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6年2月至1987年10月,我接受纽约州立大学美中文化教育交流基金委员会(CEEC)的资助,在纽约石溪的世界宗教研究院图书馆做图书馆学的研究。其间我曾去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普林斯敦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耶鲁大学东亚图书馆、芝加哥大学远东图书馆、纽约市立图书馆、杨百翰大学图书馆、犹他州族谱图书馆等处访书。承这些图书馆负  相似文献   

2.
王方宇教授近年来以书法驰名于海外,他也是美东华人间著名的书画图书收藏家。他收藏的数十幅八大山人真迹最受重视,珍本书籍也藏有不少。我于1948年初进耶鲁研究院攻读英国文学,即同方宇兄相识,近三十年来我们在纽约市见面时机会更多,  相似文献   

3.
4月16日中午,纽约温度高达摄氏33.3度,这是自1896年纽约同期最高温摄氏31.1度以来当地的又一气温新纪录。  相似文献   

4.
美国进步新闻记者、纽约大学亨特新闻学院教授詹姆士·阿伦森,今年年初应聘来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英语新闻写作专业的研究生讲授新闻学。阿伦森在美国从事新闻工作已将近四十年。他出生于美国东北部的波士顿,早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后入哥伦比亚新闻研究院,获硕士学位。他曾先后在《波士顿晚报》、《纽约时报》、《纽约先驱论坛报》和《纽约邮报》当记者和编辑。一九四八年,他与英国人贝尔弗雷基共同创办《国民前卫》周报,任总编辑。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时装设计师奥斯卡·德拉伦塔说:"这座城市中,只有他(比尔·坎宁安)记录了纽约近40年乃至50年的完整视觉历史,全面反映纽约生活时尚。他被大家称为"街拍鼻祖"。上世纪60年代中期,纽约的街头时尚刚刚出现,比尔·坎宁安成为第一个记录"普通人不同寻常穿着"的人,之后他开始为《纽约时报》每周的摄影专栏《在街头》街拍时尚照片,直到今天。45年来,他的照片就是一本纽约市的街头浮世绘。"我想他真正找到了,即什么才是真正的纽约人。并且我相信他是唯一能做到这一点的人。"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时装学院院长哈罗德·科达毫不吝惜地在一部关于比尔的纪录片中如此表达他心目中比尔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直升机出租     
《中国新闻周刊》2007,(28):87-87
到纽约旅行的人,只要花上159美元.就可以租用直升机从华尔街赶往肯尼迪国际机场.或者从纽阿克机场飞往曼哈顿中部的东34街。这是纽约的美国直升机公司推出的专门服务。  相似文献   

7.
胡明东 《视听界》2002,(2):26-26
2001年9月11日,对美国来说是个灾难性的日子。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美国民航客机分别在8时45分和9时撞击纽约曼哈顿的世界贸易中心,引起爆炸和熊熊大火。两幢110层的大楼顿时像个大烟囱,浓烟滚滚。这是纽约迄  相似文献   

8.
应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的邀请,笔者于2001年4月赴美作学术访问,其间,曾先后参观了纽约市公共图书馆研究图书馆和皇后区公共图书馆总馆,这两个馆的研究服务的特色和普及服务的特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纽约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其公共图书馆系统性质和经费的来源均有所不同。纽约市公共图书馆为私立图书馆,其经费来源为私人捐赠,所以在纽约市公共图书馆研究图书馆的大理石壁墙上刻着那些大笔捐赠者的姓名。而皇后区公共图书馆则是公立  相似文献   

9.
参加美国总统竞选的民主党人克林顿,前不久差点又涉入另一件桃色新闻。这则新闻的女主角,是纽约市一家有线电视台脱衣舞节目主持人萝苹·白德。事发当日,克林顿正在纽约市为初选拉票,晚上九点半  相似文献   

10.
钟昊 《新闻实践》2012,(4):84-I0004
2月10日至17日,受浙报集团指派,我采访拍摄纽约时装周。7天里,一共拍摄了近万张照片,录制了200多个视频。扎扎实实见识了一回纽约“潮人”。这次跨国采访,我对街拍时尚理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纽约潮人和杭州潮人比,差别不是一点点。首先,纽约潮人更敢穿,各种稀奇古怪的打扮都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其次,纽约的潮人们似乎更抗寒。大雪天,露腿的露背的露胸的,怎么好看怎么来。我私下问过几个穿得特别少的,她们的回答几乎都是一样:“I like,doyou?”第三,气质是靠岁月的沉淀,这句话对纽约老人来说一点都不错。  相似文献   

11.
去年底,纽约出版了一本中文统一教材《中国语文高级本》,包括古代诗词、散文、小说、戏剧及现代诗、剧、翻译文章、小说等。这一中国语文课本是纽约中亚双语教育中心推出的。 中亚双语教育中心人士指出,由于8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12.
1976年底,默多克收购了《纽约邮报》。经过半年多的调整,默多克声称,他要“寻找一种特殊的药方”来扩大发行量。“纽约邮报刚刚开始这一探索”,药方很快就出来了。1)1977年7月13日上午9点,纽约全市意外断电,持续达24小时之久。《纽约时报》等老牌报纸早有准备,转移到外地印刷继续出报。大多数报纸不得不停刊一天,包括《纽约邮报》。15日,《纽约邮  相似文献   

13.
1976年年底,默多克收购了《纽约邮报》。经过半年多的调整,1977年6月,默多克声称,他要一寻找一种特殊的药方’来扩大发行量,“纽约邮报刚刚开始这一探索”。药方很快就出来了。 1.)1977年7月13日上午9点,纽约全市意外断电,持续达24小时之久。《纽约时报》等老牌报纸早有准备,转移到外地印刷继续出报。大多数报纸不得不停刊一天,包括纽约邮报。16日,纽约邮报复刊。出的就是─—“停电专号”。用纽约人从未见过的特大字号作标题赫然写道:“恐怖的24小时!”一张图片说明是:“一座荒废的都市”。纽约邮…  相似文献   

14.
20 0 3年 5月 3 0日— 3 1日 ,首届“中国和互联网 :技术、经济及社会转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美国洛杉矶南加州大学举行 ,这是首次以中国互联网为主题的大型国际研讨会。来自 9个国家和地区的 14 0多位学者、政策分析家、产业界领袖、新闻界和法律界人士参加了会议。此次学术盛会的主办单位包括南加州大学安南堡传播学院、纽约卡都索法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研究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伦敦斯坦侯普传播政策研究中心。会议协办单位有美国Lohan媒介公司、马可基金会、兰德公司 ,以及密歇根州立大学、华盛顿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  相似文献   

15.
沿着刚刚洒过一阵雨水的街道,我们来到纽约西66街47号。这是美国广播公司(ABC)新闻部所在地,也是我们要在纽约访问的最后一家。作为美国东西方中心的“杰弗逊学者”,我们四个来自亚洲不同国家的新闻记者,在美国从洛杉矶、丹佛、俄马哈到华盛顿、纽约,已游历了两个多星期。我们对美国中西部人的热情和东部大都会某些“大人物”的冷漠,感触良深。ABC是美国首  相似文献   

16.
正《北京人在纽约》里有一句经典台词,"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相信许多人对大城市都有这样一种又爱又恨的复杂情感。有一篇文章谈到这种情绪,作者说:"对纽约的爱与恨成了一个不断交替变化着的情绪问题。这种情绪的变化常常发生在同一天。这个地方经常使人恼怒,有时也让人振奋。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取得不可或缺的经验的城市。住在这儿,人们可以放心,一定能持续地面向生活。"  相似文献   

17.
纽约是美国最繁华的城市,也是美国精神的象征地。然而,在19世纪中叶,纽约却是一个充满了野性的城市。马丁·斯科西斯的史诗巨片《纽约黑帮》就是以这个蛮荒时期的纽约为背景的。那时的纽约还没有自由女神像,城市里到处充斥着旧移民、新移民、新新移民。那时的纽约也还没有形  相似文献   

18.
一个孤独痛苦的灵魂在巴黎街头徘徊游荡,这就是《北回归线》的作者亨利·米勒。亨利·米勒1891年12月26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市一个日耳曼血统的家庭,在布鲁克林长大。他是家中的独生子,直到入学前都只讲一口德语。中学毕业后进入纽约市立学校,但仅两个月就自行辍学。以后,他在父亲的裁缝店里做事,当过沿门兜售的推销员,受雇于纽约  相似文献   

19.
回想起来,初识高峻是在1999年于纽约曼哈顿举办的纽约广告节,那时候我是纽约广告节的国际顾问团成员,而高峻是中国纽约广告节的代表,顺理成章的,我们两个中国人就这样坐在一起,开始了我们的友谊。  相似文献   

20.
1880年3月4日,纽约《每日画报》首次刊登一张由管理制版装备的摄影师斯蒂芬·H·霍根制作的网版照片——牛顿拍摄的《纽约棚户区违章建筑》。这是新闻摄影史上印刷技术的最重大的突破,为新闻照片的广泛使用开辟了新天地。在此之前。报纸上用的图片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