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当前的审前羁押制度因其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诸多弊端,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阐释了我国审前羁押制度所存在的种种弊端,然后对此弊端产生的原因,也就是其存在的事实“合理性”进行分析,最后以当前的社会条件为基础,对此种条件下的变革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审前羁押是刑事诉讼中最严厉的强制措施,如果缺乏必要的司法控制,就可能被滥用而对公民的权利造成严重侵害.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关于审前羁押的司法控制存在严重缺陷,因而对西方各国审前羁押司法控制方面的有益经验及法理原因进行分析,以利于我国审前羁押司法控制机制的建构,规范审前羁押的使用,保护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审前羁押制度是刑事诉讼过程中保障诉讼顺利进行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强制措施,虽然我国强制措施体系中并未确立与之直接对应的措施,但有中国特色的拘留与逮捕在某种意义上被认为就是中国的审前羁押制度。在分析审前羁押制度的基础理论之后,提出了修正中国审前羁押制度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贺振华 《红领巾》2005,(5):9-12
人权最基本的权利之一是自由权.作为限制人身自由的刑事审前羁押制度,其良恶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标志.现代法治国家在设计审前羁押制度时,一方面对羁押的适用作出严格的限制,另一方面对被羁押人的权利给予充分保障.鉴于我国当前刑事审前羁押制度在人权保障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我国应当设定羁押候审制度,引入司法审查,明确羁押期限,设立保释制度,严格适用要件,建立复查制度,完善被羁押人权利.  相似文献   

5.
我国刑事案件审前羁押率比主要法治国家高很多,但要看到其背后所折射的制度运行和社会支撑因素。对于前者,需要多进行前提性和条件性的思考和论证;对于后者,还需多开阔视野,将羁押问题放之于整个社会治理体系和场景中去考量。  相似文献   

6.
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亮点之一是包括审前羁押制度在内的刑事强制措施进行的修改与完善.对监视居住措施进行适当定位并明确规定适用条件,严格限制采取强制措施后不通知家属的例外情形,增加规定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且送押的时间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增加关于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程序的规定.这一系列规定使羁押条件和程序更加明确和细化,为保护犯罪嫌疑人的权利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我国审前羁押的实证研究十分薄弱。笔者研究发现:当前审前羁押体制封闭,造成羁押率畸高;羁押替代适用少但滥用严重;超前羁押为害普遍。主要原因是侦查过分依赖口供;缺乏外部控束和救济机制。要改变羁押滥用的现状必须走权利化的开放路线,以刑侦体制合理改革和司法机关的结构性职权调整为基础,逐步改革口供规则,增加羁押替代措施,赋予看守所独立地位,构建对审前羁押的诉讼机制,并对超期羁押规定非法羁押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8.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两种主要的非羁押性强制措施。本文在考察国外实践做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审前羁押代替性措施的法理基础,并通过研究我国审前羁押代替性措施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构建与完善我国审前羁押代替性措施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2年刑事诉讼法对逮捕的条件与程序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但实践中,逮捕羁押率偏高的现象并没有因此而明显改变,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目的并未真正实现。实证分析表明,这种现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原因包括:逮捕条件存在缺憾与不足,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措施的执行存在诸多困难,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启动难,案件不捕存在较大风险和压力。  相似文献   

10.
未决羁押在我国已经是一种对待犯罪嫌疑人的常态化处置方式,由于混同了逮捕与羁押,导致未决羁押司法审查的缺失及司法救济的虚无。应当从根本上对未决羁押制度进行完善,实现逮捕与羁押相分离,设置独立的羁押审查程序,让中立的司法机关对羁押的根据进行司法审查,从而将未决羁押纳入司法控制的范畴,赋予被羁押者对羁押合法性提出质疑的权利,利用司法权来保障被羁押者免受非法羁押。  相似文献   

11.
诉前行为保全是立法机关为弥补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制度的不足而通过知识产权法律创设的一种全新的、与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相平行的诉讼制度。其法律属性既不同于财产保全,也有别于先予执行,具有相对独立性。诉前行为保全制度的设立很有必要,它对于即发和持续的侵权行为具有普遍适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入世迫切要求中国的法制与国际规则接轨,行政审判面临的外部形势严峻。处理国际条约与国内法规的原则为国际条约与国内立法表现为同等法律效力,而当其与国内法发生相冲突时,修改本国法律,从而使之相一致。章认为应正视行政审判面临的挑战。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接受挑战。必须以宪法为原则,重新确立行政审判的位置。努力营造行政诉讼的氛围。强化入世观念,加强行政审判。强化公正高效的观念,实行高效的行政审判。  相似文献   

13.
两审终审制的实质是任何案件至多经由两级法院两次审理即可生效执行,它以公正性和效率性为其价值追求。在我国当前的行政诉讼中,两审终审制形同虚设,这极大地威胁着原告的合法权益,因为上下级法院之间严重的行政依附倾向和二审程序对书面审理方式的偏好使原告通过行使上诉权获得第二次公正审判的权利无形中被剥夺了。从保障行政诉讼原告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完善和贯彻两审终审制必须改革现有的法院内部体制,真正做到行政审判权的内部独立;改变第二审程序的审理方式,坚持以公开开庭审理为原则。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高校的实际需求及岗前培训的基本任 务, 抓住高校岗前培训的热点及难点问题, 立足于“立师德、强师能、求实效”的原则, 力求做到“三个统一”, 引导青年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教学理论及能力。  相似文献   

15.
对未成年人案件不公开审判是国际社会普遍遵循的原则与制度,联合国若干司法文件对此有明确的规定或体现。不公开审判制度对防止未成年被告人在审理过程中受到"心理伤害"以及在以后的生活中"受到差别待遇而难以再社会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不公开审判的危险性也是明显存在的。因此,我国在确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公开审判制度的同时,也要通过建立媒体有限报道制度、少年法庭审判案件的一律不公开制度、被告方申请公开审判制度、违反不公开审判制度的惩罚制度,并健全未成年人案件材料的使用制度,以利于对不公开审判情况下的审判权运行进行必要的监督和制约。  相似文献   

16.
试评估是评估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试评估不是目的,开展试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评估相关方更好地改进工作。文章指出通过试评估不仅能优化评估流程,形成一个完善的评估方案,而且能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机制,指导以评促建,使评估工作能够顺利实施。文章对试评估开展的原则和案例进行了全面分析,并阐述了试评估在教育评估中的作用,以期对教育评估的实践提供较好的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大跃进”前后,毛泽东一方面基于现实,提倡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另一方面又视供给制为理想的分配模式,追求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因而他的分配思想一直徘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刑事审判陪审员制度一直被称为司法的"诟病",通过对我国刑事审判陪审员制度现状的分析,指出我国刑事审判陪审员制度的立法现状和实践现状,提出完善我国刑事审判陪审员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现状人手,同时借鉴他国相关规定,结合我国当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完善我国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解决证人出庭作证难的问题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