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整体感知1.导读:“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离开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啥办法?”是呀,植物的孩子没长脚也没有翅膀,怎样才能到四面八方去呢?植物妈妈有办法吗?齐读课题。2.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位植物妈妈?他们各自用的什么办法传播种子?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想,然后小组交流。二、赏读悟趣1.导学其中一节。学生最喜欢哪一节就导学哪一节。过渡:你们最喜欢哪位妈妈的办法,为什么?和同桌说说,抽说时相机追问:(1)“降落伞”是什么样的?仔细看插图。这降落伞多美呀。有了它,蒲公英就能靠什么传播种子了。(板书:风力吹)…  相似文献   

2.
一、指导学生学会看目录提要 如今,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图书层出不穷,看得人眼花缭乱.这么多的书,谁也没有办法全部读完.因此,我经常告诉学生,当我们拿到一本新书,首先要看它的目录和内容摘要,了解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读者对象主要是谁?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书的目录或内容提要中找到答案.看了目录提要,然后再决定买不买、读不读.  相似文献   

3.
[案例] 师:请同学们自由结伴,读一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学生自由读对话) 师:读了对话,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呢? 师:问得好。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用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教师启发学生想办法获得青蛙的  相似文献   

4.
2007年6月25日阴我知道今天老爸训我,是因为我这一段时间的表现确实太出格了,可是有什么办法?这种没目标的生活任谁都会烦的,就比如说读书吧,别人上高中是为了考大学,我为了什么呢?老爸在我走进高中的前一个晚上对我所说的话,我还记忆犹新。当时老爸说:"爸爸妈妈送你去上高中,是想  相似文献   

5.
师: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猜想,“我“可能是一样东西.   生:我想知道课文是怎样写的,然后猜出“我“是什么.   师:那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读课文,读懂“我“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师: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猜想,“我“可能是一样东西.   生:我想知道课文是怎样写的,然后猜出“我“是什么.   师:那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读课文,读懂“我“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读经典?这个问题往往会被不知不觉地转换成另外的问题:读经典有什么用途?有什么好处?转换了,我们还以为是同一个问题.既然我们这么关心用途和好处,那么也就不必回避,直接的回答是:没有什么用途,没有什么好处.伊塔洛·卡尔维诺说:唯一可以举出来讨他们欢心的理由是,读经典总比不读好.他在《为什么读经典》里援引了一个故事:当毒药正在准备的时候,苏格拉底还在用长笛练习一首曲子.“这有什么用呢?”有人问他.“至少我死前可以学习这首曲子.”  相似文献   

8.
片段一:识图、读文、质疑.[出示CAI课件:展示放风筝的动态画面]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天气怎么样?图上有哪些人?哪些风筝?图上的哥哥和我在做什么? 2.自读课文,质疑问难.  相似文献   

9.
记得寒假时去拜访一位朋友,进门看见他读一年级的儿子正在伏案“奋笔疾书”。我随手从他身边一大堆作业本中抽出一本“习字本”,一翻,不禁脱口而出:“太潦草了!”我的朋友说:“有什么办法呢?孩子也……。”话还没说完,想不到孩子停住笔,长长地一声叹息.“唉——!”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长叹?  相似文献   

10.
第二课时一、激趣,整体感知1.设问导入(1)同学们,你们看,他是谁?(课件1)马良还有个名字叫什么?(引出“神笔”)马良的笔神在哪儿?马良用他的神笔都为谁画呢?(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假如》这首诗中有一个小姐姐(课件2),她非常想拥有一支像马良那样的神笔。那么,她有了神笔了吗?她会用神笔给谁画?画什么呢?(板书)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假如》。2.通读全文(1)自由轻声地读这首诗,边读边想:小姐姐想用神笔给谁画?画什么?(2)教师引读: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谁画?画什么?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还要给谁画?画什么?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  相似文献   

11.
读地图     
这次到南方采访,几个朋友在一起跑了一个多月,忽然有一天在一个招待所,一个朋友对我说;我一直在注意你,发现你迷地图,捧一本地图一连能看几个小时,那上面有什么? 我一愣,立刻承认。是的,我对地图有一种偏执的痴迷,要是有人问我:世界上你最迷什么书?我可以回答:我最迷地图。这既是事实之一,又可避免挂一漏万的误解;另一方面,地图的魅力是永恒的,是一个人的一生甚至十代人的十生都读不完的。读地图读什么呢?读地图读那  相似文献   

12.
读点什么书?我没有系统地受过学校教育。淮海战役胜利,徐州解放。当时我15岁,读初中二年级。不久参加工作。因有初中文化程度,视为“秀才”,于是我被派到工厂当专职教师,在工人中扫盲,进行文化教育。做了主人的工人阶级迫切要求文化翻身,学习积极性十分高涨,进步也特别快。这对于我真可谓是“形势逼人”。我不得不采取边教边学的办法,以适应工作的需  相似文献   

13.
怎样读文章     
有的同志给我来信,要我谈谈怎样读文章;有的同志要我谈谈怎样写文章,特别是怎样把文章的结构安排得好些。我想,这两方面能够统一起来。读文章可以这样读法:粗读一遍,想一遍,再细读一遍。粗读一遍的目的在于对这篇文章能够“粗知大意,得其梗概”。因此,哪怕篇幅比较长,也尽可能一口气读下来,有少数地方不甚明了,暂时由它去,不细想,也不查字典。想一遍,就是想一想那个大意和梗概。什么是大意和梗概呢?主要是这么几点:1.这篇文章主要地谈了个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情?2.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为了什么目的而写的?3.文章里主要说了几层意思?…  相似文献   

14.
教材"三读"     
在教材解读时,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教材要反复地读"这一句话.开始我并不是完全理解,怎么说我也有十年的教学经验,难道还读不懂小学语文教材?有必要反复地读吗?而在几次解读教材后,我似乎才明白什么叫"解读教材",才摸索出解读教材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一、走近纪念碑 1.揭题导入,质疑猜读.师:今天,咱们一起跟随著名作家刘成章来"读--碑".(手指课题)再把题目读一读. 生:(齐)读碑. 师:看到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作者读的是什么碑? 生:他读的时候,是怎么读的,有怎样的心情? 生:作者为什么要读碑? 师:也就是说,读碑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是吧? 生:为什么是"读"碑?  相似文献   

16.
万老师:您好!我是一位"英语头痛狂",那一个个英语单词,好似和我生来无缘。要么是不会读,要么是不会写,脑子里根本无法留住这些"异国语言",上课也听不进去。万老师,您说我究竟该怎么办呢?小学生学英语有什么好办法吗?您可一定要教教我呀!您的学生:叶嘉奇  相似文献   

17.
一、易体感知明理.1.导入感知.如教《积极进取》时,我这样导入:“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始终坚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谁的名言?你从这句名言中感到郎平具有什么精神(积极进取)?板书课题.2.审题感知.读课题思考: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什么叫积极进取,为什么要积极进取,怎样做才能积极进取),这样学生的思维直入重点,带着问题读文.3.感知课文.引导学生读课文(或听录音)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从整体到部分了解课文内容,对全文有个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8.
袁源 《语文学习》2021,(3):45-46
曾经听到一位初三的学生抱怨:“名著太难读了,怎么读都考不好。才考完的试卷上要求填严贡生在船上吃的是什么糕,答案是‘云片糕’,这谁记得呀?!”还有学生伤感地说:“每周都要读40页名著,写400字读书笔记,我都不知写什么好。好多同学都在网上抄。”问老师,则曰:“你不考具体内容,学生根本就不读;你不管理学生的课外阅读,学生就不好好读。现在名著阅读要求那么高,我们有什么办法?”  相似文献   

19.
议自辅教法中的“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学辅导教学法“启、读、练、知、结”的课堂模式中,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和培养能力的主要是以“读”为主要途径实现的。那么如何理解“读”?“读”要具备些什么要素?“读”的方法、技巧有哪些?在“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读”的目的是什么?下面我就这些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教法一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每当春姑娘到来的时候,她的使者———燕子(板书课题)就会从南方赶来,你看到过吗?在你眼中,燕子像什么呢?2.我们再来看看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眼中的燕子是什么样的?二、初读课文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听了课文之后,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什么?你想不想看到更多的东西?请读课文。2.自读课文。3.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自学要求:(1)读课文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每个生字。(2)划出生词和其他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小组讨论,说说它们的意思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用。(3)组员轮读课文(每人一节),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方面?(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