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减负”与“应试”的博弈,症结不在于纠结中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才能为学生“减负”,而应该明确,中高考最终为了导向什么、“增强”哪些方面的素养要求。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考试改革为学生“减负”,但在实际中却不断遭遇“应试”反弹,一考就重视、一放就丢弃,这让教育部门无奈。  相似文献   

2.
一、“减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行为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反对死记硬背知识,反对高分低能,与应试教育中的“题海战术”形成鲜明的对比。它提倡给学生多一些创新和实践的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当前,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应试心理负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是落实素质教育,加快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大举措。 二、实施科学“减负”,提高教育效益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造成了学习内容过难、课程多、辅导材料多、考试频繁等课业负担,由此而引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沉重负担。应试教育不仅严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青…  相似文献   

3.
“减负”包括减轻学生的课业、精神、经济三种负担,而减轻与课程和教学密切相关的课业负担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为学生课业负担加重必然引起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的加重。解决“减负”问题并非简单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能奏效的,它涉及教育思想、教育教学评价以及升学制度等诸多问题,是一个体现学生主体性,实现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问题。严格地讲,“减负”问题的根本解决有待于素质教育取代功利教育,它需要一个漫长转变过程,但就我国目前基础教育科目林立,应试学科繁多,学生负担沉重的现状,“减负”又刻不容缓。因此,本人认为实施综合课程开发是解决“减负”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改革传统的以“升学——应试”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模式,创建以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体现素质教育方向和要求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是当前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而创建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教育教学模式,重要的就是要改变学生那种单纯地被动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和指导学生在开展有意接受学习的同时,  相似文献   

5.
“减负”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显著效果,关键是学校如何把“减负”工作落实到位。一、从素质教育高度认识“减负”对“减负”认识的高度决定“减负”的力度。第一,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开展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全面地发展的重要环节。学校要以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减负”的有关规定,根据学校实际,采取坚决措施,全面落实“减负”内容,达到标本兼治。第二,“减负”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关心和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减负”需要家长的理…  相似文献   

6.
“减负”是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减负”是手段,不是目的。“减负”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减负”以后如何优化学生的数学作业呢?  相似文献   

7.
“减轻学生作业量,减少学生在校时间,不搞统一考试”仅是“减负”的有效措施;而“减负”的本质在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真正落实“减负”,必须做到“减负”不“减质”,“学生减负,教师增压”,“用减负”减下来的时间,加速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全方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减负”与提高质量同步实施。为此,我校拉开了新时期提高教师素质的帷幕。  相似文献   

8.
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构建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长期以来,由于“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倾向的负面影响,应试升学成为中小学教育唯一的价值取向。因而,教育评价在认识上和实践上存在一系列偏差,其突出表现为:评价目的偏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评价内容偏重认知领域,忽视情意领域及技能领域;评价对象偏重学生主体,忽视教师主体和其他主体。这种教育评价体系严重阻碍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不利于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教育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通过系统地收集资料…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与教育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素质教育的涵义有别于应试教育的本质特征素质教育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崇尚“应试学力”的偏向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改革理念。其目的在于真正落实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求得每一个学生的“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其宗旨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素质教育不是精英主义教育,而是大众主义教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的特定内涵在于“素质”内涵的特定性:在内容上指适应时代要求的、有利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必须具备的各种内在要素的总和;在特征上具有基础性、层次性、可塑性、持续性、时代性、民族性和战略性。“应试教育”的弊端不在于“应试”,更不在于“试”本身,而在于特定的“应式教育”模式。从这层意义上讲,“素质教育”的正确性,正是在于坚持对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人才的教育模式的追求与探索。  相似文献   

11.
"减负"包括减轻学生的课业、精神、经济三种负担,而减轻与课程和教学密切相关的课业负担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为学生课业负担加重必然引起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的加重.解决"减负"问题并非简单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能奏效的,它涉及教育思想、教育教学评价以及升学制度等诸多问题,是一个体现学生主体性,实现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问题.严格地讲,"减负"问题的根本解决有待于素质教育取代功利教育,它需要一个漫长转变过程,但就我国目前基础教育科目林立,应试学科繁多,学生负担沉重的现状,"减负"又刻不容缓.因此,本人认为实施综合课程开发是解决"减负"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学生“减负”工作的深入,“显性”负担(来自学校的课业、教辅等)已渐少,学校“减负”已成共识,而“隐性”负担(来自家庭的压力)却愈演愈烈。在“减负”过程中,家庭教育由于在认识、观念上的滞后性和教育行为的自发性、无组织,使得其“减负”成效收获甚微,甚至与学校“减负”产生一些矛盾,影响着“减负”工作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开展。当前,“减负”遇到的阻力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家长,出现了学校“减负”、家长“加负”,学校“放”  相似文献   

13.
小学作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齐培桢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任务在于教会学生独立地运用连贯的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真情实感.近年来,小学作...  相似文献   

14.
学生“减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涉及社会、家庭和学校。学校和教师正确认识学生“减负”,是做好“减负”工作的关键。“减负”不是放松质量。“减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减负”也是提高质量的需要,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轻负担,高效益。有少数教师认为,现在强调学生“减负”,质量可以放松了。这是对“减负”的片面认识,是一种通过加重学生负担来提高质量的不健康的教育思想,是一种误解。我们要注意到,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着眼点在“过重”二字上。学生负担要有,但不能过重,现…  相似文献   

15.
稿源采珠     
浙江张波谈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弊端已被各界人士所关注。在时代呼唤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寻求一条合理的“减负”之路呢?一、教育构思要追求“减负”。首先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减负”工作的重要性,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二、教学过程落实“减负”。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狠下功夫激起学生兴趣。三、成绩评定实现“减负”。可在时间上采取分散制;内容上采取选择制;在形式上采取多样制。河北刘爱丽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每一阶段的兴趣和爱好都在发生着变化。如何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每位教师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过程中,举行必要的考试,学生考试前进行必要的复习准备,这与应试教育完全是两码事。素质教育并不是取消“考试”,只是考试的目的和方法与“应试”相比应该大力加以改革。一、评估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素质教育评估也是一个过程,是一种探索增值的过程。当前,在中小学倡导素质教育,带动了对教育评估方式的改革。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全体学  相似文献   

17.
学案导学法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案导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精心编写学案,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开展的学习活动,包括学案设计和操作程序两方面内容。采用学案导学法,能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减负”不“减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8.
人类已经进入了以信息化为标志的21世纪。新世纪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标准,因而教育改革、特别是中小学校的教育改革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地位。正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党和国家在几年前就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决策。并针对当前中小学校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实际,提出了“减负”的明确要求。这对于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一、“减负”的现状与问题 在我国几十年的传统教育模式下,尤其是千军万马挤“高考独木桥”的应试教育,造成学生的课业负担日益加重,严重地扼杀了青少…  相似文献   

19.
推进素质教育首先需要的是一种自觉的建设意识。传统教育的精神潜流永远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渊源,素质教育的绿荫应植根于民族传统教育精神资源的深层沃土之中。不能因现行基础教育中存在片面的“应试”意识就简单地将其定性为“应试教育”,也不能将素质教育与高考制度的关系定性为非此即彼的关系。片面应试倾向的根源并不在于高考制度本身。“重教”而不“尊师”的社会心理倾向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障碍,强化尊师意识是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至关重要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阻碍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已成为时代前进的必然。教育部的“减负”号令既出,“减负”活动,举国上下,全面展开,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设了难得的、盼望已久的契机。 “减负”首先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契机。无可否认,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温床,孕育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个毒瘤,使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