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材:湖南版三年级上册第八课 课型: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课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小猫钓鱼》 2、音乐童话剧《小猫钓鱼》的创编与表演  相似文献   

2.
熊毅 《教师》2010,(13):44-45
第一课时 课型:听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Don’t eat in class是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中心话题是  相似文献   

3.
年级:八年级 课型:欣赏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一、初步了解比才的生平及贡献。二、了解什么是序曲.并初步认识某些哥剧序曲具有暗示剧情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田萍 《甘肃教育》2000,(2):72-72
所谓“1 3 1”教学模式就是在每周5个课时中。用1课时作听说课,3课时作精读课,另1课时作泛读课。构建这一教学模式有下列三个依据:  相似文献   

5.
曾双霜 《教师》2011,(24):39-39
要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制定合理的课时指导目标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以开题课为例,阐述设定课时目标要以《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为总领方向,把课程目标细化,分解到各年级的活动方案中,细化到课时目标中。设计课时目标要具体化、可操作化,并切合学生实际,考虑年级段序列性。  相似文献   

6.
要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制定合理的课时指导目标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以开题课为例,阐述设定课时目标要以《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为总领方向,把课程目标细化,分解到各年级的活动方案中,细化到课时目标中。设计课时目标要具体化、可操作化,并切合学生实际,考虑年级段序列性。  相似文献   

7.
设计背景1.面向群体:学生2.学科:传统文化3.课时:l课时4.年级:五年级5.课前准备:幼儿搜集春联,教师制作课件(对联的由来、发展,对联的故事,对联的妙对等)。课堂目标I.知识与能力:通过搜集对联,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知道对联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8.
【课前研究】 本课《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的第二课时。我们在磨课过程中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陈岁琴 《考试周刊》2010,(50):49-51
在轰轰烈烈的课改浪潮中,不论是观摩课、评优课还是竞赛课、展示课,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语文老师上公开课,总是对第二课时情有独钟,很少有人执教第一课时。究其原由,口径出奇的一致:第一课时,读读课文,学学生字,最多再分分段,说说大意,这样有什么可上的?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10.
田亮 《河北教育》2010,(6):32-33
据统计,小学数学的单元复习课以及期中、期末复习课教学所用的课时约占总课时数的1/3。众所周知,复习课不容易上好,要么因重复练习而枯燥无味,要么因呆板整理而气氛沉闷。小学数学复习课,怎样上才算有效?笔者认为:有效的复习课,教师应注重在梳理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建构能力,在应用中引导学生积极、灵活地思维,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下面以三年级“万以内的数”的复习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反思。  相似文献   

11.
瞿菊艳 《成才之路》2010,(17):41-42
语文教学过程中一篇课文的教学任务很难在一节课40分钟内完成,一般都要二到三课时。于是,人们习惯将学生接触新的课文,初读文本的教学称之为第一课时。留心第一课时,你会发现许多奇怪的现象:不论是观摩课,评优课还是竞赛课、展示课,很少有人执教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12.
教材说明: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二年级下册,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主要任务是教学生会写含有“口”字旁的10个生字。  相似文献   

13.
潘旭 《山东教育》2008,(12):42-44
小学数学教学有三种重要课型:新受课、练习课和复习课。练习课是其中之一,并且课时量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以上。练习课是新受课的延续,知识的巩固,基本技能的形成,各种能力的训练以及学习情感的培养等都需要练习课,  相似文献   

14.
教学年级:高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救科书《艺术-舞蹈与服饰》第五课(广东教育出版社)  相似文献   

15.
案例 这是年级组内的一堂研讨课,内容是小学二年级第10课《沉香救母》(一),教师上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16.
语文阅读教学如登山,第一课时是山脚,第二课时是山腰,第三课时是山顶。留心第一课时,我们就会发现:不论是观摩课、展示课,还是竞赛课,很少有人去执教第一课时。原因是老师们要么认为第一课时难上,没有现成的方法,要么认为第一课时没有意思,上不出精彩。总之,第一课时被忽视了,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17.
深入学习和解读课标,把握不同文体教学的核心任务和基本内容,将课标分解到年级、学期和单元,明确课时教学内容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分析学情,综合考虑目标的三个维度,叙写出准确具体的课时目标。  相似文献   

18.
疑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差不多”。 A、三年级的“一课三议”活动,评课时,发现执教老师的备课上没有教学目标。老师说这是为上教研课而重新备的课,主要是把上课要讲的写下来,教学目标还没来得及从教参上抄上去。  相似文献   

19.
疑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差不多” A.三年级的“一课三议”活动,评课时,发现执教老师的备课上没有教学目标。教师说这是为上教研课而重新备的课,主要是把上课要讲的写下来,教学目标还没来得及从教参上抄上去。  相似文献   

20.
王荣 《小学教学研究》2010,(2):57-57,64
课型:设计应用与造型表现 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变幻无穷的形象》(人教版小学美术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4课) 教学目标:1.能辨识和描画出物体的基本形状.并能想象添画成有趣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