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版高中数学教材第二册 (上 )有这样几道习题 .第 1 1页习题 6 .2第 1题 ,求证 :(a + b2 ) 2 ≤ a2 + b22 可以改写成 a2 + b2 ≥(a + b) 22 .第 1 6页习题 6 .3第 1 (2 )题 ,求证 :a2 + b2+ c2≥ ab+ bc+ ca可以变形为 :3 (a2 + b2 +c2 )≥ a2 + b2 + c2 + 2 (ab+ bc+ ca) ,所以 a2+ b2 + c2≥ (a + b+ c) 23 .第 3 1页第 5题 ,求证 :3 (1 + a2 + a4 )≥ (1+ a + a2 ) 2 ,则是上题的一个特例 .由此 ,我们可以推广之 ,得 :定理 :ai∈ R,i =1 ,2 ,… ,n,则当 n≥ 2时∑ni=1a2i ≥(∑ni=1ai) 2n (1 )证明 :用数学归纳法n =2时 ,a21+ a22 ≥ …  相似文献   

2.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第32页有这样两道习题: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3)ex>1+x(x≠0);(4)lnx0).对于这两个不等式,文[1]已经对它作了研究,本文对这两个不等式做一下拓展并运用它来解答几道高考导数题.  相似文献   

3.
高三数学复习过程中,教师进行专题复习,把一些大块的知识总结、归纳,使知识点点相接,环环相扣,形成网络,以此应对高考在"知识的交汇点"处出题,同时会给学生订阅大量的复习资料,做大量的习题。这种复习方法或许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不过,笔者认为在备考复习  相似文献   

4.
5.
在新教材第二册(上)96页(椭圆部分)有一道练习:“△ABC的两个顶点A,B的坐标分别是(-6,0),(6,0),边AC,BC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4/9,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这道题本身并不难,我们往往在做过、讲过之后也就随手扔掉了,并没有去挖掘这道题背后的丰富内涵.在教材的108页(双曲线部分),又出现了这样一道习题:“△ABC一边的两个端点是B(0,6)和C(0,-6),另两边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是4/9,求顶点A的轨迹.”前者的轨迹是一个椭圆,而后者的轨迹是一条双曲线.实际上教材就是在提示我们:这两个问题蕴涵着一个一般的规律,应该做进一步的挖掘和推广.然而很少有人能意识到教材的这一提示.自然的,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以挖掘(想必读者自己也会给出答案,本文略去证明):  相似文献   

6.
推广1 一个棱台所有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都等于a,那么  相似文献   

7.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编排有下面两道习题:(1)练习二十三第6题前进小学五年级组织课外小组。参加科技小组的占全年级人数的9/20,参加文艺小组  相似文献   

8.
习题1:在△ABC 中,sinA=5/(13),cosB=3/5,求 cosC 的值(见文[1]第150页第8题).配套的教师用书提供的参考解答为:(56)/(65)和(16)/(65).注意0相似文献   

9.
题1(课本96页第4题)△ABC的两个顶点A、B的坐标分别是(-6,0)、(6,0),边AC、BC所在的斜率之积等于-49,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答案:x236+y216=1(x≠±6))题2(课本108页第1题)△ABC边的两端点是B(0,6)和C(0,-6),另两边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是49,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答案:y236-x281=1(x≠0))以上两道题看似简单,但却蕴藏着一定的联系与规律,引导学生对它们进行深入探索,必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从而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1对习题的探究提出问题上面两道习题的结论是否具有一般性?什么情况下轨迹为椭圆?什么…  相似文献   

10.
<正>课本中的习题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起着示范、启迪的作用.课本习题的结论具有广阔的探究、拓展空间.因而,将习题设计成探究问题进行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解法及获得的结论进行归类剖析,可以从单一的求解过程  相似文献   

11.
由初中几何课本第二册中的两道习题,利用旋转变换法,可发现费马极值问题及解法. 课本P73第7题:已知:如图,△ABD、△AEC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BE=DC. 这里易证△DAC≌△BAE,从而得到BE=DC。还可证明  相似文献   

12.
职业高级中学课本《数学》第一册第280页习题6—3第15题如下。 题目 已知:向量(?)=(x,y)绕原点O旋转角θ到(?),设(?)=(x',y')。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材《几何》第三册第210页第25题是: 如图,已知半圆的直径AB=40cm,点C、D是这个半圆的三等分点,求弦AC、AD和CD围成的图形的面积S. 解 ∵AC的度数=BD的度数=60°, ∴.CD//AB.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本中,许多习题都具有典型性和可塑性,研究这些题型,可以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功能,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同时对促使学生钻研教材,提高解题能力,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61页有这样一道习题(习题6):  相似文献   

15.
一道课本习题的推广及应用河南省浚县实验中学张立义原题:△ABC中,AB=AC,AD为BC边上的高,AD的中点为M,CM的延长线交AB于点K,求证:AB=3AK.(九年义务教育《几何》第二册第263页第14题)以此题为基础,逐步削弱条件,可寻找出此类题...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教材高二数学(上)第119页有这样一道习题: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的一条直线和此抛物线相交,两个交点的纵坐标为y1、y2,求证:y1y2=-p^2.这个命题可推广如下:已知抛物线y^2=2px(p〉0)及点E(a,0)(a〉0),过点E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x1,y1)、B(x2,y2)两点。求证:y1y2=-2ap.  相似文献   

17.
18.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1版)第43页习题2.1的第10题的题目是:已知中b克糖水中含有a克糖(b>a>0),再添加m克糖(m>0)(假设全部溶解),糖水变甜了,请将这一事实表示为一个不等式,并证明这个不等式成立.  相似文献   

19.
题1:新课标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一节有这样一道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课本《平面解析几何》习题八中有以下两道习题: 1.过抛物线pxy22=的焦点的一条直线和这条抛物线相交,两个交点的纵坐标为21yy,,求证:22py-=(P101,8) 2.过抛物线焦点的一条直线与它交于两点QP、,通过点P和抛物线顶点的直线交准线于M,求证:直线MQ平行于抛物线的对称轴。(P102,13) 我们将这两道习题联系起来,概括统一为下面的结论。 命题1,过抛物线pxy22=的焦点F的一条直线和它相交于两点QP、,QP、在准线上的射影分别为NM,,则 (1)2pyyNM-=; (2)NFMF^; (3)MQ与NP的交点是抛物线的顶点。 通过类比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