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操作是一个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和谐协作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手的活动促使了脑的发展,脑使手的动作更加灵活,只有手脑并用,既动手又动脑才可能使人的能力得到均衡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对学生操作方法的指导。   1.使学生的操作积极主动。教学中,要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真正主体,首先要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主动性。在对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指导时,同样需要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中,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激发求知欲。如在教学求圆柱体的表面积时,可先让…  相似文献   

2.
王秋初 《湖南教育》2003,(13):54-54
我国的书法和图画本来是接近的艺术。中小学写字教学的任务,除了教给学生写字的技巧外,我认为主要的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只有使学生具备了这种正确的审美观念后,他们才能更好地掌握写字的技巧,把字写好。一、从运笔中进行美的教育教学生运笔不外乎讲藏锋、逆锋、回锋、中锋、侧锋、使转、提按等方法。为什么要这样运笔,要从审美的角度向学生讲清楚。如写“一”字起笔逆锋,收笔要回锋,可用这样运笔方法写成的“一”字和不用这样运笔的方法写成的“一”字进行比较,使学生从比较中明辨美和丑。这样,他们才能学会用正确的运笔方法,写出美…  相似文献   

3.
学生学习最宝贵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如果在课堂上知识掌握不好、记不牢,课后用大量的时间作大量练习往往也无济于事。当学生在“题海”中又忙又累也不见成效时,他便会失去兴趣和信心。这其实是他每节课都不能把知识点完全掌握好,堂堂欠债,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想方设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尤为重要的。对此,我谈点教学实践中的体会。第一,必须设法教会学生如何听课。听课要做到眼、耳、手、脑并用。眼睛认真看教材,看老师的表情、手势。耳朵注意听教师的讲授及同学的回答。积极动脑思考,同时笔不离手,随时记下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4.
写字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活动。这种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眼睛、大脑、双手(手臂、手腕、手指)等器官的高度协调。也就是说,要想把字写得正确、美观,写字者必须有效实现“三动”:动眼,认真观察;动脑,深入思考;动手,细心操作。其中,动眼是关键,动脑是核心,动手是根本。因此,写字教学只有强化动眼、动脑这个基础,才能保证“动手”的优质和高效。只有让学生的大脑、眼睛和双手得到和谐发展,才能保证学生把字写好。从这方面看,写字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指导学生细心观察,让字“入眼”细心观察是写好字的重要前提。实践证明,要想把字写正确,需要观…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提出“课堂教学以使学生练习机会之多寡判断教育之优劣,能使学生有充分讨论、参与机会,方为良教师”。学习和借鉴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在“做”字上下功夫,培养学生动脑又动手的能力,是突破教学中知识难点的法宝。它需要教师挖掘教材中蕴藏的知识点,瞻前顾后,整体着眼,动脑中动手,动手中动脑,手脑并用,把学生的思维训练向深层次引进。  相似文献   

6.
实现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师在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上必须进行转变,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视听”积极性,“思维”积极性,“手口”积极性,使学生眼、耳、手、口、脑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听了很多低年级语文课,我感到“搭桥”工作十分重要。所谓“搭桥”,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为回答问题不准确、不完整的学生做诱导,启发工作,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比较注意做“搭桥”工作,使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教学《小猴子下山》一课,在学习“掰”这个生字时,老师让一个学生说说怎么记“掰”字,那个学生说:“掰”字是左中右结构,左边是手字变形,右边是个手字,中间是个分字,合起来就念掰’把一个东西掰成几半几的掰。老师又问:“书上说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就顺手掰了一个。掰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学生回答不上来了。老师没有马上让他坐下,而是启发说:“在这里还是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创新,科学才会进步,技术才能得以发展,国家才能强盛。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首先自己要有一种创新意识,要有一定的教学特色。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个例,来谈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认识。 一、动手操作 “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操作是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变得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灵活的工具,变成思维的镜子。如教学“长方形面积”一课时…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曾精辟地指出:“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充分利用感官的功能,眼看、耳听、口说、手做、脑想,以“动”求知。尤其更要加强操作、思维和表述的训练,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 一、多动脑,勤琢磨,发展思维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在授课中,要善于设疑促思,引导学生多动脑,勤琢磨。善诱则通,善思则得。教师在设置课堂提问时,应密度适量,难度适中,含疑量适度,火候适时。做到既活跃思维,又不使学生的大脑长时处于紧张状态而感到疲劳。  相似文献   

10.
操作是手与脑协同活动对客观规律的感知过程,又是脑与手密切沟通把外部动作系列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这是学生学习与认知的重要手段。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通过摸、剪、拼、量、画等手段,调动手、脑、耳、眼等感官来参与探究,让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从而有效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在操作中再现知识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注重实际操作,通过诱导学生手、口、眼、脑等多种器官协调活动,使学生的语言、动作、思维密切配合,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如在教10以内数的认识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  相似文献   

12.
思维是智能的核心,教学必须促使学生动脑。常说“心之官则思”,“学而不思则罔”。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课堂上的每一个活动都要变成拨动学生心弦的手指。手指一动,心音就响。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可能有错误。但准许他们把话说完,如有个学生在自学笔记中提出“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这个‘小’是个什么东西?”然后自己回答:“我认为这个‘小’就是七品芝麻官儿。”当时我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一、本课是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2第二课时的教学。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会读会写8个动物名称单词“cat,dog,m onkey,tiger,lion,rabbit,bear”,学会说句子“This is/That'syour/his/her…,Ithink.”及其回答“Yes,itis./No,itisn't.”。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英语课堂活动,体验学习的快乐。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四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从充分开发教学内容的故事性和游艺性入手,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让学生用眼、耳、口、手带动大脑的思维,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能提高全面素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相似文献   

14.
邱志文 《高教论坛》2006,(4):99-101,106
传统书法教学片面强调“手”的临写功夫,忽视“眼”和“脑”方面审美素质的培养;当代书坛有忽略书写技能训练和审美素质培养的倾向。从哲学的高度、书法课的教学目的、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书法艺术的特殊性等方面看,书法教学中书写技能的训练和审美素质的培养,均有其客观必然性。提高书写技能的基本途径是掌握笔法、墨法、结体、章法。书法审美素质的培养,要贯穿于书写技能的训练中,要适当讲授一些书法理论,要与其他艺术门类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实践家陶行知曾说过: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当前,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也应实现这“六大解放”。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让学生“动”起来,即在教师指导下,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给学生创设动口、动手、动眼、动脑的机会参与教学过程,变单向交流为双向交流,变一味灌输为探索、研究。一、让学生的口动起来——“多说”所谓动口,即课堂上多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首先,“会说”才会写。说是写的外在表现,说得头头是道,才能写得层次分明。其次,“要说”激发思考。学  相似文献   

16.
审题指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领会题意,作起文章来能围绕中心,选材恰当。第一篇作文命题是《大雨中》。这个题目的是根据暑假期间本地区连降大雨的实际情况拟定的。出题后,我就问:“对这个题目要特别注意哪个字?”开始有个学生回答:“要特别注意‘大’字。”我又问“有不同意见吗?”第二个学生回答:“我以为要抓紧‘中’字。”“为什么要抓紧‘中’字呢?”我立刻追问。“这个题目指明要我们写的是下大雨的时候发生的事。不写大雨以前,也不写大雨之后,才符合‘中’字的意思。”学生回答得很好,但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于是我又问:“大雨中的事很多,写哪一些才有意义呢?”学生稍加思索后,相继发言了。有的说:“要着重写大雨中干部帮助社员克服困难。”有的说:“要写社员和大雨作斗  相似文献   

17.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教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承认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展自己。特别是要解决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思维水平之间的矛盾,就要让学生“动”起来,耳、眼、口、手、脑“全频道”接受,“多功能”协调,“立体式”渗透。这里的问题是,必须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大胆实践,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我紧紧围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数学”这一课题进行了尝试性的实践探索。一、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善于发展动手操作既…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人们常说的“心灵手巧”,就已经明确指出动手与动脑的辩证统一关系。科学实验证明,手的运动可以给人的视觉器官以智力支持,也可以对大脑的思维活动产生间接影响。让学生自主动手实践,使他们得到手、脑、眼的协调锻炼,是数学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讲究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书法学习之初,基本笔法的学习离不开运笔示意图的辅助,平面的示意图无法展示笔法的全部,加之初学者的领悟能力弱,对示意图的理解存在误区,教者在教学中须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示意图,加强对笔法教学的指导补正。  相似文献   

2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手脑并用。这种教学实践过程是一个教师适度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