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被捆绑     
<正>读着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其中一句直入我心:我变成一个儿童了,昨天的事情已忘得干干净净,涌上的是顽皮与好奇。要能做到如此天真和坦然该多好啊!哪里会有什么烦恼和痛苦?然而,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还是被"昨天的事情"捆绑着——或是考试没考好,或是方案没通过,或是爱车被剐蹭,或是被小人算计,或是忍不住对人发了脾气……可能还在纠结着自己怎么这么笨、这么倒霉、这么不成熟。  相似文献   

2.
未选择的路     
<正>微风悄悄拂过,吹动了松林发梢,"沙沙沙"地作响。一缕缕耀眼的阳光从树叶的缝隙洒下,稀稀疏疏地散落一地,好像那点点繁星,一闪一闪的。走在童话般的密林丛中,我轻轻打开了语文书,一阵书香扑鼻而来,翻着读着,一个题目映入眼帘——《未选择的路》,我饶有兴趣地放声朗读起来,读着读着,心绪飞向了遥远的从前……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还是个稚嫩的毛头小孩,胆子特别小,别人突然击个掌或是叫我名字,都会把我吓得魂飞魄散,冷汗直  相似文献   

3.
零距离观感     
处于青春期的少年们似乎总是多愁善感的,他们善于用笔来描述自己的心情。笔调或许是平淡的,平淡中却蕴含着汹涌的情感;又或许是激动的,激动中却深藏着浓浓的悲伤。让我们来看看这三个少年的心情记录吧!《老汪》的作者说:“这完全是真人真事,无一字的虚构,算是对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作一个交待”。文章平实真切,简单而不失其味。行文之间似乎不经意地讲述着或是理解,或是成长,或是回悟的往事。读着读着,人和人之间的温情便像一眼温泉一样忽儿地涌出,滋润心田。《生活方式》描写的确是一种特别的生活。纷杂的时代令人浮躁,迷惘并…  相似文献   

4.
读着这个故事,仿佛回到了记忆中的童年,那是我头脑中关于邻里的记忆。虽然那时候的我们并没有如文中所述的丰盛的"夏日盛宴",但小伙伴间的追逐与嬉戏却是如出一辙。同样地,多年过去,许多邻居搬走或是老去,但那种温馨似乎还在仅存的几间老屋中延续。难怪母亲总是抗拒城市里的"安逸",宁愿守住家乡那扇时时敞开的小木门……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古诗《江雪》时,我感觉"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应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针对这点我做了精心的预设。在引导学生体会古诗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时,我问学生:"读着,读着,你们脑海中有没有浮现出什么画面呢?"问完后我满怀期待地等着学生回答:眼前所见到的是毫无生机  相似文献   

6.
漂泊者     
朱进申 《新作文》2013,(Z2):36-41
评委授奖词:朱进申是很会写故事的人,从悲伤开始,至幸福结束;从离开开始,用回归结束。故事丰富圆满,特别注重细节,讲究情境,读着读着你会发现朱进申笔下出现的每一种事物都有一定的象征意味,比如标题"漂泊者"与文中的"WANDER"(游离、徘徊)主题酒吧,安雅的多雨和苏河的明媚,还有那束康乃馨。  相似文献   

7.
鳄鱼最早的名字来自埃及,在那里的意思是:呼!又逃过了一劫. 狗以前曾经叫做"手",因为它有像手指那么多的腿,四只或五只,这全看你要不要把狗尾巴也算在内,或是拇指不算. 骡子叫做"骡子",因为它必须辛苦工作,每天都很累. 小鹿基本上不叫"小鹿",而是完全不同的名字.它的名字太长,而且发音很困难,以至于没有人记得住.要是有人记得住,那么今天就会叫它真正的名字.我们称小鹿为"小鹿"是因为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8.
<正>张国立、何冰、张涵予、归亚蕾、王耀庆、蒋勤勤、林更新……这样的全明星阵容,足以撑起任何一档大型真人秀节目,然而却"大材小用"只在一小方讲台上读读信。但读着读着,就读进了很多人心里。不久前,一档名叫《见字如面》的明星读信综艺节目,在网络和朋友圈中悄然走红。对,你没有看错,在真人秀和音乐综艺"霸屏"的时代,一位嘉宾、一方讲台、一个话筒,读一封书信,构成如此简单的  相似文献   

9.
《秋阳》是一首散文诗。读着《秋阳》,如饮一杯低度美酒,淡淡的,却又浓浓的;读着《秋阳》,如欣赏那支世界名曲《秋日私语》;美美的,而又甜甜的。秋阳好美.秋阳也好亲切.用作者的话说:有如“一个老友的笑容或是你故乡的山水”。这一妙喻令人欣喜而又充满温馨。  相似文献   

10.
正在解读四年级下册的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时,我试着寻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读着读着,我的目光聚焦在一个词语上——惩罚。揪住这个词,我又读出了两个画面——一"锁"一"啄"。因为这两个画  相似文献   

11.
黄燕冰 《考试周刊》2013,(56):175-175
<正>"移情作用"又称"移感"、"输感",即把人的主观情感移入或灌输到知觉或想象的对象上,而且意识到两者的完全合一。文学理论家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就是"移情作用"。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来说,任何人都有"移情"的体验。"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黑格尔语)。音乐教学同样存在移情作用。一首歌、一支乐曲或是庄严雄伟、凛然悲壮,动人心魄,令人昂奋;或是忧伤衷肠,使人怅然,催人泪涌;或是热情奔放,引人向上;或是讴歌自然赞美生活,唤人爱美之心;或是倾诉哲理,诲人通达……音乐老师必须善于"移情",把作者蕴含在音  相似文献   

12.
    
信,是维系风筝和手的线。线轻轻拉动,让手知道风筝的去向也让风筝知道手的牵挂,这样丝丝缕缕地相互牵连着。我常常读着远方亲人的来信无论是朋友的,父母的或是陌生人  相似文献   

13.
<正>1673年的一天,英国皇家学会收到一封厚厚的来信。信中的文章题目很是蹩脚:《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皮肤、肉类及蜜蜂和其他虫类的若干记录》。这算什么题目?冗长又没有技术含量,肯定是哪个蹩脚的幻想家的"大作"。可读着读着,科学家们惊呆了,他们知道,世界将会因此改变。信中提到的微生物,其发现者是一个名叫安东尼·列文虎克的人。列文虎克是荷兰人,与母亲相依为命,困顿  相似文献   

14.
已故著名作家赵树理写的《李有才板话》一书中有个人物叫张德贵,很圆滑,总是跟着一个叫恒元的人的指挥棒转,书中写道:张德贵,真好汉,跟着恒元舌头转——恒元说个"长",德贵说"不短";恒元说个"方",德贵说"不圆";恒元说"砂锅能捣蒜",德贵说"砂锅捣不烂"。因为写得形象、有趣,初中生赵志(化名)读着读着笑出声来。笑声惊  相似文献   

15.
学校近期组织职工学习《没有任何借口》一书,读着读着越来越放不下了!一口气读完后,又细细评味了一遍,依然是余兴未尽。"没有任何借口"首先是一种自我负责的精神,只有对自我负责的人才能对工作、对家庭、对社会负责。作者杰伊·瑞芬博瑞把"没有任何借口"理念细化为自我责任、目标、服从、正直、宽容、自尊等品质,每一种品质都是迈向成功和幸福的一级阶梯,更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16.
可悲的惊奇     
《中学教育》2006,(10):1-1
今天读到一篇章,很受感动,拿来读给孩子们听,读着读着,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夺眶而出,大多数学生都很受感动。但有几个学生却在那儿悄悄地笑。我很是奇怪:为什么会这样呢?后来,那几个学生说,我们没有想到老师竟然也会被章感动得流眼泪,我们感到很惊奇。从学生惊奇于老师的流泪,我看到的是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他们的老师可能就从来没有当着学生的面流过泪(或是很少流过泪),教师在学生的眼睛中就是一个无情人。一个老师从没有当着学生的面流露过真正的情感,我很难想象学生在学习语的这几年里面,他们又会受到怎样的情感熏陶呢?  相似文献   

17.
手指一族凡是站在公交车站边、电影院门口等人,或是在超市排队付款时低着头,拿着手机,咔哒咔哒按个没完发短信的,都算手指一族。甭看他们手指头辛苦,可内心甜蜜着呢!手指族也是有级别的,那种虽然拥有手机、可一天才发几条短信的不算,要时时刻刻逮着什么  相似文献   

18.
真牛博文     
我长得不算魁梧,倒也健壮;不算英俊,倒也厚道;家境不算殷实,倒也经营着那么一亩三分地;名气不算大,倒也是那么一族人的图腾偶像。他们赞美我无私奉献,任劳任怨,还给我的亲戚们加了官晋了爵:什么"改革开放拓荒牛""人民公仆孺子  相似文献   

19.
曾读到一篇题为"一棵歪脖子树"的文章,文中叙述了一位小男孩在"淘气"中的成长经历.读着读着,我独生女儿的形象渐渐在我头脑中清晰起来,她不正是一棵歪脖子树吗?说她"歪",是因为她的脾气、她的性格、她的习惯、还有……  相似文献   

20.
在翻阅《班主任之友》时,读到一篇题为"一棵歪脖子树"的文章,文中叙述了一位小男孩在"淘气"中成长的经历。读着读着,我独生女儿的形象渐渐地在我头脑中清晰起来,她不正是一棵歪脖子树吗?说她"歪"是因为她的脾气、她的性格、她的习惯、还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