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艳  李铮 《教书育人》2006,(10):51-53
人民日报2005年11月3日13版刊登了一篇《大学生“回炉”说明了什么》的文章。文中说到,拿到了大学文凭却“回炉”到技校念书,这在过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现在却屡见不鲜。去年沈阳市第一机床厂技校招收了一名大学生、一名专科生,出入意料的是他们三个月就学到了一手漂亮的好活。无独有偶,天津一些职业技术院校开办的数控机床培训班,也有不少大学生前来学习数控技术。另据悉,“回炉”现象在贵州2000年就已经出现了。问及一些大学生“回炉”的原因,答是:工作难找。大学本科四年上完却找不到工作,还不如回到技校学习一门技术在社会上好找工作。对这一现象,各方评论不一。  相似文献   

2.
人民日报2005年11月3日13版刊登了一篇《大学生“回炉”说明了什么》的文章。文中说到,拿到了大学文凭却“回炉”到技校念书,这在过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现在却屡见不鲜。去年沈阳市第一机床厂技校招收了一名大学生、一名专科生,出人意料的是他们三个月就学到了一手漂亮的好活。无独有偶,天津一些职业技术院校开办的数控机床培训班,也有不少大学生前来学习数控技术。另据悉“,回炉”现象在贵州2000年就已经出现了。问及一些大学生“回炉”的原因,答是:工作难找。大学本科四年上完却找不到工作,还不如回到技校学习一门技术在社会上好找工作。…  相似文献   

3.
要刊速递     
《天津教育》2011,(1):2-2
“给力”登《人民日报》头版,社会接受年轻人思维 2010年“热词”榜单中少不了“给力”一词,《人民日报》一位年轻编辑把2010年11月10日的头版头条标题拟成了《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现在整个社会已坦然接受年轻人的活跃思维,“给力”是网络“热词”“溢出”后普及大众的最新案例。  相似文献   

4.
庄芳 《教育信息化》2003,(12):55-56
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与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PREMIERE影视编辑》教学的整合,提出:在技校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有丰富的资源,“信息技术与课程《PREMIERE影视编辑》教学的整合”的具体方法及其运用。最后总结了它在教学上的运用效果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2003年9月份广东一则报道题为《广东职业技校何以火爆》中,描述一位学生家长说:“真想不到,在中等职业技术类学校敞开大门招生的今天,我却要为儿子读职业技校到处托关系”。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制造”将越米越成为当代国际经济中的一个突出现象,  相似文献   

6.
最近,南京市劳动局和《服务导报》联合邀请南京部分技校校长座谈“技校招生热”,与会校长们发表了不少很值得有关家长和学生参考的意见。与会校长们说,尽管近两年来,南京技校招生颇为火爆,但大多数家长和孩子是冲着易就业而来的。这当然不能说不对,但也反映出一些家长和学生对技校的认识都有待于更新和深化。一是目前的技校已今非昔比,不少技校师资力量颇厚,教学手段先进和硬件很好。如:跃进汽车集团公司技校教学和实习所用的德国西门子数控机器都是世界一流的。前些日子,南京工程技校一个教师领10位学生用现代开井设施,“小弄弄…  相似文献   

7.
词在词典中是孤立的,没有生命的。可是到了句子中,它就和其它的词发生了各种联系,产生了种种关系。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一个词和其它的词之间既有意义上的联系,又有结构上的关系。比如,“他在读《人民日报》”中的“读”和“人民日报”在意义上有动受关系,“读”是一种动作行为,“人民日报”是这个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另一方  相似文献   

8.
解诗二题     
一、关于《西行》中“山裁万仞葱”辨疑1977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刊出《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的全文及手稿,其中《西行》一诗的颈联下句,毛主席的手稿本作“山裁万仞葱”,而誊文却作“山栽万仞葱”。同报上发表的有关文章在引述这一句时,也都作“山栽万仞葱”。这是一个明显的错误。后来《诗刊》和《人民文学》在刊载这首诗时,校正了这一错误。但在一些报刊上的有关文章  相似文献   

9.
如果有人说,今后技校、中专、职高的学生将领到高职文凭,您会相信吗?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嗤之以鼻。技校、中专、职高与高职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教育,前者属于中等职业教育,后者是高等职业教育,世界上哪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可是如果您看了4月8日《京华时报》、《北京娱乐信报》的报道又不得不信。请看原文:“中专技校大专统称高职”(京华时报第2版的大标题);“普通中专、技工学校和高职之分将取消,统称为中等职业学校。”(北京娱乐信报第3版消息导语)。以上报道据称是来源于4月7日全国职业教育研讨会上教育部职成司黄…  相似文献   

10.
读找錏     
读找錏陕西吴周健技校《语文》(劳人社二版)选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我的一天》一文。文中有一句话:“别列兹尼克夫制”工厂全体工人……”(P13),初读之以为“制”之“”乃一种化学元素,忽然想起化学元素表上“氩”乃氩气之氩,非金属也,即查《现代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11.
主编者辩     
主编者辩技校通用教材《语文》主编赵镇四个月前,在《中专技校语文教学》杂志第一期上,有幸拜读崔忠文、张性、杨阅老师对全国技工学校通用教材二版《语文》(以下简称二版《语文》.其前者简称一版语文)中的应用文选编的批评文章.他们的观点,在技校的应用文教师中颇...  相似文献   

12.
近日,许多网站都转载了发表在12月22日《人民日报》第五版上的题为“一位小学班主任的六大苦恼”的文章,并由此引发了许多教育热谈。  相似文献   

13.
2002年8月,张先邵被调入绥宁县教育局办公室工作。之后,他在《人民日报》《湖南日报》《湖南教育》等各类报刊发表作品约1200件,是绥宁县教育系统公认的“铁笔杆”。  相似文献   

14.
《车工模拟培训装置》是劳动部计划科研课题《技校机械专业智能化培训设备研究》的成果。已于1996年7月由劳动部科学技术办公室组织了鉴定,并被天津市确认为1996年科技成果。鉴定专家认为,该课题成果“在机械专业智能化培训设备的研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可减少培训中原材料的消耗,能准确地‘诊断’学生操作中的错误”。“《车工模拟培训装置》为国内外首创,具有推广价值”。现将《车工模拟培训装置》作一简要介绍。车床是机械加工中的主要设备,在机械制造工厂中,车床约占金属切削机床总数的25-50%。在技工学校和职业培训中心…  相似文献   

15.
“求同存异”这个词,新旧《辞源》、新旧《辞海》均未收,《现代汉语词典》收了而无书证,《汉语大词典》收了.有书证。第一条书证是1957年1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讲到中美苏关系问题时说的,第二条是1965年3月23日《人民日报》上的话。 第一次使用“求同存异”这个词的,是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这次讲话,《陈毅传》上有这样一段记载——  相似文献   

16.
技校统编教材(96新版)中,《我看见了大海》一文作为一篇情深意挚的记人散文,其中蕴涵的人生教育内容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素质教育的“学会生存”的目标极为吻合,是对技校生进行生存教育的有效素材。基于此,在教学设计上,可紧紧围绕以下几方面内容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三十九年前,即公元1963年3月5日。那位娃娃脸上挂满天使般灿烂微笑的小战士,感动了伟大领袖毛泽东,日理万机的他老人家挥动如椽巨笔,为一个普通的小战士题词。一日之间,“向雷锋同志学习”,席卷960万平方公里……记得,数年前,也是在雷锋纪念日,读到了两篇关于雷锋的报道,一篇是《文汇报》关于《人民日报》军事记者连云山怎样发现雷锋的专访记,一篇是《中国青年报》关于雷锋成名始末的“独家详细批露”(报家自称)。其中挖掘、宣传、塑造雷锋形象的过程颇耐人寻味。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人民日报》军事记者连云山发现…  相似文献   

18.
2001年8月6日的《人民日报》教育版为了展示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在高考进而在素质教育中的份量,全文刊登了两篇获得满分的高考作文,其中四川考生《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被赞誉为“用语双关,幽默诙谐,主题鲜明,形式上更具创新色彩”。然而富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篇“更具创新色彩”的“诚信报告”竟是从当年5月16日《三湘都市报》发表的《患者吴良知先生的就诊报告》“克隆”出来的,其文题、构思、内容和形式都是依据这篇文章“浇铸”成型的。考生为什么作出这样的选择?一位考生说:“一个人当然要讲诚实守信。不过,在现在…  相似文献   

19.
2001年8月6日的《人民日报》教育版为了展示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在高考进而在素质教育中的份量,全文刊登了两篇获得满分的高考作文,其中四川考生《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被赞誉为“用语双关,幽默诙谐,主题鲜明,形式上更具创新色彩”。……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于一九七六年元旦发表了词二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鸟儿问答》。朱德同志怀着无比热爱毛主席的感情“聆、读再三”,乃至“欣然不寐”。因他“吟咏有感”,就应《诗刊》编辑部之约,挥笔写下了《喜读主席词二首》,刊登在《诗刊》一九七六年二、三合期上。邓颖超同志曾建议《人民日报》转载,然而却遭到了“四人帮”中的阶级异己分子、反动文痞姚文元的蛮横拒绝,充分暴露了这伙阴谋家、野心家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刻骨仇恨。在“四人帮”反党集团被粉碎以后,《人民日报》为纪念毛主席诞辰八十三周年,于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这一天,特地转载了朱德同志的这两首诗。这是雨过天青,乌云散尽时对与世长辞的毛主席的深沉悼念,也是驱除四害,朝晖映照后对永眠九泉的朱德同志的亲切告慰,更是战旗翻飞,吼声如雷中对祸国殃民的“四人帮”的有力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