-42
<正>史学家对于明亡原因的探讨,自清初便不绝于书。虽众说纷纭,但对党争要为亡国负重要责任这一点,几乎没有异议。那么,与党争有密切关系的结社,与亡国的关系该如何界定呢?简要地探讨结社、党争和晚明政局的三角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科学和宗教在一般世界观的立场上是根本对立的,但社会需要和彼此相互需要又将二者联系了起来.因此应辩证地分析二者的关系:既不必夸大科学与宗教的冲突,也不应过高估计宗教对于科学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庭坚不幸落入“北宋党争”的漩涡中,升降沉浮,蒙受冤屈。后期的黄庭坚,逍遥而不消沉,更多转向诗歌与书法的发展,使之成为一名杰出诗人和书法家。  相似文献   

15.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生于苏州,自幼随母(改嫁)寓居山东,一般称之为苏州人。由于他家境贫寒,刻苦好学,宋真宗时考中进士。后来在抗击西夏前线任安抚经略招讨使;在朝廷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为人刚直不挠,坚守正义,不畏权贵,淡薄荣利,同情群众疾苦,主张革新政治,抑制西夏进攻,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勉。但由于庆历时期的“党争”,受到保守派的排挤,改革主张无法实现,终于失败。钱公辅在《义田记》中对他的评价是:“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在国内理论界发生的“毛泽东和民粹主义问题的关系”的激烈争论至今还有余音,争论的议题值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深思。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问题与主义"之争的纵深研究取得了众多成果,但在更正某些传统观点的同时,关于争论是否存在、是否建国后的"凸显"公案、政治之争还是学理之争、胡适当年是否反对马克思主义、胡适有没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贡献等问题的探讨,存在着矫枉过正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教与学的关系辨析固镇县教委盛丽娜关于教和学的关系问题,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两论最具有代表性。“教师中心论”者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权威作用,所谓“师严然后道等,道尊然后民知教学”;持“学生中心论”者则认为,既然教育的...  相似文献   

19.
党政分开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首要环节。为了促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我们必须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党政关系有一个科学的理解。党和政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二者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转化,彼此依存。所谓互相对立,就是说党和政各有不同的职能、不同的使命、不同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  相似文献   

20.
太康元年 ,西晋不出三月而一举灭吴。其实当初西晋伐吴之时 ,并非是一帆风顺。伐吴的策略 ,是羊祜最先提出的 ,在他殁后 ,由张华、杜预、王氵睿等人继成其事。而贾充、荀勖和冯等人则从开始就极力反对 ,幸亏张华、杜预等人的积极努力和武帝的坚决支持 ,伐吴才得以最后成功。只是在伐吴问题上意见一致的张、杜、王三人并不能称之为一个党派 ,他们不是一贯结合在一起的贾充一党的对手。所以 ,在伐吴之后 ,他们不但并未因伐吴之功受到重用 ,反而遭到了疑忌、排挤甚至诋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