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孝道"成为一个热点议题。从"常回家看看"入法,到北大校长跪母祝寿,都掀起了不小的舆论浪潮。日前,由全国妇联、全国老龄办等发布的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同样引发热议。虽然各方观点众声喧哗,但碰撞之中又不乏共鸣:向"百善孝为先"的孝道回归,思考今天为人子女者如何尽孝。由是观之,新版"二十四孝",从"教父母学会上网"到"定期带父母做体检",从"为父母购买保险"到"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尽管具体标准见仁见智,但起码展现了孝道内涵的时  相似文献   

2.
古话说,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是中国古代的伦理思想,千百年来都在影响着中国人。如今,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的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出炉了,即: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4.亲自给父母做饭;古话说,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是中国古代的伦理思想,千百年来都在影响着中国人。如今,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的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出炉了,即: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4.亲自给父母做饭;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9.教父母学会上网;10.经常为父母拍照;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12.打开父母的心结;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15.定期带父母做体检;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17.常跟父母沟通;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精要点评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是在传统的"二十四孝"的基础上创新的,其内容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经常为父母拍照""教父母学会上网""定期带父母做体检"……这些内容有时真的会被我们忽略,写入新版"二十四孝",也算是提醒年轻人要在生活的细微之处上多关爱父母。适用话题传统美德;孝道;现代意识;生活细节;关爱(唐慕实选评)  相似文献   

3.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24孝的故事》传承至今,600余年的孝文化历久弥新。2012年8月13日,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的"新24孝"行动标准,又赋予了孝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作为一名教师,应本着育人先育德的理念,以教师的有心之举培植学生的孝心。一、发挥主阵地优势——育心课堂是学生最集中、最系统、最直接接受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有效进行孝心教育。  相似文献   

4.
传媒速览     
《四川教育》2013,(1):2
《中国青年报》:新二十四孝,你做到几条?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等机构,发布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在网上引发热议。网友纷纷自剖心迹:"亲,新二十四孝,你做到了几条?"新"二十四孝"针对城市化、网络化的新形势,增加了不少与时俱进的内容,如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教父母学会上网;定期带父母体检;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有些传统的做法,对于今天父母与成年子女分居的家庭留住亲情,具有重要意义,包括: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节假日尽量与父母  相似文献   

5.
2007年9月18日,由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举办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有了最终结果,24岁的大学生杨怀保获"全国道德模范之全国十大孝老爱亲模范"殊荣。孝老爱亲小伙当选全国道德模范今年24岁的杨怀保,现为湖南省湘潭大学金融专业2007级研究生。从  相似文献   

6.
韦凤美 《老年教育》2014,(10):30-30
<正>两年前,全国老龄办等部门发布"新二十四孝"标准,号召子女们在节假日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电话,常跟父母沟通,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以及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等。标准公布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各种反应,有人认为说起来容易做到难,有人认为孝顺是一种自觉行为,每个人的行孝方式各异,不需要用标准来参照。而我始终认为,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不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相似文献   

7.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论语》中有很多关于"孝"的论说。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关于"孝"的名言仍然存在着宝贵的价值,仍旧熠熠闪光。在当今社会最有价值的莫过于"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对当下社会的家庭观念,父母子女关系都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它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1事件回放 河南景区劝孝,跪父母免门票 只要在风景区的大门口处给父母磕个头,全家人就可以免门票.如此别致的"一景",出现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某风景区内. 2013年3月8日,该风景区举行"传递正能量,孝心大接力"感恩活动:凡驻马店市民,只要带上父母,向父母行三跪九拜谢恩礼,即可全程免门票,并规定此活动以后每逢周六、周日举行. 该风景区大门口竖有一个醒目的"悬赏牌",牌子上写有"你给父母磕头表谢意,俺免门票作奖励"等字样."悬赏牌"旁,摆放有两张八仙桌、四张椅子,前面铺有一块偌大的红地毯.椅子是让游客的父母坐的;地上铺的红地毯则是给晚辈跪的.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孝的思想并不简单,他认为在行孝的过程中,"隐"和"谏"同样重要,但是基于中国传统最注重血缘亲情伦理,所以"隐"还是第一位的.然而真正的做法不是一味的"隐",而是"有隐而谏".由于父母的离世,所以孝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父母在世之孝和父母去世后之孝.在这两个阶段,虽然会有些小的冲突,但是孔子都要求人们从真情实感出发做到真正的孝.  相似文献   

10.
"百善孝为先,百德孝为首,百教孝为始",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需要建立在孝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如今"孝"的传统美德在中学生身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失,所以,孝文化教育不可忽视。现代孝文化的内容体系包括善事父母、尊老爱幼、立身行道、热爱祖国和爱护生命。孝文化融入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包括:全面、深入地认识孝文化;自觉、有效地践行孝文化。  相似文献   

11.
正"父母教会你什么?"请跟我走进2014年《开学第一课——父母教会我》这个主题班会。本次的主题班会一共有四个主题:孝,礼,爱,强。首先,父母教会我们"孝"。听着童话大王郑渊洁讲有关父母对自己的爱及孝敬父母的故事,让我懂得了身教比言传更重要。"孝"不一定要给父母最富有的生活,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好好成长,不让父母担心。在家里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如睡前帮父母准备好睡衣、  相似文献   

12.
连鹭霞 《海外英语》2012,(23):185-186,203
《辞海》中注释"善事父母曰孝",这是中国孝文化最直接的含义。中国自古就提出"孝道",并产生和发展出独特而纯粹的"孝"文化;然而,西方因注重个性和自我的文化氛围,衍生出完全不同的"待老"文化。中西"孝"文化是开展不同的文化土壤上的两支奇葩,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过比较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孝"的本质,取长补短,促进中国孝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寒假恰逢春节,武汉科技大学城建学院给学生布置了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大年夜给父母洗脚。这是一份亲情寒假的作业,这是一份感受传统美德、培养感恩心的特殊作业,这是一份与父母无声沟通情感的作业。可是有的学生认为,一般是在父母行动不便时才去帮他们洗脚,若父母本身健康,生龙活虎,也要强行"施洗",就会显得别扭、作秀与做作。现代人对父母的爱当然需要具体行动,但一定不是带表演性质的洗脚。你给父母洗脚了吗?你对给父母洗脚有什么看法呢?个人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直到今天,许多中小学还在办一些给父母洗脚、磕头之类的活动,以期培养孩子乖巧、听话、孝顺的性格。"父母在,不远游",这种育儿观念从古至今就一直压在公众头上,成为代代相传的一个沉重负担。有学校举办所谓的"孝敬文化节",并动员800多名学生齐刷刷地在父母面前下跪,背后无疑是传统的孝道理念在支撑。之所以会如此,说到底,还是认为孩子欠父母的太多。  相似文献   

15.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这是中国旧时的"珍视生命"的教育,珍视生命是对父母的感恩。"以孝治天下"的生命教育观同样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义务本位。珍视自己的生命乃是"孝"的义务要求,"父母在,子不远游",已是延伸到生活与生存的范畴了。  相似文献   

16.
"孝"作为父母子女之间相生相养的一种自然情感,是中国古代社会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最基本的一项伦理道德规范。文章以《论语》为中心,认为"孝"应从养亲、敬亲、谏亲、继志做起,子女对父母不仅要有物质上的奉养和精神上的关怀,而且还要能够做到谏亲、继志,这样的"孝"才是真正的"孝"。  相似文献   

17.
释“孝”     
"孝"字最早见于金文,西周语料中,"孝"的对象全为死去的先祖考妣,结合"孝"的字形,可以得出"孝"的本义是专门针对先祖考妣的祭祀,其行为主体是宗子,行为对象是先祖考妣。当这种行为的主体和对象都发生改变时,"孝"就由"祭祀"引申出"善事父母"义,成为"孝"的核心义项,并进一步引申出其他义项。"善事父母"这一行为的中心义素由"行为"变成"人"的时候,"孝"就由"善事父母"引申出"孝顺的人"。当"善事父母"中的限定义素减少,只保留了一个义素"善","善事父母"引申出"一切善德的通称"。"善事父母"最基本的要求是在物质上对父母进行赡养,因此,"善事父母"又引申出"畜养保育"义。"善事父母"的主要内涵是关于子女怎样对待健在的父母的,当父母去世后,这一行为就延续为子女如何对待过世的父母,"善事父母"又转移为"和丧事有关的一切活动"。  相似文献   

18.
"百善孝为先",孝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但是孝道不是一味地顺从父母长辈,在长辈出现错误,甚至是犯罪时,作为子女是否能够敢于指出呢?我们是否敢于诤谏呢?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来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孝道。  相似文献   

19.
孝心     
"孝",一个温馨的字眼.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   从"哇哇"的哭声开始,到成为堂堂正正的初中生,多少年来,父母亲为我们受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不管怎样困难,父母总会为我们撑起一片蓝天.……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孝"为百行之首,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至善的美德。我国拥有深厚的"孝"文化的底蕴。《诗经》上有一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感叹和赞美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唐朝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表达了孝敬父母的渴望。而"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的古训,则督促后辈履行对父母的赡养和孝敬。因此,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就应该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以孝敬父母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学孝、知孝、行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