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教版小学自然第一册第12课《沉和浮》的内容是根据《自然教学大纲》总目标“使学生经历一些典型的认识事物的过程”而编排的。沉和浮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地认识与沉和浮有关系的自然事物 ,为学习水的浮力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打下基础。教材的编写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沉什么是浮 ;第二部分是指导学生分清哪些物体放入水中会沉哪些物体会浮 ,让学生想办法改变物体的形状使其在水中的沉浮发生变化 ;第三部分是小船载重的选学内容。教材的编写是以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为基础的 ,小学一年…  相似文献   

2.
创造性思维课是小学《自然》八种课型之一。这类课多见于探索和发现事物规律等方面知识,如《什么力使苹果落地》、《物体的重量》、《地球引力》、《无限宇宙》等。这些课虽然不多,但通过教学能够指导学生学习前辈科学家发现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随时注意观察周围自然事物、动脑筋想问题的习惯,发展创造性的思维。现以《什么力使苹果落地》(《自然》第三册第十一课)为  相似文献   

3.
《物体的热胀冷缩(一)》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自然(人教版)第六册中的教材,它与《物体的热胀冷缩(二)》、《温度计》、《测定物体的温度》三课构成第六册教材的“热”教学单元。本课的课型从教材内容分析,是属于认识自然变化规律的中心内容的课型。在教学中,应着重把握好以下三点:①在知识方面,要指导学生认识液体、固体在冷热条件下的变化规律;②在能力方面,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③在科学自然观方面,要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的物体是在不断变化的,并且变化是有规律的。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1 观看…  相似文献   

4.
一、熟悉内容是确定教学方法的前提《水域的污染和保护》是第六册自然“水”单元的总结性课目, 属于认识自然事物之间相互联系为中心内容的课型.本课要求指导学生认识水域污染的危害和原因,保护水域的意义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对他们进行爱家乡的教育.本课内容是:汇报考察水域的情况,认识水域(井水、河水)污染的危害及原因,了解国家保护水域的法律主要内容,教育学生自觉守法保护家乡水域.教法上采用谈话讨论法,让学生对已获取的关于水域污染的知识进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九年义务教材自然第九册《凝结》一课教学中,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用因果关系中的差异法,判断水蒸气凝结的原因,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的教育,最终找出事物之间的变化原因和规律。自然教学过程的基本模式是观察实验BABCD运用了解谈话→事实→问题→或讨论分→A+C→之间→解释现象析D关系下面是我们的教学实践。1指导学生认识小水珠是由水蒸气变成的师:出示三个相同的杯子:一个里面不装水,一个里面装热水,一个里面装冷水。每组选派两个同学上台观察,看三个杯子盖反面有什么不一样?生:装热水的…  相似文献   

6.
基本的逻辑思路 ●气温 地球上自然事物、现象随季节发生变化,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太阳高度 自然事物随季节发生变化是由气温变化引起。是什么原因引起四季气温的变化? ●公转 四季气温变化是因为四季中太阳高度在变化。是什么原因引起太阳高度发生变化? ●地轴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定会发生太阳、高度的变化吗?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发生太阳高度变化? 这是一个由自然现象的变化追溯变化原因的演绎过程。希望让学生在经历这个演绎思维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他们已往学过的知识,一  相似文献   

7.
《科学课》1994,(2)
全国第二届自然教学观摩交流,指定教天文、地质两种内容的课,因为大家都感到这类课难教。 这些难教的课,按教的难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导学生认识四季星空的课,另一类是认识天文、地质现象的因果联系和规律的课。相对说来,认识四季星空的课旨在通过观察获取事实材料,为认识天文现象作知识准备和进行能力训练,认识活动的水平层次并不高,难处主要是不便指导学生实地观察。部分教师不会看星图,没有对照星图作过  相似文献   

8.
逻辑推理课是小学自然课八类课型之一。它的特点是先向学生提供一个或几个已判断出的事实,在这些事实和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采用推理的方法,推断出未知自然物和自然现象,从而得出结论。这类课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必要的自然科学常识,而且还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课多见于天文地质内容方面的课,如:《昼夜现象告诉了我们什么》、《日食和月食》、《记载地球历史的万卷书》、《能源矿产》等,都属于这类课型。现以《能源矿产》(第五册第三十一课)为例,谈谈这类课的教学思路。这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运用推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认识四季星座属于宇宙知识,是小学自然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义务教育教材采取了集中编排的方法,即把原教材四课的教学内容改编成《春夏星座》、《秋冬星座》两课内容。鉴于这类课的特点,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讲清每个季节主要星座的特征和所在位置外,为了使学生真正认识四季的主要星座,培养观察能力,教师必须精心组织、耐心指导学生参加课外观察活动。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观  相似文献   

10.
自然教材中有一种重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课型——逻辑推理课。现就第三册《地球引力》一课的教学谈我对这类课型的粗浅的认识。 逻辑推理课的教学,重在“推理”。推理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认识,是根据一个或几个事实,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推导出结论的思维形式。这样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做到: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自然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山东省威海市长征路小学的刘昌晓老师,执教了《热空气》一课,受到了与会专家和代表的好评。现将该课作一些简要的评析,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热空气》是本册教材空气单元的第一课。本课在知识方面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指导学生认识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能力方面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指导学生做“纸蛇实验”和“塑料袋升空实验”,研究热空气上升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进行两个实  相似文献   

12.
《各种各样的茎》属于指导学生运用观察的方法去认识植物形态的课,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类能力是这类课教学的主要任务。尽力提供充足的实物性材料,让学生直接感知是这类课教学的重要条件。 夏明先老师执教《各种各样的茎》一课,在如何根据自然教学大纲的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发挥农村学校  相似文献   

13.
自然教学的美育任务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美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初步懂得科学自然观和有关自然科学的审美观念,具有发现、认识、鉴赏自然美的能力,并使学生懂得必须按自然规律和美的规律改造自然.为锻炼创造自然美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研究自然教学中的美育方法,对于完成自然教学的美育任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引导学生认识美自然界的事物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千姿百态的自然景物,气象万千的自然现象,构成了大自然的外在美;自然物体的匀称变化,自然事物的和谐统  相似文献   

14.
观察课是小学《自然》八类课型之一,而且是主要课型。例如:“植物的种子”、“植物的花”、“鱼”、“植物怎样繁殖(一)”、“春季星空”等均属这种课型。这类课的特点是:以自然条件下的事物或现象为观察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观察材料进行定性、定量的观察分析,然后自己去研究、发现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它是人们认识自然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面以《自然》第二册十一课《植物的花》为例,谈谈观察课的教学特点。  相似文献   

15.
观察课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和描述自然界中的各种各样的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获取丰富的、具体的自然知识,发展观察、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初步学会认识和研究自然事物的方法的课型。小学自然教材中,《怎样认识物体——水》、《植物的叶》、《植物的茎》、《太阳和影子》、《我们来给大自然记  相似文献   

16.
本课是在学习了《怎样认识物体(一)——水》,初步认识水的性质的基础上,认识水有压力和浮力的特点。本课又是为第十六课《船怎样行驶》和第二十一课《水力和风力》打基础的。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水有压力和浮力,并初步认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2.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和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3.通过揭示物体的沉浮规律,向学生渗透“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自然  相似文献   

17.
曾兰 《云南教育》2001,(6):36-37
自然学科内容丰富、生动、涉及面广,它的认识对象是各种自然事物,观察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之一,在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笔者在以下三个方面作了尝试。   一、把握儿童心理特点,正确激发、引导观察兴趣   一方面,小学生都有较强的好奇心,对新事物都觉得新鲜、有趣,都有可能引起他们强烈的观察兴趣。但是他们的兴趣往往不持久,容易转移。因此,如何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观察兴趣,是教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应首先解决好的问题。   九年义务教育自然教材第一课是《美丽的大自然》。这一课实际上是小学自然课的绪论课,…  相似文献   

18.
观察课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对某些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从而认识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特征或规律。观察中指导学生学习科.学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品质。  相似文献   

19.
1岩石会改变模样的模拟实验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一课,是什么原因使坚硬的岩石发生变化的呢?本课主要通过探索岩石破碎的原因,认识温差、水、大气、生物等各种自然力对岩石的破坏作用——风化作用。在风化作用下,坚硬的岩石发生了变化,并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形成许多自然景观。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启发学生根据...  相似文献   

20.
自然课的教学过程,就是组织指导学生去认识客观的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来合理地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自身经历认识过程,完成对具体的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认识,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指这种符合学生认识特点和规律的组织和指导,所谓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指导学生在亲自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