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愧 《小学生》2012,(12):86-86
作文是学生各项能力的综合表现,好的文章能体现出作者深刻的思想、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独特的创造、真实的情感、缜密的逻辑以及娴熟的表达技巧。但通过观察不难发现,目前小学生的好文章为数并不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个性,缺乏真情实感,假话、空话、套话比比皆是,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习作"的有关要求。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呢?笔者认  相似文献   

2.
作文在语文教育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作文是学生各项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使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生活经验、人生经历和对事、物的感觉去架构文章,运用语言,体现学生个性的张扬,作文不再是单一的课堂产物,也使学生习作成为真正的综合创作行为。好的文章能体现出作者深刻的思想、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像、独特的创造、真实的情感、缜密的逻辑以及娴熟的表达技巧。目前学生的好文章为数不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个性,缺乏真情实感,假话、空话、套话比比皆是,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习作”的有关要求。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教学应指导学生写出情感真挚、内容真实、能激起读者情感共鸣的文章。学生的作文要说真话、抒真情,选材要真实,要把情感倾注到细节描写中去。这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相似文献   

4.
作文是最富个性的创造活动,其中往往集中了个体的全部生活体验和情感,本应是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体现。然而,现在中学生作文普遍存在语言雷同,内容贫乏,缺乏个性等问题,能反映学生内心真实感受的文章寥若晨星。《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方面强调作文要有个性化,为转变作文教学观念,改革作文教学方法制定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因而,个性化作文教学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当前作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学作文缺失个性的原因,同时探讨了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好的文章能体现出作者真实的情感、深刻的思想以及娴熟的表达技巧。但翻开学生的作文,我们会发现这些文章惊人的相似,从谋篇布局到词语的运用,甚至开头结尾都如出一辙。在这里,天真的情趣没了,独特的思维没了,奇妙的想象也没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的作文缺乏个性,缺乏真情实感,假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6,(58):40-41
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极其重要,在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让学生真心地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情感,真正张扬个性、发展个性、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7.
设计理念 :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 ,更丰富多彩。”一篇文章的个性 ,主要在于独特的经验感受 ,情感的投入 ,丰富的想象 ,新颖的构思 ,独特的语言和与众不同的文风。而我认为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重点是教学生做真实的人 ,写真实的话。只有真实的人 ,才有真实的个性 ,才能写出真实有个性的文章。真实是个性和创造的基础。作文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 ,捕捉自己心情的瞬息变化 ;同时 ,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外部世界 ,从中寻找说话、作文的源泉。而不要引导学生说…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是语言、文字、文学的综合。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无论是绘景状物还是叙事写人,都饱含着作者的情感。有真实情感的好文章,读来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缺乏真实情感的文章,读来则味同嚼蜡。而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作文教学,流程长、结构散、主客倒、反馈少,忽视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和培养,学生作文都是"奉命而作"。在写作中,学生一般能做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叙。不过因其好写,便不加思索,演成千  相似文献   

9.
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打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内心真实情感,让他们寄情于作文。要想流露最真实的情感,学生首先要放下心中的负担,将作文视为自己宣泄情感的重要途径,而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其次在迸发情感之后,学生应掌握正确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才能将这些情感完全地表达出来,这样文章才显得更有个性,更加有感情。  相似文献   

10.
提倡个性文 ,真正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和真实表达 ,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小学生的个性文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①创造性 :它有着与别人不同的个体思想、体验和认识。②真实性 :作文是学生本人原始、真实感受的语言表述。③想像性 :文章中融入了学生特有的灵气、童真和个性色彩。但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的“拷贝文”较多 ,个性文很少。一、“个性文”缺乏的原因1.目标过高 ,学生望而生畏根据新的《小学生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 ,小学生的文章应是“写话”和“习作” ,是写简单的记实作文、想像作文和应用文 (日记、…  相似文献   

11.
很多中学生作文的开头、结尾、句式结构,直到语气、语调,多数是大同小异,呈现出惊人的趋同性,这种表现是相当可怕的"迷失自我",失去了"个性"。我们在教学中提倡学生作文创新,除了强调立意要新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注重真实情感的表达。写作文必须在"情"上下功夫,只有用真情浇灌,写的文章才有生命力和感染力,体现自己的个性。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好的文章,首先应该是真实的,表达真情实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学生各项能力的综合表现,好的文章能体现出作者深刻的思想、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像、独特的创造、真实的情感、缜密的逻辑以及娴熟的表达技巧。但通过观察不难发现,目前小学生的好文章为数并不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个性,缺乏真情实感,假话、空话、套话比比皆是,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习作”的有关要求。  相似文献   

13.
情感是人们在各种生活中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心理反应,它具有强烈的展示欲望,是推动人们积极思考和创造的内在动力,也是促使人们表达自己独有个性的一种方式。作文教学只有注重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才能让他们“用心”地去观察生活,才能对生活产生真实的感受,才能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呢?  相似文献   

14.
目前小学生的好文章为数并不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个性,缺乏真情实感,假话、空话、套话比比皆是,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习作”的有关要求。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通过各种学习渠道指导学生用好母语,在作文中表达出真实、个性的情感和思想是每位语文教师的责任。台湾作家林清玄曾说:"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但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出一流的文章来呢?笔者根据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得出如下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16.
个性,是文章的灵魂;表现个性,是写作的动力。个性化作文,简单说,就是学生自主写作,写出个性化的文章。真实是个性化作文的灵魂——真实感受的表述,真实思想的支撑,真实情感的宣泄,如何让学生真实地表达,写出个性化的作文,笔者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作文教学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写条理清晰的文章,写出的文章还要具备丰富的情感。作文中的情感教育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能够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最富有个性和人文色彩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是极具个性特征的精神产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通过一些有效的教学形式、方法,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表达真实的情感,写出一个真实的自我,让学生在写作中成长。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引导学生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可见,真实是文章的灵魂,也是作文教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标尺。只有真实的作文,才能展示出学生动人的个性。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出真实的作文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从以下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在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一、寻找真实的情感体验生活是真实的,也是写作的源泉。学生写作文经常无从下手,无话可说,其实他们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生活  相似文献   

20.
<正>内容空洞,缺乏情感,是学生作文的顽疾。为什么学生的习作空泛,缺少真情实感呢?根据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一是习作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太远,学生没有生活积累和切身的感受。二是作文教学程式化,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造成了学生人云亦云、无病呻吟的状况。一位教育家曾说:"倘若一件事没有真正触及孩子们的心灵,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把真实的情感倾诉于笔尖。"因此,我把"情"字贯穿作文教学的始终,用情感这把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