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一个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是激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前提和保证。而营造这一环境,不是把学生带到老师预定的圈子里求得一个预定的、统一的、准确的答案,而是要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营造这一环境,首先要让学生在思考中学语文,在活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新大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调学生进行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学中要充满着有个性和积极思维的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  相似文献   

3.
与知识本位的传统课程观相比较,新课程教学理念提倡我们的教学要与学生的真实生活世界相匹配。我们要在一些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感到学习是生活的需要而不是额外的负担;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转化为创新能力。因此,我们要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开展适当的语文活动,使语文教学成为一泓活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轻松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大力实施综合活动教学尤为重要。综合活动过程教学,要根据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当前的课程改革精神。我尝试运用六种实践方式,以推进小学语文综合活动的开展。一、生活情境方式。构建学生生活板块,把语文知识融入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提高能力。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或把知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努力形成教学个性。”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使之成为“我要学语文” ,最终要让学生把学习语文当成是学习生活中的一件乐事而活学语文 ,这是一个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一、形成语文学习志趣在学习活动中 ,兴趣起着定向和动力的双重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 ,培养学习兴趣比学习本身更重要。可我们现在的许多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 ,究其原因 :一是…  相似文献   

6.
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源泉。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既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回归生活,又能实现人的发展,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在导入环节链接生活、提问环节贴近生活、活动环节走进生活、教学语言回归生活,引领学生积极体验生活,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最有生命和灵性的语文课堂,更应该关注学生当下的生命状态、精神状态,努力营造生命化课堂,让学生的知识能力、精神人格在一种良好的语文生态环境下生成,使他们的生命及其所有的活动跃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一、组建教室书橱,让教室充满书香语文学习需要有个"语文环境"。所以在高一新生的第一节语文课上,我就在极力地为营造这一环境作动员,讲语文的美丽和魅力,讲阅读的重要和必要,希望学生能将阅读当成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相似文献   

8.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所以语文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让语文教学渗透于学生的生活中。学习语文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的内容也不仅仅是教科书.教师必须要树立“大语文观”.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把生活与语文教学融合起来.为语文教学注入源头活水.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教材.把社会当作课堂.努力使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9.
侯圆圆 《文教资料》2009,(31):64-65
语文教学中的境与创新.水乳交融,不可分割。境是在语文教学中逐步形成的,创新教学必须以境作为重要前提和基础。语文是以文学作品的艺术境界和思想境界来感染学生的,有目的地让学生从感染中摄取作品要体现的主题思想,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思想境界和艺术素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境便是通过听、说、读、写等教学环节,以语文课文所蕴含的丰富的形象与哲理去陶治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自觉对自然、生活、艺术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是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高尚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教育的体现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语文学科是中学生的必修之课,有的学生学习语文是吃力的。如何营造一个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浓厚氛围,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增强学语文的动力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若通过影视活动与语文教学相结合,语文教学一定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1.
创新 ,是每一个人天生就有的潜质。开发这种潜质就必须实施创新教育。当然 ,中学生创新不是要我们的学生像科学家、艺术家那样去发明创造 ,是指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特征 ,只要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对学习者本身 (而无须对社会 )来说是独特、有价值的就是创新。创新教育不是“教创新” ,而是应当营造一种环境和“土壤” ,让创新种子得以萌发 ,而这种环境和“土壤”就是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笔者以当局者的身份 ,在教学实践中 ,进行了一些探索 ,营造一些环境和“土壤” ,略加整理 ,献给同仁…  相似文献   

12.
侯君 《考试周刊》2013,(24):26-26
要推动中学语文创新教育的发展,就必须认识到中学语文创新教育体现了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语文教学中要摒弃传统教学中的禁锢性行为,语文创新教育应重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语文老师应该为创新教育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3.
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方面,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浓,缺乏学习热情。本文就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师生共同阅读游戏,培养学生观察创新精神,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等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实施生活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一线语文教师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爱上语文;深入挖掘生活化学习内容,增添学习趣味;开展生活化语文活动,感受语文的妙用;布置生活化课外作业,消除传统课后作业弊端,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学习中感受生活,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切实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生活世界。"生活即语文,把生活当作学习语文的资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都阐明了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紧密关系。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语文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语文教学亲密接触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大课堂,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活教材。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新大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调学生进行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学中要充满着有个性和积极思维的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 小学语文新教材第二册《司马光》是一篇传统教材,教学时怎样才能体现新大纲的精神呢?重点部分的教学我做了如下的思考: 一、读读、看看、议议。 让我们来看看司马光为什么“砸缸”救小朋友。 1.自由读读课文,看看那口水缸在哪里?是口什么样的水缸佣“──”画出有关句子(第二自然段) 2.认真读第…  相似文献   

17.
语文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学习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效性,既要强化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又要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把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8.
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越来越被人们重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考动手能力、创新团结精神,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技能也成了我们语文教师追求的重要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在语文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因此在实践中学习语文,从长远和现实看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有效地创设生动教学情境,师生共同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教师应运用质疑问难的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运用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提高学生注意比率.增强课堂教学密度。教师把握大语文观念,不仅要立足课堂,而且要把语文学习延伸到其它学科领域,延伸到生活的大课堂之中。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生活化,强调的是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体会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