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甲似乎没有担任过重要职务,甚至也没接受过重要任务;他在"京华"却无"冠盖"。然而,在绘画,尤其绘画牛、马一科,他却创造不朽的奇迹。他和他的画已经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中国2000多年的画马历史中,约有4次大的历史变革,其一是汉代,以汉画像为例;  相似文献   

2.
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的绘画风格大胆奔放,他的蚀刻版画充满讽刺性。他认为艺术家的想象力比传统更为重要,因此,他常常被称为“第一位现代派画家”,而他那极其忠实于原型的肖像画,则标志着19世纪现实主义绘画的开始。  相似文献   

3.
正18世纪的京都在日本艺术史上大家辈出,诸如伊藤若中、曾我萧白、圆山应举??这一时期,艺术家们百家争鸣,被誉为"京都文艺复兴"。其中,江户时代的与谢芜村,在用短短十七个音节咏叹百感人情的俳句世界中,与松尾芭蕉并称泰斗。不过,芜村的本职并非创作俳句,而是绘画,在他留传于后世的绘画作品中,有多达三十件被指定为国宝级文化遗产,可谓当之无愧的大师级  相似文献   

4.
<正>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实验科学的创始人,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他被马克思誉为"近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实验哲学之父""近代自然科学直接的或感性的缔造者"。他曾经写下了一部非常有影响力的著作《科学的新工具》(Novum Organum Scientiarum),在其中他提出了人类认识上存在着四种"虚假的偶像"(Idola,  相似文献   

5.
气韵论在谢赫的"六治"中被表述为"气韵生动",是中国绘画的第一法则。"艺术即模仿"是流行于古希腊时代,甚至迄今为止仍是西方艺术的主导理论之一。中西绘画美学依托"气韵论"与"模仿说"等命题各自成立。在审美效果上,二者折射出中西绘画在主客体关系上迥然有别的美学观。  相似文献   

6.
<正>意大利文艺复兴三巨头之一米开朗琪罗以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闻名于世。他是个性格多变,喜怒无常,令人敬畏,难于相处的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最容易让他动怒的就是称他为画家,他认为自己是个雕塑家,在给人写信签名时他也要特意写成"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他认为雕塑才是他真正的事业,也是艺术的最高形式。可是,这样一个不认为自己是画家的人,却画出了令人高山仰止的绘画作品。在任何一个艺术史家的眼中,意大利西斯廷教堂的壁画都是文艺复兴繁荣时期的最伟大的杰作。可米开朗琪罗对此辉煌的杰  相似文献   

7.
张大千画款书法作为其绘画的有机组成部分,功力扎实,形式多样,风格鲜明,促成了张大千绘画艺术的超迈绝伦。他的画款书法具有开张恣肆、清癯刚健的风格美;在形式处理上,具有随形就势、相映生辉的章法美;让观赏者感知文图并茂、意蕴深刻的意境美;总体效果而言,则具有书画并善的和谐美。同时,他的画款书法也给后世画家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8.
卡拉瓦乔,原名米开朗琪罗·梅里西(MichelangeloMerisi)是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意大利著名的绘画大师。1573年他生于伦巴第省具加满附近的卡拉瓦乔小镇,父亲是一位建筑师。按习惯,人们以其出生地称他为卡拉瓦乔。卡拉瓦乔通常被视为写实派的勇士。到本世纪初,人们对卡拉瓦乔的兴趣才开始萌芽,随之他的名声在艺坛广泛传播。16世纪的欧洲,宗教和政治变化无常,使得人们对艺术的审美也大相径庭。16世纪末被人们称之为“巴罗克”风格的先驱———米开朗琪罗已逐渐被一种叫做样式主义的绘画替代了,人们刻意…  相似文献   

9.
毕加索作为西方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几乎家喻户晓.但被毕加索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的巴尔蒂斯却并不广为人知.毕加索被尊为现代西方最伟大的画家是当之无愧的.西方绘画在20世纪进行了剧烈的变革.现代主义的实验和探索打破了古典绘画的界限和观念,大大拓展了绘画艺术的性能、功用和范围.而毕加索,正如西方评论界所公认的那样,没有人像他一样把艺术的本质作了如此剧烈的改变,他和乔托、米开朗基罗和贝尼尼一样立于一个新时代的开端.1901年,20岁的毕加索被法国画坛所充满的打破常规和勇于进取  相似文献   

10.
石涛作为"清初四僧"之一,绘画与书法艺术都具有很高的成就与境界,画款书法作为其绘画的有机组成部分,代表了石涛集古出新、开张恣肆的书法艺术特征。他的画款书法主要是围绕绘画的幅式安排、艺术观念、风格意境、审美表达而题写的,具有古质朴拙的风格美、随形就势的章法美以及文图并茂的意境美,并给后世画家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任何一部有关意大利绘画的学术著作中,你都会遇到乔尔乔内这个名字,他一直被人尊之为文艺复兴的奠基人和威尼斯绘画新时代的创始人。如果就乔尔乔内这个名字从意大利文逐字翻译过来,就是“大乔尔乔”之意。可是,这是个名字吗?对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绘画的危机”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仅是耸人听闻的论调的话,那么进入21世纪后,这个论调正在成为事实。尹朝阳正是在这个转折点上进入中国当代艺术视野的。伴随其2001年第一次个展“神话”在北京首都艺术博物馆的举办,他那些具有明显的心理学特征的绘画开始为人们所熟悉。在这些具有表现主义色彩的绘画中,出现了一种特有的“青春期”美学特质。恐惧、暴力和莫名其妙的感时伤怀是其作品的共同特征。在视觉上,艺术家取消了外部环境在画面中的存在,一切都出现在一个没有维度的空间中,所有的行为和对象似乎都被人工的光线照耀着,让人看不到行…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绘画理论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形成了即兴抒怀、撷微阐幽的绵绵情怀和寂静遐思、细致入理的感悟思绪。从""应目会心"的格物思虑到"意在笔先,得心应手"的感兴景致、从"形容出造化,想象出天地"的神思情愫到"立身画外,存心画中"的凝虑情结,中国绘画艺术的"师道法而后师自然"的理性渲染思路被发展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本文以"雨"为题材,探索了"雨"文化在绘画艺术中的洒脱展现,以寻找属于当下的"雨画"创作语言。  相似文献   

14.
绘画大师张大千被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一大千”。他的绘画作品名扬海内外,但他的“三健”长寿法却鲜为人知。第一健——“健吃”。张大千儿时,因家庭经济困难,致使他营养不良,身体虚弱,犹如弱不禁风的林黛玉,既无药医治,又无营养品滋补,只好听天由命。他步入画坛后,经济收入增多,生活不断改善。他开始注意调养,从饮食入手,改善脏腑阴阳之偏。在绘画闲暇时,他四处搜寻各种美味佳肴的制作法,并且亲自下厨房,坚持数十年,以“健吃”促健身。当他步入老年时,身患眼病、心脏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但是,他同样利用“健吃”法,…  相似文献   

15.
毕沙罗只绘有少量的肖像画作品,而肖像人物也仅局限于他的家人、朋友及其所熟悉的农夫,其中尤以他女儿让娜的肖像画最为突出,因为那是他第一幅近距离创作的作品。当时他的女儿只有7岁,柔和的色彩使人联想到早于他的绘画大师柯罗。淡淡的黄色,  相似文献   

16.
圣乔治是一位尽人皆知的圣者,死于公元303年。英王爱德华三世时被尊为英格兰的守护神。有关他的故事,我们可以在一些雕塑和绘画作品中见到。传说他是古罗马军队中的一名长官,在古罗马  相似文献   

17.
法国画家让·巴蒂斯特·格瑞兹(1725—1805)以其带有感伤色彩的,以农民生活为背景的风俗画著称。让·巴蒂斯特·格瑞兹于1725年8月21日出生在图尔农。有关他的早期生活已无从查考,我们只知道他曾在里昂学习绘画,约于1750年来到巴黎,入皇家美术院进修,师从著名的装饰画家夏尔·约瑟夫·纳特瓦尔。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他以描绘农民及下层市民而赢得声誉;他画中的人物均处于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青藏高原崛起一个新的艺术群体,人称"西藏画派"。西藏美术家协会主席韩书力为这一画派的开创者和领军人物,他的"韩氏黑画"在绘画界独树一帜,自成一家,海内外向其求画、订画者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19.
绘画创作过程,是使无生命的自然物溶心、主体无形的"情"铸形,形成心物一体、情景交融的意象。绘画创作是一个完整的意象思维过程,涉及到绘画意象的发生、形成和传达三个阶段。明代中期画论家绘画意象创构思想有其特点,在绘画意象发生上,主张绘画意象是心物适然相遇的物我冥合、是主体受对象"感兴"触动的神会心得,突显主体审美感知在绘画意象发生中的基础意义;在绘画意象孕育形成上,主张"外静内定"观,突显绘画意象与画家"性情"的本源性关联,强调画家"士气"与"博古"修养对绘画意象创构的作用;在绘画意象传达上,主张画家"即兴"作画,突显绘画意象创构的灵动自由和不受羁勒。明代中期绘画意象创构思想,较比于明代前期重"教化"与"师造化"观,表现出重"墨戏"与"师心源"的转向;相较于元代文人画重"寄兴"一路,表现出对体物象形的强调和世俗趣味的留恋。  相似文献   

20.
<正>素有"史学奥林匹克"之称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在山东济南举行,我们乘火车前往,车上大多是中年汉子的乘务员,对每位乘客都称呼:"老师!"让我们领略了孔孟之乡的一视同仁和见贤思齐。2015年8月23日下午,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山东会堂正式开幕。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宣读了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并发表重要讲话。主题演讲开始之前,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主席玛丽亚塔·希耶塔拉提议全场起立,为被极端武装"伊斯兰国"杀害的叙利亚考古学家哈立德·阿萨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