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淑 《职大学报》2008,(1):72-73
"艺"与"技",即"情"与"声",一向是歌唱中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声乐教学中应使学生做到"情""声"交融,真正掌握声乐之美.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改编自《画皮》的两部影片,是消费文化语境下对蒲松龄聊斋名篇的商业化演绎。影片利用原著的知名度来吸引观众,其故事情节、人物设置、思想意蕴则和原著大相径庭,弥漫着浓厚的商业气息。"奇观化"的视觉场景打造和轻飘虚浮的"爱情至上论",使影片成为割裂文化传统的无根建造。  相似文献   

3.
电影《银河补习班》被称为邓超的"转型之作"。这部作品关注现实,聚焦于当下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突出教育和父爱,力求用真情打动观众,让观众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虽然影片没能逃离"悬浮的现实主义",没有真正地将教育问题"落地",但其体现的诸多教育理念是正确的、经典的。本文基于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从实施非连续性教育的必要性",危机""遭遇""唤醒"等要素在非连续性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分析这部电影是如何呈现这一经典教育思想的。  相似文献   

4.
电影《阴阳师》在全球掀起了一股"阴阳师热",影片中的主人公安倍晴明成为众多年轻人的偶像。本文将通过历史资料详细介绍日本的阴阳道及其代表人物安倍晴明。  相似文献   

5.
《狼图腾》这部影片对导演的要求异于平常,最大的原因就在于"狼"这个重要角色的影视表现,狼的精神的体现,狼与自然的融合,狼的图腾意义等都是影片表现的重点。文章通过对影片视听语言及"狼"的表现段落的分析,来进一步阐述这部影片对"狼"的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银幕上的经典女性形象有很多,但是如果引入"社会主义的信仰表达"问题,那么我们就会看到,当电影艺术家在涉及"非现世的世界"的时候,怎样处理这个可被表述为"封建迷信的世界",不同的艺术家将会选择不同的态度;不同时代的艺术家也会选择不同的态度。本文选取《白毛女》《祝福》和《李双双》三个创作于新中国17年时期的影片,借助这些影片对喜儿、祥林嫂和李双双三个女性形象的塑造,试图证实以下判断:存在于不同艺术家个体和时代之间的关于信仰表达问题的差异,经过历史的流变,到1958年以后,那种被称之为封建迷信的"信仰",将会被另一种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或说是共产主义信仰完全代替。在我们看来,社会主义乌托邦,也是关乎"另一个世界"的想象,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的真实经验在现实生活和艺术创作中的双重显现。  相似文献   

7.
《南京!南京!》"以影像重构历史"反响强烈、褒贬共存。关注人性是全球话语下大屠杀影片题材的聚焦点,如何合理地阐释人性而又易于接受,用人性中的善良切入大屠杀,反思"平庸的恶",而不是以个人意识形态下的影像去解构与重建,才会使这一苦难的过去留下真正值得思考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
《赛德克·巴莱》是魏德圣的一次成功的"人类学实践",影片从剧本创作,到拍摄,到搬上大银幕,自始至终都潜移默化的受到人类学创作范式的影响。文章主要从影视人类学的剧本创作实践、拍摄创作实践、影视人类学实践的大银幕展现三方面进行阐述和解析。  相似文献   

9.
姜文、王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与顾长卫、李樯的《孔雀》这两部电影在选材与题旨、人物形象、叙事策略等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个性大于共性。本文通过对两部影片的"细读",分析了导致其走向叙事风格两极的诸多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国家体委科研所研究的"近景动态立体摄影测量的方法",对5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屈膝后举腿单足转体720°动作进行了定点拍摄.通过影片解析和自动化数据处理及定量分析,得出了此动作的技术关键、技术特征和一般规律,为改进、普及和提高此类动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围城>中方鸿渐弃苏小姐而追求鲍小姐、苏文纨弃赵辛楣而追求方鸿渐、方鸿渐和唐晓芙分手、方鸿渐不愿与刘小姐相恋、孙柔嘉痛恨赵辛楣及孙柔嘉和方鸿渐分手等6大悬疑的剖析中,可以看出女性在<围城>中并未如倪文尖先生认为的那样完全"失语",而是"众声喧哗",和男性一起建构了<围城>的性叙事.  相似文献   

12.
一部电影的片名不仅是对电影内容的高度浓缩,更是影片的灵魂。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电影事业正在开始蓬勃发展,在中国市场上大量国外电影蜂拥而入,并日益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因此,其译名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电影的票房收入、观众口碑,以及影片本身的国际影响力。本文运用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的原理,即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层面对影片片名的翻译进行探究,并为影片片名的翻译提供了一些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文心雕龙》从第一篇《原道》到第五篇《辨骚》都是讲"文之枢纽"。刘勰"辨骚"之辨应有三方面的意思:其一刘勰以班固对《骚》的非议是"褒、贬任声,抑扬过实",故"辨"有辨别,辩解的意思。其二"辨"又有"分"的意思,是分《骚》与《风》、《雅》等经典的异同。其三辨即变,也就是《序志》里说的"变乎骚"。  相似文献   

14.
古人对思维器官的认定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最初,"心"被认为是人体的思维器官,与人的心理活动相关的词多以"心"为形符。许慎认为"思"字"从心,囟声",段玉裁将其划入会意字,"从心,从囟"。徐灏笺云:"人之精髓在脑,脑主记忆,故思从囟。"可知,随着对人体功能认识的逐渐深入,"脑"的思维功能被发现,人们对思维器官的认定完成了发展的蜕变。  相似文献   

15.
考诸甲骨文、金文,"我"有两源:一从手从戈,一从禾从戈,以"割手"、"割禾"为造意,以"戈"为声;"戈",方言读guó,与"割"的方言读音一致,故"我"乃"割"之本字,有宰割、宰杀之义,甲文里有此用例;"我"被借作自称之后,另造"割"表本义;手的古文作、禾穗作,垂的古文作,三者相近,导致混同,故有许慎这样的说法。,从爪从戈,是"我"之金文字形。  相似文献   

16.
作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理性诗人晏殊的《珠玉词》具有明显的情中有思的特点——在词中抒发情感时常常会不经意中比别人多了一份思致与理性,这一份思致具体表现为强烈的生命意识;这一份理性则具体表现在对苦难的超脱。  相似文献   

17.
舍与不舍     
谷一如 《阅读》2014,(47):27-27
<正>1999年12月26日,随着"啊呜"一声,一只全身雪白的小狗来到了人世间,她被取名为"小白子",后来成了我的好朋友。她比我大三岁,所以在我一出生时,就一直陪伴着我。不知不觉中,我们一起生活,一起玩耍,已经度过了十二个春秋,如今的她已有14岁。"高寿"的她,视力已明显衰退,听力更是不行,不管我如何叫唤它,只要我不在它正前方,她就一点  相似文献   

18.
John(约翰)是英语中最常用的男名之一,这一名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及其变体昵称"Jack","Jake"和"Jonny"在当代多部好莱坞大片中作为主人公的名字频繁出现,承载着诸多文字下的深层含义。本文通过对这一常见主人公名字的深入解读,开启其背后的隐喻密码,剖析姓名在影片中的点题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主人公性格、体会影片主旨,了解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文化强国力、文化美中国,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中国梦"的强力感召下,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更应提升到一个崭新的水平。琵琶艺术是中华音乐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华民族乐器中又被称为"民乐之皇后",学校公共艺术课教育在引入琵琶音乐鉴赏进课堂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挖掘其承载的人文精神、人性深度、艺术境界、思维智慧,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意创新能力、感知求索能力、体察体验能力、艺术鉴赏能力。"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未来的人生梦想,抓住琵琶艺术所特有的传统文化内涵和艺术意蕴,对学生进行琵琶音乐鉴赏的"诗意启蒙",把琵琶音乐善于营造不同审美意境、善于创造不同艺术风格、善于表现不同情感情趣、善于关照不同地域文化的艺术品质,作为鉴赏的关键,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和音乐鉴赏课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0.
"天"字的形义及其演变显示,其本义似应为"天空",即"头顶上的太空"。从哲学上来看,"天"是万物之本原,主要表现为中国哲学的天和天道产生万事万物的思想;从伦理学上来看,"天""天道""天良"等概念是人类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所应该考虑的重要方面;从美学上来看,道家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籁之声""天然去雕饰"的自然天成的审美观,对中华美学自然、含蓄的审美自由境界的形成,对于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特别是唐诗宋词元曲艺术高峰的形成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