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画中有话     
“感觉就像我们在跟这些没有教养的游客比赛。” 一名天安门广场的清洁工人抱怨说,要想把游客们丢弃的垃圾全部清理干净,比登天还难。十一假期中,游客们在这个世界最大的广场上每天都制进出20多吨的垃圾。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条歇后语:木匠的斧子——一面砍。是指木匠的斧子只有一面开刃,不能两面砍。常常比喻看问题片面,只说一面之理,也比喻处理矛盾或问题偏袒一方。2013年10月2日,有不少家媒体刊发了天安门广场"五吨垃圾"的新闻,报道称:国庆节早晨,天安门广场举行升国旗仪式,11万人冒雨观看升旗仪式。升旗仪式结束后,天安门广场满地垃圾,最密集处甚至看不到地面。150名保洁员人手一把扫帚,用2辆清扫车和2辆垃圾收集车,以"拉网式"的排兵布阵,花30分钟才将  相似文献   

3.
<正>先说说跟报业不相干的有关垃圾的新闻。10月2日,有不少家媒体刊发了天安门广场"5吨垃圾"的新闻,报道称:国庆节早晨,天安门广场举行升国旗仪式,11万人冒雨观看升旗仪式。升旗仪式结束后,天安门广场满地垃圾,最密集处甚至看不到地面。150名保洁员人手一把扫帚,用2辆清扫车和2辆垃圾收集车,以"拉网式"的排兵布阵,花30分钟才将垃圾全部清除。初步估计,清扫的垃圾多  相似文献   

4.
"名人"闲话     
有一次同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鞠萍小姐聊天,她说在美国听到人们对“名人”有一个很刻薄的比喻,说名人是“一个美丽的充满臭气的气球”——此说无法考证,但是我觉得,对于完全依靠“包装”的明星人物,真可谓入木三分。“包装”其实是一个很媚俗的贬义词,把“包装”这个词用在好端端的人身上,我觉得是一种贬抑和侮辱,甚至是对人的价值的怀疑和否定。企求通过精心的“包装”赢得观众,也是对自己的实力缺乏自信的表现。一个真实、真诚地面对观众的人,为什  相似文献   

5.
处于激烈竞争环境中的电视传媒,近几年悄然兴起了"包装"热。各种新观点、新举措、新作品大量涌现,使电视好看了许多。然而,研读种种"包装"论述后,发现大家对"包装"各有所指,涉及面很广,得不出确切概念。为此,试作以下思考,试图理清思路。   一、"包装"是怎么演变来的   原来意义上的包装,是指包扎商品的行为和所用的材料容器等包装物。包装物是空间范畴内相对静止的物品。把依附于包装物的造型、装潢及产品说明等等,说成是包装也可以理解,如"买椟还珠"的"椟"。至于说"打造"和"炒作"明星也是"包装",多半说的是推出明星的风…  相似文献   

6.
读者之声     
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李朝庆来信说,时下我国出版界掀起了一股“文库”出版热。笔者曾在一个月之内收到3家出版单位的论文入选通知。这些文库所选内容均是各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过的文章。外观多是上乘一流纸质、豪华型烫金精包装。定价高达数百元一  相似文献   

7.
快递包装减量回收迫在眉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即便是作为废纸回收再利用,废纸板再生过程中也会消耗大量能源、药剂和水资源并排放大量污染物。"按照每个包装0.2公斤保守估算,830亿个包装盒将产生1660多万吨垃圾,其中纸类包装约占91%,无疑需要消耗大量木材资源。"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浙江省水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刘锐说。  相似文献   

8.
除了酒,法国的香水也是世界有名的。和酒一样,香水的包装也是其竞争的本钱之一,法国香水行业有一句名言:“设计精美的香水瓶是香水的最佳推销员。”也有人说:“为香水设计一个适合它的瓶子,就象为香水找一个家。”为设计香水瓶和包装,有的厂商会花上5万至50万美元。这样昂贵的支出,往往是物有  相似文献   

9.
“鸳鸯蝴蝶派”是我国文坛自民国初年至解放前夕,绵延三四十年,并曾大显其辉煌的一个文学流派,但在过去一直受文学界、评论界的漠视。蔑视、非议乃至排斥,说它“驱青年于妇女醇酒之中’,“堕落于男女兽窟”(守常<晨钟>之使命》,把它完全等同于“色情“垃圾。建国后,所有现代文学史著作,包括一些高校中文系的讲授稿,仍然对它弃而不顾,偶一触及也都是严厉抨击,全盘否定,这实在很不公允。高尔基说:文学是一扇窗户,它能让人们看到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时至今日,我们该对“鸳鸯蝴蝶派”有个客观的、理智的、实事求是的…  相似文献   

10.
SCI评价体系对于我国科技期刊产生了全方位的冲击,院士是我国一流科学家的代表。分析林业工程学科的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论文特点后发现:院士所有第一作者论文中仅4.3%发表在外文科技期刊上,真正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院士在50~59岁以及1990—2009年的发文总量最大;当选院士前主要以试验研究类论文为主,当选院士后则主要撰写综述类论文;院士发文对所在单位主办的期刊均有一定的倾向性;院士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均超过10次,且单篇最高被引次数基本都超过100次。  相似文献   

11.
王瑶 《新闻传播》2009,(6):30-31
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曾说过:“当我们有1000个频道时,假如你从一个台跳到另一个台.每个台只停留三秒钟,你就几乎要花一个钟头的时间.才能把所有频道从头到尾扫一遍。还没等你判断出哪个电视节目最有趣,节目早就播完了。”  相似文献   

12.
破解NIDS困局     
很多信息化人都将网络入侵检测系统(NIDS)系统比喻成“一部垃圾电影”,故事还没有进入高潮就已经把观众逼出了电影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目前国内大部分用户都没有充分利用NIDS,甚至相当一部分用户都把NIDS当成了“花瓶”,束之高阁。究竟是NIDS太垃圾还是用户欣赏水平不足?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3.
档案数据库中存在一种局部看正确但整体看错误的"垃圾数据"。论文以垃圾数据的概念和类型为出发点,具体讨论了垃圾数据的危害性表现,通过技术分析找到了造成垃圾数据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垃圾数据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一截小蜡烛     
一天早晨,我在清理书桌抽屉的时候发现了一截三四厘米长的小蜡烛。“这小小的蜡烛,会有什么用呢?”我走出门去,把它随手丢进装垃圾的簸箕里。 竟有这么巧的一件事:恰恰就在那天晚上,突然停电了!正在埋头写论文的爸爸、在写数学作业的哥哥和在写作文的我,都急得乱吵吵。 忽然,我想起了早晨我扔掉的那截小蜡烛头。我来到门外,幸好,簸箕里的垃圾还没倒。我在簸箕里找了一阵子,终于摸到了一段圆柱体的东西。在月光下一看,我不禁脱口而出:“啊!小蜡烛头,我可把你找到了!” 我把小蜡烛头点着,放在桌子上,一家人借着烛光,继续…  相似文献   

15.
叶伦涛 《声屏世界》2003,(11):59-59
58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的飞速发展和电视制作技术的日益成熟,在电视行业中,包装成了一个人人皆谈的话题,但这些话题又常把人带入种种的理解误区,这里我简述几条,与大家共同探讨。概念理解的误区。什么是电视包装,很多地方电视台最通常的理解是:给每个栏目做个好看的三维动画片头,中间再有些漂亮的片花,内容中插上电视特技,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就是包装。进一步说,再给频道每天的开播和结束做上一些晨曦和夕阳的风光片,也算是有头有尾。遇到省内外重大的活动,做上一些宣传片,每个时段播一下,这样就算是漂漂亮亮的包装了。的确,这些内容是电…  相似文献   

16.
在国内酒品包装市场上,近年来出现了一种以“3D”三维立体材料来加强防伪的包装产品。其中,尤以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的系列高档酒为成功典范。据闻,一直因为冒牌产品而大伤脑筋的五粮液集团近年来花8亿元打造全套防伪包装,3D仿伪包装便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日前本刊记者了解到这些3D防伪包装乃是五粮液集团的子公司——五粮液普什3D有限公司的杰作。  相似文献   

17.
刘葆 《记者摇篮》2005,(8):27-27
基本识别元素本身。这是所有包装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点。每一个频道有很多需要用识别元素的地方,如台标、呼号、导视版、宣传片、节目连接和隔断,甚至栏目片头等。这些元素要变化、要突破。但是,一切都必须围绕着识别元素本体来进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就是频道的化身和展示。我们以前把识别元素简单地理解为台标。台标的重要性不必多说,但并不够。  相似文献   

18.
范敬宜 《传媒》1999,(1):43-43
人到晚年,万事休歇,不免俯仰平生,总结得失,这时忽然感悟:尽管在报海沉浮了几十年,其实还没有怎么学会说话。 所谓没有怎么学会说话,并非说自己说的话让人听不懂,而是说把光阴花在学套话、官话、空话上太多,而群众要听的、愿听的、爱听的话却越来越说不利落,很少能说出可以说到群众心坎上的那种话。 这个感悟,是由一件小事引发的。  相似文献   

19.
经济条件和竞争环境中的变化在全国性报纸的经济条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报业公司赚的钱愈来愈多。采访对象们说,1986年以前,赢利是无法预测的,赚钱与否主要看工会的行动如何。据说那时大多数报纸都在亏损。有人说,报纸已成为富有的报业新贵的玩物,他们用报纸娱悦自己。接下来的变化便是迁到克兰茨后,所有报纸的利润都在增加。新闻协会报告说,华平行动共耗资6,000万英镑(另外还花在工厂上10,000万镑)。然而,搬迁后报业协会每年利润增加35,000万英镑,而且在3月份,报业协会还把波维里街的地产以7,200万镑的价格卖给了一家日本建筑公司。布赖恩·洪克斯说,《每日电讯报》1985年生意上亏损450万镑,主要原因是报纸花了180万镑买了一套排字计件工作系统。1987年,该报迁到道克兰茨,再经过与工会的谈判,报纸实际上已开始赢利。他还说,国际新闻出版集团的年利润由1986年的325万镑跃至1987年的1010万镑。其他全国性报纸也在大赚其钱。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办刊之路,实现“科技期刊强国梦”,我们重温办刊初心,剖析近年来影响科技期刊健康发展的流行论调,如“唯SCI论”“中文期刊垃圾论”“唯指标论”和“借船出海”,提出了把“论文发表在祖国期刊上”“建设中英文期刊并举的科技期刊金字塔”“造船出海”“建立中国特色的期刊评价体系”“打造又红又专的办刊队伍”等圆梦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