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从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角度,系统分析与论证了个体私营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功能效应与角色定位,即助推效应一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增长、市场效应一引发推动市场化进程、示范效应-为国有经济改革提供借鉴、耦合效应-实现与国有经济的功能互补、吸纳效应-全面消化城乡剩余劳动力、补偿效应-弥补经济转轩过程中形成的缺憾。  相似文献   

2.
一、国有经济的功能地位是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是关系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首要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国有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对今后国有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影响很大。从世界范围看,国有经济并不是我国的专利,也不是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3.
论转型发展阶段的国有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经济的性状决定于所处社会阶段的性状。我国现正处于转型发展阶段,这决定着国有经济具有克服外部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支付制度变迁成本、实现共同富裕等功能。为此,国有经济必须保持一适度规模。现在的问题是,国有经济规模偏大,且结构不合理。因此,搞活国有经济的当务之急是,压缩规模,调整结构,并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4.
国有经济比重相对较低的泉州逐渐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的调整思路及其方式,泉州国有经济改革及其绩效对于其他地区,特别是国有经济比重相对较低的地区具有多方面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即国有经济改革的重要性并不因其比重较低而降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对于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具有极端重要性;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带动力,有助于形成国有经济与其他所有制经济的互补效应。  相似文献   

5.
针对“国有企业全面退出竞争性领域”的观点,本文从巩固和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径、中央一贯的方针政策、应对国际经济危机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客观条件等方面进行了驳斥,指出了以西方国家的国有经济比重为依据来调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有经济所占比重的现实危害性,阐述了国有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实质是提高国有企业的地位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型物流是能够从内生力量推动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生态效应相统一和最优化,能够满足生产、生活对优质高效物流的需求,促进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物流系统。它是由目标与任务、技术体系、政策体系、参与主体和管理对象共同组成的系统结构;包括方法论形态、基本形态、现实应用形态等表现形态;具有循环化、生态化、最优化的特征;除了具有物流的基本功能之外还有自身的核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指出,党的十五大作出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调整的重大决策,是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的新突破和全面振兴国有经济的必然选择。然而有些人把战略调整仅仅理解为企业合并,人为地凑合企业集团,这既不能达到优化结构的目的,也无法实现转换机制的功能。只有严格按照战略调整的内在要求,把结构调整和机制转换有机结合起来,依托优势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改组联合,才有可能实现搞活国有经济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中国多元化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民营经济的产业层次、组织结构与经济地位全面升格;国有经济开始振兴;随着以质为主或质、量并重引资方针的提出,外资经济的质量也将随之提升;多层次、多形式的混合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大特点,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文章强调,在国有经济振兴的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应反哺国有经济,进一步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改革是新时代构建我国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环节,不仅是焕发出我国国有经济活力的关键所在,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十九大报告以建立现代经济体系的新目标为基础,对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当前我国国企改革仍面临着国企性质与功能的定位、内部与外部治理效率、利益分配、国有资产流失以及国企与政府和市场关系等诸多饱受争议的问题。新一轮国企改革绝不是国有企业民营化或完全退出竞争性领域,而是要以划分国有企业的商业属性和公益属性为着力点,在明确国有企业双重属性的基础上引入分类治理。  相似文献   

10.
改革国有经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直是整个经济改革的重要环节.在总结国有经济改革和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我国国有经济实施了"抓大放小和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调整以来,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有一些争论,其中关于国有经济为什么要进行战略性调整,国有经济"进"与"退"的范围等方面争论较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私有化鼓吹者制造"国""民"对立论,掩盖资本主义私有经济的实质,离间社会主义国家和国有经济与人民大众的关系;煽动"国退民进"歪风,企图逼迫国有经济退出一切竞争性领域;捏造"国进民退"对政府施压,意欲使"国退民进"成为改革的定势和准则,加快私有化的步伐;谎称国家垄断是我国分配不公的"祸首",企图将民众的不满情绪转向国有经济,让私人资本进占国有经济的现存阵地,实现全面的私有化。本文揭露他们的手法,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其错误,并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很强的过渡性质,强调改革必须以初级阶段历史任务的实现为目标,在基本经济制度中突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五、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组织结构是搞好国有经济的积极的方针。不能把调整消极地理解为国有经济“全面退出竞争性领域” 国有经济布局和国有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是国有企业难以搞好的重要原因。布局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国有经济分布过宽,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误导下,很多人认为国有经济存在的合理性很小。因而对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持怀疑和否定态度。本文认为,在我国建立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为此,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调整不能偏离社会主义方向,不能只退不进。不能从竞争性领域全部退出来。  相似文献   

14.
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对于我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理论界在对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含义和性质的理解上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人们通常认为,国有经济是为了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而存在的,市场失灵是国有经济存在的基础,这种认识不无道理。从市场经济国家国有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国有经济的存在总是或多或少地与市场失灵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国有经济存在的领域或者是外部性问题和自然垄断问题比较严…  相似文献   

15.
晓文 《中国培训》1999,(5):55-55
我国目前的失业主要是结构性失业,一方面有大量的人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工作没有人去做。据统计,1991年—1995年,国有经济单位就业增长率降至21%,集体经济单位就业增长率出现负值,为-10%,可见,国有经济单位和城镇集体经济单位在吸纳...  相似文献   

16.
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是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的重大冲破,对于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必须从我国国民经济全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出发,搞好国有经济的准确定位;着重从宏观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以战略上重组国有企业和积极探索国有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三个方面搞好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经济战线太长,力量分散,资源配置不合理。从导弹卫星到油盐酱醋等领域和行业,几乎都由国有经济控制,似乎国有经济控制得越多越好。其结果,一方面使国有经济的发展严重脱离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在生产力水平总体比较落后且发展不平衡的基础上建立的国有经济,不仅没有促进反而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把有限的国有资本分散在众多的领域和行业,也很难提高国有经济的素质和效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经历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状况都程度不同地…  相似文献   

18.
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国有经济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然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对国有企业改革找到方向,没有对国有企业的职能作用进行准确的定位。因而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是非常必要的。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有退有进的战略性调整,可以从根本上搞活国有经济,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新经济周期中最为重要的任务,目前已步入深耕攻坚期。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国企既得利益集团通过自身权力优势,仍拥有稳固的利益固化藩篱,这是国企改革的关键阻碍。笔者认为,在国企改革深耕过程中,必须强化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主动性设置与调整,完善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以突破国有经济的利益固化藩篱,形成国有经济的合理构局与高效发展。本文拟以独立董事设置主动性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为经验证据,探索公司治理机制主动性设置的积极治理作用,并为消解国有经济利益固化献策。  相似文献   

20.
1.生产经营活动的制度前提——我国基本经济制度。(1)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误区澄清】①国有经济不能等同于公有制经济,因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还包括了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②主体地位不能等同于主导作用,因为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虽然主要表现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主要是控制力)上,而且也对表现在社会总资产中有质的优势。因此,要注意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