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闫斌同志是位老干部,今年90有1岁。他于1983年底离休后,从开始学钓鱼,到爱好钓鱼,迷恋钓鱼,成钓鱼迷,不管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他都去自费钓鱼。闫老钓鱼的足迹,遍布南京市郊区:江宁区的殷巷和上坊,六合区的葛塘,浦口区的胜利圩、汤泉、珍珠泉,还有八卦洲、江心洲,最近还去中保村,上新河,螺-桥,棉花堤等地。闫老外出钓鱼大多数是坐公交汽车去。只要有钓友陪同他去钓鱼,闫老是从不回绝的。他常说:“钓鱼是一大乐趣,何乐而不为呢。”笔者有几次陪同他去钓鱼,他的精神、精力、体质都比我这个76岁的人要强得多。有一次省级机关老干部活动中心钓鱼协…  相似文献   

2.
《钓鱼》2007,(6)
岳父是个离休干部,在职时,逢节假日总有人上门邀请他外出钓鱼,那时岳父工作忙,很少有时间去休闲娱乐,除非盛情难却,他才乐呵呵地带着渔具而去。每次回来,他也照样乐呵呵地冲我们说:“没想到,我不会钓鱼的人,今天居然钓得最多,钓鱼也有意思!”……如今,岳父退居二线,上门邀请他钓鱼的人寥若晨星。每到节假日,岳父总爱拿出鱼竿抚摸  相似文献   

3.
半个钓鱼人     
谢立娟 《钓鱼》2005,(8):34-34
我是个不会钓鱼的女人,但我却喜欢去看钓鱼,因为我老公经常去钓鱼。刚开始时我看他钓鱼,见他一脸专注的神情,仿佛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根本就忽略了我的存在,我常常在等待他钓鱼时不知不觉中睡着了。待收竿时,他才会想起身边的那只“睡猫”,然后拖着迷迷糊糊的我向家的方向走去。这种甜蜜而又浪漫的故事常常发生,我也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4.
夫爱钓鱼,在钓鱼的季节里,每逢假日必去垂钓,每次垂钓归来就兴致勃勃地谈论他的钓鱼经过。他的那股高兴劲儿,渐渐也感染了我,使我有些心动,真想亲自去体验一番。 昨夜的一场雨使星期天的空气格外清新,夫说这是钓鱼的好天气,刚好下午我没什么事儿,便随他一起到汉河去钓鱼。  相似文献   

5.
慕永贺 《垂钓》2009,(4):20-21
孙哥这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钓鱼。因此,随他而去的,除了他最心爱的钓具,还有这几年他买的那几十本《垂钓》。这也是他的遗愿——他想到那边继续钓鱼,继续看他的《垂钓》杂志。  相似文献   

6.
陈天开 《中国钓鱼》2018,(12):95-96
今年78岁了,一生喜欢钓鱼。我从七八岁时就开始学钓鱼,那时跟村里的一位老人叫覃美清学钓鱼,我叫他四伯父。平时他喜欢我乖灵小巧的,他一去钓鱼,就叫我跟他一块到河边。每次他都拿着两三支钓竿,他自己拿两支,分给我一支钓竿,让我跟着他学。那时钓鱼用的全部是蚯蚓(我们壮族地区叫蚜虫)作钓饵,而钓竿是用山上野生的小金竹来做的。  相似文献   

7.
王永洲 《钓鱼》2007,(3X):67-67
岳父是个离休干部,在职时,逢节假日总有人上门邀请他外出钓鱼,那时岳父工作忙,很少有时问去休闲娱乐,除非盛情难却,他才乐呵呵地带着渔具而去。每次回来,他也照样乐呵呵地冲我们说:“没想到,我不会钓鱼的人,今天居然钓得最多,钓鱼也有意思!”……如今,岳父退居二线,上门邀请他钓鱼的人寥若晨星。每到节假日,岳父总爱拿出鱼竿抚摸一会儿,尔后重重地叹一口气。我看在眼里,心里不是滋味,于是跟妻商量,决定礼拜天陪岳父钓鱼。  相似文献   

8.
黄卫民 《钓鱼》2004,(6):57-57
一个人,能从从容容地钓鱼,不是一件轻易能做到的事隋。能从从容容地去钓鱼,他首先必须敢于忘掉自己的身份,远离闹市的喧嚣,敢于忘却尘世的烦恼,抛开生活的忧愁,敢于抵挡灯红酒绿的诱惑,拒绝声色犬马的生活。他不会为明天的钓鱼而彻夜难眠,他不会急急忙忙地赶路而丢三拉四,他更不会在鱼情低落时而左顾右盼,东游西走。  相似文献   

9.
快车王     
这位钓友本姓王,钓友都叫他“快车王”。快车王,今年五十多岁,人精瘦,性子急,退休后,开了个副食店,妻子经营,他整天骑辆嘉陵摩托车去钓鱼,妻子也不反对,他乐得当个甩手掌柜。每次钓鱼,只要车子一发动,他就像离弦的箭一冲而去。跟他去钓鱼的钓友,都怕他出事,劝他不要开快车,但他不听,仍然开快车。在钓友群中,我和快车王的交情最好,我也时常告诫他:“十次车祸九次快,骑车钓鱼,要特别注意安全。”他一笑,便把我的忠告当耳边风。没办法,我只好当着钓友和他妻子的面,将他一军,说他开快车。果然,他妻子听了我的话,马上黑起脸,当众数落他一番:“总…  相似文献   

10.
《钓鱼》2005,(20)
殷学波,1968年出生,就职于南京钢铁集团。今年37岁的他,自幼于钓鱼结下不解之缘,从6岁开始就喜欢在河里摸鱼钓鱼。殷学波参加工作后,对钓鱼仍然痴心不改,赴珍珠泉,到龙池,奔金牛水库去钓鱼,可以说南京大大小小的钓场几乎都被他钓遍了。在别人眼里,钓鱼无非是休闲,亦或是一种“尝鲜”,而他却说:八小时之外感受钓鱼其时不在鱼,而在于过程,在于乐趣。他真正走上竞技钓鱼之路,是在1997年底。当时他的钓鱼技术并不是十分精良,通过近几年的磨练,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个在南京、江苏地区乃至全国都很有名气的钓手。不论严寒酷暑,他都骑着摩托车坚持到池塘练竿,正是这种不畏艰辛的锻炼,让他的钓鱼技术逐步提高和完善。最近几年,他在全国、江苏及南京市大大小小的比赛中,常常名列前茅,为江苏省南京市及南京钢铁集团公司的钓鱼运动的开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张仲斌 《钓鱼》2006,(3):27-28
选择快乐就是选择钓鱼,快乐地过一生,这才不枉做人。上海植物园的河边,经常可以看见一个全神贯注的钓鱼背影,他就是患了4年“鼻咽癌”仍然在钓鱼的钓鱼人,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的钓手——吕伟明先生。他把钓鱼视作为人生“终身的追求”!4年前,吕伟明因为咽喉炎去医院就诊,不料医生却通知他:患了“鼻咽癌”!面对这突然的打击,这位自幼就跟着他父亲一起钓鱼的汉子,当时心里确实有点害怕。为了消除心理上的阴影,他每天坚持去钓鱼,利用钓鱼的快乐来减轻心理上的压力。随着岁月的流逝,恐惧渐渐地被消蚀了。他已经不把自己当着病人。因为他已不畏…  相似文献   

12.
王倩 《垂钓》2008,8(5):15-15
谈起钓鱼还要从八年前说起。有一天,老公被邻居老岳邀去钓鱼。当时我对钓鱼没有一点概念,就由着他去了。傍晚,老岳骑摩托车载着他的“冰糕”箱子(当时我不认识那是钓箱)跟老公回来了,还拎着满满一袋子大鲫鱼。  相似文献   

13.
日本钓鱼人     
张莉 《钓鱼》2003,(23)
应亚细亚钓鱼联盟议长、世界著名的钓鱼人小西和人先生的邀请,记者于金秋十月远渡重洋赴日采访,真切地感受了钓鱼王国日本浓浓的钓鱼氛围,“零距离”接触了——飞机上邂逅日本钓鱼迷10月14日,在上海飞往日本福冈的飞机上,我邂逅了日本九州熊本市一株式会社社长松本先生和他的中文翻译沈先生。当松本先生得知我是《钓鱼》杂志的记者,此次赴日本是采访亚细亚国际友好钓鱼大赛时,同样是钓鱼迷的松本先生和我有了“共同语言”。松本先生告诉我,他很喜欢钓鱼,只是平时工作繁忙,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钓鱼。不过每年度假,他都会带着家人去海边,让太太孩…  相似文献   

14.
子牛 《钓鱼》2004,(10):24-24
去年秋天听长子说过,在南京市南郊的花神湖常看到有人钓鱼,而且收费很低,建议我去玩玩。苦于钓鱼无去处的我一直向往前去过把钓瘾,但始终因故而未能成行。今年“五一”节那天,长子又给我带来了新的消息,说花神湖今年钓鱼不收费了,有不少人在那里钓鱼。我问他钓鱼人的战况如何?他不太清楚,但说风景宜人,湖水清澈,空气清新,是个休闲“鱼”乐的好去处。经他这么一渲染,早就埋在心底的“垂钓花神湖”的欲望顿时升腾起来,要他乘“五一”放假的机会带我去一趟。他立即答应:“只要天不下雨,明天就去”!  相似文献   

15.
上阵父子兵     
侯金  朱广宇 《垂钓》2009,(3):56-57
从我朦朦胧胧地记事起,父亲就带着我满辽宁省的钓。那时候还没有度假的概念,每年暑假跟随父亲去水库钓鱼,似乎就是对度假这个词的诠释。而我,也渐渐喜欢上钓鱼,并且继承了他的衣钵。  相似文献   

16.
带鱼上厕所     
张孚 《垂钓》2005,5(2):68-68
我二叔是个诗人,写诗行,钓鱼不行。那天他突然心血来潮,非拉着我去钓鱼。  相似文献   

17.
THE LACE NEWS     
《当代体育》2013,(11):80-85
NBA常把球队淘汰称为"回家钓鱼",而首轮被马刺4比0横扫之后,霍华德还真的去钓鱼了,他还在个人网站上传了自己钓鱼的图片。图片中可以看出,"魔兽"非常享受自己的休闲假期,收获颇丰的他心情很好,还拎着钓上来的鱼大摆pose。除霍华德外,湖人另外四巨头科比、纳什、加索尔和阿泰斯特也在享受着难得的假期生活。  相似文献   

18.
钓鱼有时候还真是讲究运气的。天气预报说2019年2月13日这天,我们这里是大晴天,有三四级东南风,气温能达到十四五摄氏度。这样的好天气,我估计村里的那几个钓友肯定按捺不住去户外钓鱼。果然,早上六七点钟,我就看到有钓友骑上电动车带着渔具出发了。我问一位钓友到哪里去钓鱼,他说要到10几里外的那条大河去钓鱼;还有两位选择了离我家有两里路的一条大沟去钓鱼。  相似文献   

19.
听爷爷说,我父亲从小就酷爱钓鱼,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在当地钓友中小有名气。我记事后,经常跟父亲一起去钓鱼。他是个善于揣摩垂钓技巧的人,每次去钓鱼都有很大的收获。他能巧妙地根据当地鱼类在不同季节下进食的习性,配制出多种多样的鱼饵,并在垂钓实践中运用自如。  相似文献   

20.
张海波 《垂钓》2006,6(6):58-59
李新学钓鱼的时间不长,瘾却很大。这天看见我,非要我带他去钓鱼,我满口答应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