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所得税会计理论体系日益发展和完善,为所得税会计实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基础。自1994年以来,我国的所得税会计理论和会计处理方法也得到新的发展。由于所得税会计与企业会计研究重点不同,导致企业计算的特定时期的税前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出现差额。为更科学地处理这一问题,按照国际贯例和我国的实际规定,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所得税会计一直以来都是对纳税中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进行处理的会计模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计税差异又延伸到更为广义的暂时性差异,因此,有必要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所得税会计的理论框架和结构.  相似文献   

3.
企业对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核算时,由于会计与税收的目的不同,对某项收益、费用和损失的确认、计量标准与税法的规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于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的借方余额,分期摊销抵减投资收益与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允许扣除的差异,应作为时间性差异,企业应视所采用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分别确定。  相似文献   

4.
朱瑛 《现代企业教育》2009,(10):138-139
2006年2月财政部下发了《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并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率先执行。本文通过对新准则与旧规范的比较,着重分析介绍了新会计准则下企业所得税会计理论的重大变化,提出了完善我国所得税会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在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在很多方面做出了改进,以此使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接轨.在新会计准则中,对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以此减小所得税处理原则与会计准则的差异,促进我国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完善.本文就会计准则与所得税差异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存在着永久性和时间性差异,主要由于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计算口径和时间差别所造成。国际上流行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我国会计实务中则针对不同性质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的差异,导致了所得税会计的产生,我国对于这一制度的改变也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的,最新的会计准则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对所得税要求采用全新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摈弃了原来实务中使用的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利润表债务法。通过对新旧准则的比较,肯定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同时又对完善《所得税会计》准则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企业所得税会计基本理论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国在企业所得税会计方面:性质上坚持“费用观”,计量基础上企业和税务机关分别采用“权责发生制”,把应税收益和会计收益之间的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的跨期摊配上采用部分摊销法,暂时性差异跨期摊配会计处理上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是我国所得税会计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和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所得税会计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新税法的颁布,使税法标准与会计准则的差异不断扩大,我国会计和税法的改革正朝着各自独立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会计准则构成部分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与旧的所得税会计准则相比,提出了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等新概念,并在暂时性差异的会计处理、亏损的弥补和会计报表的列示等方面结合我国的实际做了较大的调整,最大限度地做到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税收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分离愈来愈大。着眼于为税务部门提供税收信息、处理税务事项的税收会计应运而生。由此,产生了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在所得税处理上的差异。通过“应付税款法”协调永久性差异,“纳税影响会计法”协调暂时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把所得税作为费用处理,并允许会计可将利润与应税所得适当背离,其结果导致出现两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即应会税款法及纳税影响会计法。这样便会造成计入当期所得税费用不同而出现税后利润的差异的后果,影响对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信息的分析利用。为此,从我国经济发展方面看,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更应遵照国际惯例,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特别是其中的负债法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建造合同准则和税法对收入的确认有时间和标准上的差异,给税前会计利润与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带来差异,这样给建造合同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新颁布的所得税准则与旧所得税准则相比差异显著,实现了会计理念从利润表现向资产负债表观的转变,同时引入了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等概念。我国新所得税准则的实施是全面提供有用会计信息的需要,有利于进一步与国际惯例接轨。  相似文献   

15.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引入"暂时性差异",要求企业统一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与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现行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有很大差异,如何应用新会计准则成为多数企业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把所得税作为费用处理,并允许会计可将利润与应税所得适当背离,其结果导致出现两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即应会税款法及纳税影响会计法。这样便地造成计入当期所得税费用不同而出现税后利润的差异的后果,影响对损益表和资产负债有信息的分析利用。为此,从我国经济发展方面看,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更应遵照国际惯例,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特别是其中的负债法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在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全面开征所得税前后,潘序伦作为著名的财税专家,通过撰文著述、发表演讲、开班授课等途径形成了针对该税的大量观点和主张。他既以现代所得税理论和制度为参照向政府指陈现行税法之不足,指出改进完善途径;又向社会公众普及所得税常识和纳税注意事项以及相应的会计改良方法,充当了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中介。潘序伦的所得税思想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建言献策与宣传推广并行、借鉴西学与立足国情兼顾、中立立场与社会责任共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相互分离,所得税会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所得税会计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多种核算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从所得税会计发展的过程来看,大致经过了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利润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每种核算方法都有各自不同的优缺点。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新准则改变了旧准则制度中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对所得税会计做了较大的调整,并规定了一些可操作的具体规范和制度。笔者认为研究新准则与旧准则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对所得税会计实物工作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了新的所得税会计准则。新所得税准则直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12——所得税》所得税准则,引入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概念,要求企业采取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处理方法。与企业目前适用的旧准则(《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94]财会字第25号)及1995年的《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相比,在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等方面存在  相似文献   

20.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称为新所得税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处理所得税会计,体现了资产负债观在我国会计规范中的运用,也体现了与国际趋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