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穆紫 《家庭教育》2004,(3A):32-33
阿津是个不错的女孩,可是上了中学后,她常常对学习感到恐惧,尤其是每逢某些科目的考试,都莫名其妙地紧张,甚至逃避科目考试。早晨,人们明明看到她上学去了。没想到她是在大街上逛了一天。由于她的父母在外地。爷爷奶奶又没有察觉,等到父母知道这个情况后,她的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2.
3.
编辑同志:我的女儿现在三周岁半,身体健康。我和丈夫都是教师,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很希望孩子能聪明伶俐,热爱学习,长大后能成为品学皆优、适应社会的人。因此,在孩子两三周岁的时候,我已经教她学会了不少东西。比如:能点清五个以内的实物;能写1~10的数字;能搭10层楼梯、认识六种颜色和七八种形状等。虽然她学得不是很快,但我教她什么,她就学什么。可现在,让她学点东西或看书,她变得极不情愿。比如,我让她搭积木、建房屋,那就非要我们陪着,而且自己不愿动手,让我们帮她搭积木,她在旁边看;我和她一起看书学习五以内的加法,她总是坐立不安、心不在焉,要不然就反问我:“你说等于几呢?”或者干脆说:“我不会。”根据她已经学过的知识,我认为她应该会算。每当这个时候,我很生气。可是又不敢大声训斥她,生怕事与愿违,使她产生逆反心理或厌学情绪,那就更糟了。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怎样发脾气,可以看出一个人扮演父母角色的成败好坏。我真的痛恨自己欺负孩子的时候,因此只好时时提醒自己,不要把大人不如意的怒气发在孩子身上,万一一时控制不了,也要立时做出反应:认错。孩子其实都是上苍派来的天使,他一定能接受你的道歉,给你最多的缓冲空间和鼓励。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说某集家孩子4岁能说英语,某某家孩子5岁识字过千,某某家孩子7岁钢琴通过十级……我们在为这些孩子某一方面才能所获得发展而欣喜的同时,不得不思考,这些孩子在某一方面的发展是以什么作代价换来的。  相似文献   

6.
童年,应该浸润着快乐。但是,由于过重的学习压力,使属于快乐的那块土地滋生出过多的郁闷、痛苦、无奈……我经常听到孩子向我抱怨课余没有玩的时间,基本上被爸妈安排的名目繁多的辅导班充满。有的孩子说:“在学校,课间老师不让出去玩;回到家,妈妈不让我出去玩。我好想玩,但是没  相似文献   

7.
“妈妈,那条花鱼把鱼饲料全都吃掉了,红鱼一颗也没吃到。”这是5岁零5个月的儿子在报告喂鱼的情形。前段时间家里养了花、红两条小鱼,很漂亮,有一定的观赏性,儿子很乐意侍候他们。  相似文献   

8.
宁晋 《宁夏教育》2002,(12):49-50
~~请摆正家长和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宁晋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人民生活日益富裕,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而在小学生、中学生中厌学现象却有增大趋势。据了解,2004年从8月到9月,《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就接到了117个反映厌学问题的热线电话,占“知心热线”总量的57%。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10.
孩子厌学     
  相似文献   

11.
大多数家长对于子女都有一种绝对控制的要求,也可以说是意志强加型。他们往往根据自己的好恶而论定事物的好坏,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设计孩子的未来,并要求绝对服从。孩子在家长的眼睛里,差不多如同私有物品,而不是灵性的人。  相似文献   

12.
一位访澳归来的朋友,谈到赴澳所见所闻时说:澳大利亚的家长蹲下来与孩子谈话,这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第一次见到这种情景,是在朋友家。一个周末,他们请了一对青年夫妇和孩子来吃晚饭。当这个两岁多的孩子吃饱了,要下地玩时,这位家长蹲下来对小孩子说话。当时我感到很惊讶,以为是这位妈妈特有的教育方式而未再多问。又一个周末,当我的一位表姐请我住到她家,去共度两天周末时,我又一次见到了这动人的情景。我的这位旅居澳大利亚的表姐  相似文献   

13.
胡运珍 《现代家教》2003,(10):14-14
“老师,如果你这样对我,我就去投诉。”这是一个9岁孩子说的话。在一个拥挤的小餐厅,一个8岁的小男孩在凳子上坐着,一个大人用手拍拍他,想让他给让个座。小男孩严肃地反驳道:“你的做法是粗鲁的,你应该学会等待。”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位小姑娘,不听流行歌曲,不穿时髦服装,不讲俚语俗话,不崇拜任何电影和体育明星。她功课门门优秀,业余时间不是弹钢琴便是读名著。她让无数家长羡慕甚至妒忌,使无数同学崇拜叉敬而远之,令教师和父母引以为骄傲。可就是这位“公主”,某一天突然没来由地歇斯底里,  相似文献   

15.
16.
“要不要孩子争第一?”这是一个在家庭教育中的两难问题。每个家长都会碰到,都会产生困惑。这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两种观念的碰撞。上海市虹口区艺术幼儿园运用辩析模式,组织家长讨论,这种方式值得各校借鉴。其实家庭教育中的两难问题还有很多,除了在家长参与讨论之外,为什么不可以让孩子们一起来讨论?更希望在教育界以外的各行各业关心家庭教育的热心人士都来参加讨论。通过讨论,我们不求一个标准答案,旨在通过讨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恰当的位置。本刊将逐期刊登来稿摘要。  相似文献   

17.
近日,笔在采访中发现了一些围绕孩子与家长的新问题:爱动脑筋的孩子不知为何少了,他们在刺激性极强的游戏机旁十分来“劲”,而对开动脑筋的小问题却毫无兴趣;一些特殊家庭的孩子,因其特殊而被家长管得连一点信心都没有;所谓的“乖孩子”是否需要引导。很凑巧,这些话题不约而同地出现在采访本上,于是有了如下的记录,整理出来供家长一阅。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2004,(11A):47-47
  相似文献   

19.
冯永刚 《教育导刊》2009,(12):54-55
儿童说谎与家长不当的教育方式方法的“诱导”有关。纠正孩子的说谎行为,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到“谎源”,并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相似文献   

20.
瑞星 《现代家教》2002,(9):24-24
编辑同志: 我女儿潇潇,今年7岁,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刚上学时,她很高兴,每天早上不等吃完饭,就急着要上学。可是过了一个月以后,她忽然对上学失去了兴趣。每天早上上学的时候,总要我催促她好几遍才肯走。放学回来,一幅无精打彩、愁眉苦脸的样子。课本不爱看,作业也懒得写。这几天,甚至提出不想上学了,任凭我怎样劝说也无济于事。您说我到底应该怎么办才好?请指教。辽宁乔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