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法书写中潜意识的形成以扎实的基本功和渊博的字外涵养为支撑点,经典的“过去经验”是书法创作者潜意识形成的基本的材料。书法创作者的心态环境是潜意识外化的基本条件。成功的书法创作是书法作者潜意识充分外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书法创作可看作是书法创作者对字内功 (笔墨技巧 )和字外功 (思想修养等 )的总体把握。通过对书法创作字外功的阐述 ,以期引起书法创作者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潜意识作为一种有灵性的能量体,与灵感紧密关联,真正的美术创作实则是潜意识的结果。浅表意识与潜意识互为存在条件,浅表意识被压抑、潜意识出来做功,创作者只有做到无物无我物我合一才会出现灵感。挖掘利用潜意识将对艺术创作、艺术教育及其他学科发展带来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美术界,许多美术创作者受市场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创作心灵的迷失。本文将从美术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出发,深入探索美术创作中的潜意识内容、潜意识状态,以及美术创作中的潜动机,并且从美术创作的个性和风格流派等方面探究潜意识在创作中的作用和意义,以期美术创作中“心灵创作”的回归和美术创作的真正繁荣。  相似文献   

5.
儒道释三家的心灵体证和学术理解影响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书法艺术的文化精神契合于传统美学的意境体悟和生命意识.书法的文化传统折射出中国艺术的生命状态,成就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理念.中国书法是书家体悟宇宙生命的外化形式,书法创作是一种生命精神的创生过程,是书家体味自然,感物动情,将其主观意念下的宇宙生命运用自己的笔墨语言挥运于纸端,书法作品成为物我为一、天人合一生命精神的凝结.  相似文献   

6.
自毁的巨人     
董莉莉 《文教资料》2008,(33):25-26
童话和其创作者的潜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王尔德三部童话作品中人物形象、情节和语言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王尔德在创作观念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1958年开展的“大跃进”新民歌内在地隐含着诸多神话因素,具体体现在:二者都受到外界力量压力的潜意识的影响;都把自然界作为现照的主要对象;都体现出创作者主体性与复杂性相统一的特点;在创作主体思维这一深层心理因素上也具有相似性;创作者都表现出“集体无意识”。  相似文献   

8.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包含推进其为大众认知理解、认同内化和实践外化三个层层递进、不断深入的基本环节.其中,“认知理解”是前提,“认同内化”是关键,“实践外化”是目的.要围绕这三个环节,探索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9.
音乐创作心理研究属美学范畴。创作者的潜意识受到客观事物的激发产生灵感,通过人们的想象,使之在审美过程中充当感情因素与理性因素的桥梁,并凭借联*想创作出优美的音乐,使欣赏者产生共鸣。这个创作过程,情感的投入与抒发,是极为*关键的。可以这样说音乐创作是创作灵感凭借想象、联想、幻想,让勃发的情感转化成*的组合,形成创作者的审美表现。  相似文献   

10.
美国生态心理学家西奥多·罗杰克在其1992年出版的《地球的呐喊》一书中提出了“生态潜意识”的概念,此概念的提出拓宽了潜意识的边界.生态潜意识的形成因素是多元的,与自然进化、文化演变、人类童年的经验、工业社会对人的自然经验的压抑都有密切的关系.探讨生态潜意识,找到人内心深处对自然的情感,有利于人类更好地解救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11.
书法教学需要引导学习者进行情感的体验,从而感知书法艺术蕴含其中的美好价值,实现书法美育的重要功能。而让学习者与古往今来的名帖创作者、当代创作者以及自我创作者进行时空对话、直面对话、内心对话,则能够增强学习者对书法艺术的内在感悟,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外化技术的作用与体验式课堂 1.问题外化技术 问题外化(problems externaliz-ation)是叙事辅导的方式之一,即将人和问题分开,形成积极有力的自我观念[1].问题外化式对话是建构主义思想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道德修养不仅直接影响学生,而且对创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推动社会道德风尚进步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长沙市雨花区雅境中学为例,介绍其通过经典启德、书法润德、赋能课堂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下的师德养成基本路径的实施,形成师德养成基本模式、策略、制度、标杆等成果,促进教师将师德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与经验。  相似文献   

14.
唯有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才会形成高质量的"四基"教学.一次完整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过程,可以按照激活经验、获取经验、外化经验、内化经验、反思经验、应用经验这六个环节依次展开,这是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书法称之为艺术,其核心在于其情感。主体——人的情感是书法情感的第一要素,包括创作者的情感投入和欣赏者的情感体验,具有高度自由性。书法构成材料的情感资源因素和书法载体的情感桥梁作用应该给予充分认识。将二者结合起来,方可全面认识与理解书法情感,理解书法艺术的实质  相似文献   

16.
书理     
书理在书法艺术中发挥着总纲和统领的作用,而书理的研究是为了启发书法创作者和学习者深入理解书法、研究书法以及从本质上把握书法。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和研究书理,其一,从书法艺术史的学习研究中思考书理;其二,从具体的书法技法论、创作论、鉴赏论、批评论等专业知识中抽绎出具有普遍性的书法艺术原理;其三,从具体的书法艺术实践中总结和抽绎出书法艺术的一般问题和一般规律,从而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书法艺术原理。在此基础上,对其中因果关系、主次关系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从而获得新知。  相似文献   

17.
《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被誉为天下"三大行书"。它蕴含着创作者不同的个人风格,形成了"三大行书"不同的特点,下面我们分别来欣赏"三大行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条件下伦理价值观的重构是双向的,即内化重构与外化重构.内化重构是从观念层次上根据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一套新的伦理价值观体系;外化重构是从实践层次上,主要指把反映新的伦理价值观体系中最基本的伦理价值原则的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以适应市场经济的秩序化要求.本文对以上双向重构拟作探讨如次.  相似文献   

19.
灵感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或情感准备与认知准备处于交互状态时的某种突然的明悟。灵感的激发和捕捉对艺术创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这又是很难做到的,别人的经验未必适合他人。不过,对灵感进行心理机制上和审美机制上的分析可以有助于创作者形成独特而有效的灵感激发方式。从心理机制上来说,灵感是在意识松懈,潜意识"放纵"的状态下涌现的某种意象;从审美机制上来说,潜意识意象是被审美规则规范化过的才蜕变成为了真正的艺术灵感。在艺术灵感激发过程中,有一定的审美准备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20.
任何人的成功并非取决于学历、知识或抱负。事业的成败关键,其实基本取决于个人的“潜力”如何发挥。大多数人都不了解自己的内在潜力是受制于个人的潜意识,受制于自己日积月累形成的精神世界。这些潜意识和精神因素会逐渐地成为许多人成功路途上的绊脚石。概括起来,可分为三大障碍:(1)失败恐惧症;许多人在于任何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