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建立学分银行是开放大学标志性的任务,需要严肃面对和科学的思考。开放大学的学分银行本质上是教育评价的一种记录和转化形式,是在终身教育、以人为本、教考结合界定框架下运行的系统工程。本文依据教育评价的基本原理,通过建立学分银行涉及的前提、原则、途径和评价等四个要素阐述了关于学分银行三大命题的独家观点。  相似文献   

2.
教育立交桥是道路交通立交桥在教育领域中的移用,以实现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我国开放大学教育立交桥的构建可借鉴国外一些知名的开放大学的经验,通过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保障,实现各类型教育、不同层次教育的相互沟通与衔接,实现学分转换,学历互认,资源共享,以满足人的多样发展的需要和促进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教育"体系"和"门户"的隔阂造成教育领域条块分割、力量分散的不和谐局面,筑起教育沟通和互认的藩篱。开放教育承担终身教育和全民学习的使命,教育立交桥是完成该使命的必由之路,而学习成果互认是架构教育立交桥的关键环节。本文论证了开放教育解决教育沟通和互认问题的可行性,整理和分析了我国当前开放教育立交桥的典型实践案例,总结出当前开放教育立交桥纵向衔接的成功经验和横向沟通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学分银行的开放教育立交桥架构模式,以期实现教育成果无障碍互认,教育体系和教育形式无缝衔接的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4.
基于教育生态学理念,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型的过程赋予了开放大学的教师专业发展新的内涵与要求。这一内涵与要求折射出当前开放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自主创新、职业精神、合作意识、科研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开放大学应该建立系统内外全面培训机制,打造开放式校园氛围,加强教师合作与交流,提升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从而实现开放大学教师生态式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和实践的发展,中国的开放大学正面临着新的使命,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要,支持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其任务之一就是推进“学分银行”建设,建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学分的累积、转换制度.对国内外终身学习成果的认定与衔接,学分银行在终身学习成果认定方面的尝试是对构建开放灵活的终身学习体系的实践与探索,有利于推进学历教育之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强化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率,满足学习者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提高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6.
田楠 《职教论坛》2012,(34):24-28
教育生态学将教育及其各因子与其生态环境相联系,以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机理为研究对象,把教育视为复杂并统一、有机且有序的系统。教育生态学理论的生态位势、生态位宽、生态位重叠等指标有助于分析天津市高等教育生态环境的情况,有效地将现有高校进行分类,为开放大学形成差异化发展的特色定位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建立各级各类教育互相衔接和沟通的终身学习立交桥,为全社会人士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和阶梯,是全球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心和目标。然而,建立终身学习立交桥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机遇和挑战并存。本文基于国际上20多年来发展各级各类教育衔接和沟通的资历框架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建立终身学习立交桥的需求、方法以及途径进行系统的阐述,并对我国建立学分银行面临的困惑进行剖析。作者提出,我国需要建立国家层面的统一的资历框架,制定统一的各级资历的标准和要求,推广和应用成效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统一的质量保证机制和评审制度,确立先前经验认可的统一标准和评价方法,尤其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建立政府支持的、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系统认可的质量保证机制和评审机构。如果缺乏以上六项工作作为基础,我国学分银行的建设难以全面推进,学习者通过学分银行获得的资历和学分难以达到相应的水平和标准,也就难以得到正规教育机构和社会的认可,由此可能导致各级各类教育之间难以进行横向沟通和纵向衔接,最终阻碍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建立和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8.
开放大学建设需要肩负的使命之一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形象地称之为“立交桥”。很显然,“学分银行”和“成果认证”是搭建“立交桥”的手段之一,试点中的开放大学纷纷设立课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方案和建议,但在研究和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体制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不是开放大学自身所能解决的,是开放大学建设过程中无法回避的。这是因为搭建“立交桥”的基础性工作——第三方认证制度尚未建立起来。本文借鉴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阐释了开放大学在“立交桥”建设所起的作用和建立远程高等教育第三方认证制度的必要性,指出“立交桥”的搭建,质量是“基石”,即基础性工作,制度是“桥墩”,即重要支撑,学分制是“桥面构件”,即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需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于2006年提出“搭建开放教育课程平台”的教学改革目标,其基本架构是以课程为基本单元、分层次设置模块化课程、从低到高各学历层次课程相互衔接、岗位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等多种类型的非学历教育课程(项目)与学历教育课程互认。由此学生在课程平台上可以自主选课,通过终身学习累积学分,按照自己的现实需要分阶段获取课程结业证书或各类培训证书、以及各种层次的学历证书。本文旨在分析通过课程平台实现学分银行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教育是开放大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终身教育立交桥的链接,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培训、社区教育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独有优势,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1.
英国开放大学作为世界远程教育的成功典范,在教学模式、资源建设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色。文章对英国开放大学的总体概况、教学模式、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等方面情况作了介绍;从明确定位、扩大开放、树立品牌、加强建设、完善服务等方面对如何建设开放大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开放性大学,主要是相对于传统封闭式高等教育形式而言,它是现代远程教育机构,是为"想学习、要学习、爱学习"的人提供的一个学习平台。其开放性的特点决定了他跟其他普通高校不一样,应为学员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实现个性化学习定制。本文从开放大学的特色与个性化学习内涵进行分析,发现开放大学的最大特色在于个性化的学习定制,他们之间有很多必然的联系和共同之处,文章主要就开放大学如何实施个性化学习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3.
根据开放大学演播室系统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开放大学演播室系统方案,系统与现有演播室的环境和设备兼容,实现高、标清兼容,能适应高清制作要求,以江苏开放大学演播室系统为例进行实践,实现了制作过程数字化,能够提高录制和编辑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开放大学有效学习资源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大学学习资源建设,必须根据其特定的学习环境和其特定的学习对象,设计有效的学习资源。有效学习资源是教师基于对学习者的学习条件和学习需求、对课程学科体系和内容以及学习媒体进行相应的分析后,通过教学设计,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提供给学习者的符合教育、教学原理,能够满足课程教学要求,有助于学习者学到更多、更牢固、更核心课程内容的学习资源。  相似文献   

15.
广东开放大学是广东广播电视大学适应新形势转型升级的产物,与其他五所开放大学共同开创了一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型高等院校办学模式。广东开放大学坚持以终身学习理念为引领,致力于推进区域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和学习型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16.
大庆广播电视大学在向国家开放大学地方学院和学习中心的转型中,以发展学历教育为立足点,以扩大非学历教育为使命,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改善办学环境为条件,为我国开放大学地方学院和学习中心的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香港公开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港公开大学课程和教学的传递模式是以远程教学为主并辅以面授教学,因此其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文从入学、学习过程、学习资源、大学设施、质量监控及其它等几个方面介绍了香港公开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旨在帮助我国的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其远程教育的情况,并希望对改进国内的远程教育的实践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法学教育是培养法律人才、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途径,直接关系到法治建设的进程。开放大学法学教育是法学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开放大学特殊的历史使命,开放大学的法学教育在重构人们法律认知的同时,肩负着宣传弘扬法治、树立法律信仰、培养公民法治意识和提高法律职业者法学素养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9.
英国开放大学从筹建到发展成熟的经验,为我国开放大学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是基于开放办学理念,提高办学的灵活性;二是探索学分认证制度;三是本土化“课程组”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模式;四是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建设,探索建立终身学习“立交桥”;五是建立健全法规以保障广东开放大学的运作。  相似文献   

20.
开放大学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各类社会成员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服务模式是开放大学继续教育的重要议题。该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服务的基础上,以广州市开放大学中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为例,从开放服务对象、开放服务内容与表现形式、开放服务方法与手段及开放服务反馈与评价机制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初步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