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生》2012,(35):64
1.冯友兰:我的读书经验(栏目:"读书")我今年87岁了,从7岁上学起就读书,一直读了80年,其间基本上没有间断。我所读的书,大概都是文、史、哲方面的,特别是哲学。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1、精其选;2、解其言;3、知其意;4、明其理。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仅供翻阅的。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2012,(19)
1.比语文更可怕的是作文(栏目:“作文”) 我在网上书店看到上百种作文书……一个孩子如果不爱读书,缺乏积累,腹中空空,如果他没有时间去玩耍、探索,毫无真情实感,就是学会了一千种“作文大法”,也永远不可能写出真正的好文章——我也认为,这些指点江山的作文教师大多数写不出好文章。而有生活、有感悟、有阅读积累的孩子,就算这样的“作文大法”一条不知,只要稍加训练,就能写出很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公元2012年     
今天,罗密欧十六岁了。十六岁的罗密欧,孤零零地呆在家里,透过隔音玻璃凝望着窗外那个熙熙攘攘却悄无声息的世界。是的,第十六个生日,我却没买生日蛋糕和蜡烛。如果每个生日都要隆重地过,我怕我负担不起,也没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12,(34):64
(2012年9月~2012年10月)1.冯友兰:我的读书经验(栏目:"读书")我今年87岁了,从7岁上学起就读书,一直读了80年,其间基本上没有间断。我所读的书,大概都是文、史、哲方面的,特别是哲学。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①精其选;②解其言;③知其意;④明其理。  相似文献   

5.
荆墨 《教学随笔》2013,(Z1):71-76
<正>读书可以改变人生,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即将过去的2012年,哪些人和书值得珍藏?哪些人和书影响中国?让我们来盘点一下,以便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阎崇年:寻求解读历史新突破历史学家阎崇年,以78岁高龄重回观众视野,2月在《百家讲坛》开讲《大故宫》,从年头讲到了年尾。阎崇年从故宫入手,寻求解读历史的突破,以故事讲解人物,以人物解读历史,以历史启迪智慧,还原了历史的本真与残酷。阎崇年的分析让人感到深刻真实,使人感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相似文献   

6.
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用,把活书读死,就是把我为书所用。能够用书能把活书读死。把死书读活,就能把书为我所我今年87岁了,从7岁上学起就读书,一直读了80年,其间基本上没有间断,不能说对于读书没有一点经验。我听读的书,大概都是文、史、哲方面的,特别是哲,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一精其选。二解其言,三知其意,四明其理。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真是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  相似文献   

7.
党为我们贫下中农仔女办耕读学校,我们真是当家作主了。我十一岁就死了爷,家里穷馤今日吃了,还不知明日的米在哪里。九岁那年,娘想方段法要让我读书,读了半年就读不下去了。那时候读书,不但要交学谷,还要供饭。泡米花给先生当早点,他还要吃白糖。我在学堂里又时常挨打。有一次先生扭我的眼皮,拉得很长,弄得眼睛又肿又痛。我娘说:“仔俚,还是莫读了。我们穷人读不起,也读不得。”所以到现在我还是认不得几个字,工作上  相似文献   

8.
<正>真题再现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报考美术师专。复试在县城的美专进行。参加复试的头一天,父亲问我:"需要我陪你去吗?"我说,不用。父亲说:"那你一个人去好了。我去了也帮不上你什么忙。"第二天早晨,我一个人挤上了通往县城的汽车。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那年我17岁。下了汽车,按照父亲的嘱咐,我找了一家旅店,结结巴巴地跟服务员要了房间,然后我又找到了考场。考场设在美术师专的一间教室里。在那里,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的画夹画板,第一次见到石膏模型。我兴奋得浑身战栗,能在这样的教室里画画,我愿意拿所有的代价交换。当天我彻夜未眠。躺在陌生的旅店,兴奋与紧张将我裹抉。我想明天假如我发挥得好,就将实现画一辈子画的梦想;假如发挥得不好,极有可能我会和父辈们一样,将自己的一生消耗在地头田畔。  相似文献   

9.
读书感悟录     
读书兴趣之由来我进学校读书,恰在共和国诞生的那年。自此与书籍结缘,尔来半个世纪矣!“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经·邶风·柏舟》)。随着年岁的增大,读书的兴趣愈来愈烈。大有前人“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的旷达情怀,极易沉入“或当食忘匙箸、或对客不听其语”(郑燮:《板桥自叙》)的痴迷境界。倘若道出我读书成癖的个中堂奥来,似乎不外下述者三:一、别人的热心鼓励我读的第一本书是《三字经》。由于孩提时代记忆过人的缘故,不消3天,就把它从头至尾背完了。然后读《大学》、《中庸》、…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初衷     
读书的时候,一篇小文章引起了我的思考。 文章的名字叫做:读书失落。现摘录部分内容如下: 9岁的纽约男孩泰勒·韦弗酷爱阅读,在哈德逊瀑布公共图书馆暑期"深入阅读"的活动中,他一共阅读了372本书,整整5年没有小朋友能够撼动他"读书之王"的宝座。  相似文献   

11.
昨晚去理发店,一位"阿姨"端来一杯水给我,我轻声道谢。她在给我洗头时,问我几岁了?我说高二。"那么不要叫我阿姨,我只比你大两岁。我很早就来找工作了,想想现在还是读书比较舒服。"我不知道接下去该说什么,该问什么,只是想过不了多久,我也会走上社会,扮演着一个什么角色。  相似文献   

12.
书缘40年     
我是一介书生,40年多来,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里,我想与刚出道的青年教师聊聊有关“书”的事。 1.爱书 “一个教师,要热爱读书,并懂得怎样读书。”这是我经常与朋友说的一句话。我一直认为,没有教师对阅读的热爱,就很难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没有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阅读,就很难形成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3.
<正>儿子16岁了,16岁的他已长成一个小小男子汉。16年来,为了让那个小不点儿成长,我陪他读书,努力让他向下扎根;同时,我又尽量放手,给他一片天空,让他向上成长。读书,是向下扎根的过程我深知读书的重要性,所以,儿子还很小时,我就把他带进阅读的世界。读小学时,为了培养他的阅读习惯,我们设定了"家庭读书时"和"家庭读书日"———每天晚上78点,是我家的"读  相似文献   

14.
<正>13岁的时候,我爱上了一件在我少年时期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阅读。等到日子慢下来足以有时间去捡拾那些被埋没的光阴时,我觉得真正为我打开文学大门的人应该是学姐,我称她为蕊姐,而她喜欢叫我叶子。在蕊姐初升高时,她送了我几本书,并给我推荐了一份书单,还告诉我,我应该趁着学业还未太过繁重,多多读书,方不负年华。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2012,(36):64
(2012年9月~2012年10月)1.冯友兰:我的读书经验(栏目:"读书")我今年87岁了,从7岁上学起就读书,一直读了80年,其间基本上没有间断。我所读的书,大概都是文、史、哲方面的,特别是哲学。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1、精其选;2、解其言;3、知其意;4、明其理。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仅供翻阅的。……  相似文献   

16.
眼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从两岁起就在父母的引导下识字看书。算起来,我也有九年书龄了。可是,每当老师要求写作文时,我总是绞尽脑汁,到最后也仅能做到语句通顺妈妈认为我不会读书,没能吸收书中的精华唉,心里真郁闷呀!  相似文献   

17.
《双语学习》2009,(7):I0013-I0013
古今名人总结的读书方法很多。我最欣赏的是欧阳修的“读书三上法”和董遇的“读书三余法”。所谓“三上”就是指马上,枕上,厕上;所谓“三余”.是指“冬者,岁之象也;夜者.日之余也:雨者,月之余也”。  相似文献   

18.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在《我的读书经验》中写到:“我的读书经验有四点:(1)精其选;(2)解其词;(3)知其意;(4)明其理。”一语道出了读书的精要。新课标要求学生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我们就要努力培养学生“概括”与“提炼”的能力,否则,就不能算是学会了语文。  相似文献   

19.
<正>我是个喜欢读书的人。我有两个小孩,女儿只有两岁还不会读书,但儿子已经八岁了,正在上三年级。我住在美国,孩子在美国读书,但我小时候是在中国读书,所以我想比较一下中美两国儿童的阅读水平。以我之见,中国儿童读书的状况跟中国足球的状况有点像。第一,我们在这件事上的真实水平,比我们心  相似文献   

20.
[作文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应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如从一件寻常的小事中感悟出一个道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与人交往中觉察到一份真诚……请以“我发现 ”为题写一篇文章。我发现:读书之趣千千万(49分)不知不觉中已经长大,渐渐地迷恋上了读书,竟到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地步。我发现:书,只有书,才是我心灵的家园;书,只有书,才让我感到无穷的乐趣。我爱读书,无论诗歌、散文还是小说,都那样吸引着我,就像我一直喜爱的零食一样,诱惑着我,我对书从来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