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要拥有“十减一”的智慧,需要有开阔的视野,需要一个观察事物的多角度。唯物辩证法告诉人们:事物是一分为二的,看事物不仅要看到它的一面,还要看到另一面,甚至多面。看清一个事物,得从不同角度来看:看正面,还要看反面;看现象,还要看本质;看现在,还要看历史;看这种条件下的表现,还要看那种条件下的表现……这样,才能把一个事物看透,避免片面性。同样的道理,写话题作文,对一个事物进行议论时,也应从不同角度议论,才能议深议透。  相似文献   

2.
化学是人们了解事物化学性质、利用事物化学性质、改造事物化学性质的一门科学。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必须具有认识事物化学性质的素养。而这些素养不是学生与生俱来就拥有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认识素养。一、引导学生观察事物观察一种物质与看一种物质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通常来说,人们看事物,就是仅仅从外观上去看一种物质,这只是观察事物的一个方面,这种观察事物的方式不能  相似文献   

3.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同类事物在不同境况下的遭遇,理解用欣赏的眼光看事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之一。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数学教育表现出不同的矛盾关系。从教育任务看,表现为内容无限性与时间有限性的矛盾;从课程发展看,表现为稳定性与变革性的矛盾;从教育价值看,表现为期望与现实的矛盾;从学习方式看,表现为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矛盾理论混淆了“矛盾的特殊性”和“特殊矛盾”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不是相对和绝对的关系 ,而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看 ,二者贯串事物发展的始终 ,具有连续性 ,因而二者是绝对的 ;从事物发展的阶段性上看 ,二者在事物不同的发展阶段上都必然具有不同的特点 ,在同一和斗争的方式上 ,具体条件上等都有所不同 ,因而二者又是间断的、非连续的 ,具有相对性。  相似文献   

6.
对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美丽的夜空     
【学一学】学会写比喻句小朋友,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用不同类却有相似的事物来说明另—个事物,它可以使原来比较陌生比较复杂的事物,变得具体、浅显而生动。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看下面这段文字:  相似文献   

8.
陈弯 《读写月报》2023,(6):42-46
<正>师:老师这里有一张神奇的图片,大家看一下,现在这是一个邪恶的巫婆,随着图片的转动,我们看到它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公主。由此我们发现——生:不同角度看到的事物不一样。师:对,一张图片,从不同的视角去看,观察到的事物也不同。图片如此,看人看物也是如此,正所谓千人千面千般事(展示PPT标题:千人千面千般事,浮生浮世观贾府)。  相似文献   

9.
事物的维,就是人们对事物研究的视角、出发点、看问题的角度。任何事物都有众多属性,每站在一种属性上观察研究问题,就可确定事物的一种维。由于事物的属性众多,因此说,事物具有多维性。由于人们受心理定势规律的影响,在观察研究问题时,往往站在某个或某几个固定的维上看问题,而忽视了事物的其他属性,这样常造成看问题的片面性。事物的多维特性,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为了帮助人们顺利转换看问题的视角,为了便于人们全面地看问题,顺利进行发散性思维,培养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对事物的多维属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晏华 《云南教育》2004,(2):10-10
心态不同、情绪不同,会直接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不同的人对同样事物有截然不同的认识和反映,即使是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态下对相同事物的认识和反映也有迥然不同的情况。心理学有过这样的实验:内容是看一张一群青少年正在沼泽地区挖地的图片。一位实验对象在心情愉悦时对这张图  相似文献   

11.
唯物主义辩证观告诉我们对待事物要辩证地、多角度地看,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会得到不同的感受和收获,对于一个数学问题,也是一样.如果能够从多角度加以分析和观察,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感悟,有时候一个看似比较难以处理的问题,换个角度思考就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2.
【小引】事物会说话,它们在不断地讲述着自己,讲述着自然,讲述着哲理,可是,你听到事物说的话了吗?听清事物说的话了吗?听懂事物说的话了吗?多数同学作文时,常常苦于找不到材料,没有东西可写。没有听到、听清、听懂事物说的话是重要原因之一。怎样听到、听清、听懂事物说的话呢?观察。说到观察,有同学说,不就是睁开眼睛看吗,这谁不会!我每天都在看,为什么还是找不到作文的材料呢?观察当然是要"睁开眼睛看"的,然而,又不只是"睁开眼睛看"的问题。首先,是要看清,看细,看真!请看下面这篇作文。  相似文献   

13.
正禅宗有三重境界之说:先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然后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则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大致可理解为:最开始,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山是山,水是水,后来能看到深层了,发现山与水的内涵或寓意,再后来,万法归真,能看到事物的本质,山就是山,水就是水.笔者以为,这三重境界用来说明数学解题也是合适的.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同一问题时,会有  相似文献   

14.
肖家芸 《新读写》2013,(1):36-38
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绝对孤立的事物不存在。所以,必须打破“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孤立看问题的简单思维,必须摒弃就事论事的简单做法,学会用联系的正确方法看问题,既看到事物的独立性,即个性,又看到此事物与彼事物的相互联系,共生依赖,这样才能走出狭隘,突破局限(顾此失彼,以偏概全),看到事物的全貌,做出正确的决断。  相似文献   

15.
语言衔接题属高考考点“做到语言简明、清晰、连贯”考查的内容,从知识点上看,属于消极修辞;从能力层级上看,属较高层次能力考查的应用(D级);从高考题型上看,有排序型、复位型、衔接型和综合型。解答这类试题,按“瞻前顾后,上联下串”的思路,把握所表述事物之间或事物各局部之间的逻辑联系,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理顺序和逻辑顺序等方面去思考,根据不同类型试题的不同特点和不同要求,力求内容正确、语言连贯、句式合理、角度一致、文脉通畅、风格谐调。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看陈述对…  相似文献   

16.
“看”,即观察,这是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有目的有侧重地看许多值得看的事物,关键是教会学生看的方法。可先确定小范围的静态的事物作为看的对象。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个隧道,我站在这端,你站在那端,会看到什么不同的结果呢?我看你那端,我看到的是出口,而你看到的是入口;你看我这端,你看到的是出口,而我看到的是入口。同是一端,为什么会看到不同的结果呢?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同一事物,你看的位置不同、方向不同、立场不同,看到的结果也会不同。  相似文献   

18.
观察是幼儿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观察可获得感性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思维和想象能力。本学期我园根据不同班级幼儿的特点,开展了一次教研活动,上了三节不同类型的观察课。由于观察要求明确,方法对头,让幼儿对所要认识的事物仔细地看、听、摸、  相似文献   

19.
作为广告传播媒介基本要素的语言,实际上是广告传递信息的一种符号系统。概括起来看,符号形式和符号所指代的事物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符号形式自然可以代表它所指代的事物,但符号形式与符号所指代的事物之间的这种联系并不是必然的,而是人为规定而约定俗成的。苑子熙先生指出:“符号运载信息,  相似文献   

20.
孩子看事物只看事物的外表,掌握概念很肤浅。与我们成年人所认识的“人”大有不同,他们看不到人的心理活动和内部特征,他们的思维活动常常与感性的形象交织在一起。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而逐渐变化,从简单的直观推理开始逐渐借助熟悉的事例发展到间接推理,逐渐发展到抽象的逻辑思维。但是,从总体上说,仍然需要从直观形象的感性认识作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