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晓艺 《教书育人》2009,(11):72-72
开学后,学校领导让我接一个后进班,前任班主任告诉我,这个班里有几个非常涮皮捣蛋的学生,而且这几个学生学习又非常不错。他们时常搞一些恶作剧,特别是与班主任对着干。班主任或学校领导越批评,他们越调皮,搞得整个班级不得安宁,学生和家长都有意见。学校领导也亲自抓了,但均未见有任何收效。这个班级是无药可救了。听他这么一说,我心里也不免有一些发怵。  相似文献   

2.
所谓不处理,并不是班主任的软弱妥协和无能为力,更不是对学生过错的视而不见、置若罔闻。它是对学生问题的理性处理和低调处理。即先搁置不理,然后再利用恰当时机进行交  相似文献   

3.
下午游戏活动时,孩子们有的在玩跷跷板.有的在玩攀登架,还有的在滚轮胎,忙得不亦乐乎。[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作为管理者就需具备管理智慧。对于90后的学生,我明显感觉到和以前的学生完全不一样,他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四通八达的社会,学生了解资讯的渠道比以前宽广得多,学生的思想也更加复杂。班级中常规事件、突发事件等违纪事件又屡屡发生,而作为班集体的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作为管理者就需具备"管理智慧"。对于90后的学生,我明显感觉到和以前的学生完全不一样,他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四通八达的社会,学生了解资讯的渠道比以前宽广得多,学生的思想也更加复杂。班级中常规事件、突发事件等违纪事件又屡屡发生,  相似文献   

6.
和朋友一起逛街,见迎面晃晃悠悠走来一个青年人,四肢摇摆,脸上的表情,夸张地扭曲着。行人纷纷避开,好奇地看着他。  相似文献   

7.
余祯 《上海教育》2022,(21):18-19
<正>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大家上午好!今天很特别,我们在线上举行2022届学生的毕业典礼,共同见证孩子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刻。今天的毕业典礼原本计划在黄浦区白玉兰剧场举行,因为疫情,我们知道白玉兰的计划可能无法实现,但是我们仍然坚持在线上进行毕业剧的排演,最终展现我们的毕业典礼。没有完美地画上一个句号确实有点小遗憾,但是我转而一想,可能生活就是要告诉我们: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相似文献   

8.
9.
一富翁十分迷恋一名乐师的演奏。他以良田百亩为酬谢.让这位乐师反复演奏自己喜欢的曲目。乐师果真三天三夜没有停息.一遍又一遍地演奏.富翁十分惬意地躺在榻上欣赏。第四天,那几首美妙的曲子开始令他烦躁不安。第五天.他实在听不下去了.赶忙让人送走了乐师……这正是当前教育状况的缩影.随着教育条件的优越化程度不断提高,教育工作的“精彩处”、“趣味面”、“兴趣点”越来越丰富.也就造就了一大批活跃在学校内外的“优秀乐师”。  相似文献   

10.
例有一个分数,分母加上1则为25,分母减去2则为49,求这个分数。分析:这道分数题,分母变,分数值也跟着变,但是,分子没有变,这是关键。只要抓住分子这个不变量,本题就好解了。解:把分子看作单位"1"。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暑假的一天晚上,某县城高二学生小林看完电视剧后,难以入睡,就想出去凉快凉快。在征得妈妈同意以后,他独自来到街上,毫无目的地来回游荡。突然,小林的肩膀被人拍了  相似文献   

12.
张立美 《湖南教育》2013,(11):13-13
公布受资助的贫困学生的名单,接受社会监督,这原本是一件好事。可是宿州市萧县扶贫办最近在网上公布一些贫困生信息,却引起了误解,并让被公布的贫困生直呼“接受不了”。原来,他们不仅公布了学生的身份信息,还将学生父母的姓名、银行卡号甚至是手机号码一同晒出来了。(9月14日中安在线)  相似文献   

13.
小筠同学为背部的两道疤痕而自卑。上体育课他总会躲在一个角落里用最快的速度换上衣服。有一次,他的疤痕无意中被同学看到了。"你是个怪物!""你的背好恐怖!"……小筠伤心地哭了。  相似文献   

14.
学生喜欢在校园墙壁上随意“涂鸦”是让管理者特别头疼的问题,对此许多学校要么“围追堵截”,对“肇事者”严格“制裁”;要么“一刷了之”,用原来的颜色盖住“涂鸦”,最终还是无法解决“涂鸦”的问题。学生采用“游击”战术,不断地将作品“发表”到其他地方,涂鸦现象屡禁不止,反而有燎原之势。最近读了一篇名为《“封存鞋印”是一种教育智慧》的短文,顿时醒悟。  相似文献   

15.
错误:课堂教学中正常的现象——教师要学会宽容;错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资源——教师要善于预设、生成、延伸;错误:学生创新思维的起点——教师要善于纠错用错,开启学生的智慧。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也是一个错误不断显生、修正和完善的过程。错误既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又是教学的巨大资源。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错误资源,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袁浩 《生活教育》2012,(3):50-51
周末,带孩子到某西餐店用餐时看到了一幅画面,至今仍让我感慨万千:邻桌的两位外国朋友用餐完毕后,很自然很认真地清理干净餐桌,将餐盘里的垃圾倒进垃圾桶,然后把餐盘送往餐盘回收处。旁边一名五六岁的小女孩见状,也效仿着拿起自己的可乐瓶准备投进垃圾桶里,未曾想,一旁的年轻母亲赶忙拉住她,嘴里还嚷嚷着:  相似文献   

17.
案例背景 “丁零零——”,预备铃在急促地响着,由于我和一位学生家长在谈其孩子在校情况,一贯提前进教室的我,今天竟迟了三分钟才进教室。  相似文献   

18.
我儿子是班里最淘气的孩子,按理说只有别人告他的状,没有他告人家状的可能,其实不然。在低年级的时候,只要发现别人有违纪行为,儿子总是很兴奋地到老师那去“告状”,因为他要让老师知道,还有比他表现更差的学生,此时“告状”对他来说,不仅是一种积极表现的好机会,而且还能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到了中年级,儿子开始意识到“告状”不好,他不再主动地告别人的状,而是看到哪个同学告了自己的状,出于报复心理去反“告状”。到了小学高年级,儿子说班里除了极少数女生爱“告状”以外,已经没人“告状”了。看来,“告状”有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常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一篇课文,写得很好,但看来看去又觉得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好讲,教学计划安排的一两个课时不知怎样才能用掉。还有一些课文则是另一个极端:可讲的东西太多,这个要讲,那个也要讲,教学计划安排的一两个课时根本不够用。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语文教师。在办公室讨论这个问题时,有教师打趣说:“我看,干脆不要讲了,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多读两遍更好些。”听了这话,我不由得心里一动,偷偷试了几次,效果还真不错。而且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了,考试成绩也有了提高。于是我便常常偷起懒来。为什么学会了“偷懒”…  相似文献   

20.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花落去,消褪是颜色,凋零是春天。“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雨落了,弥漫的是凄清无奈,幻化的是情境索然。“水落屋梁浅,天寒梦泽深。”潮落去,遗下的是缩紧了身子的沙滩,逝去的是深黑的浪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