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规则是用来让人容易决定一些事情的对错和费用的,可是我常常想,这个规则真的好吗?有时候,这真的太让人伤脑筋了!我们常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所以不应该去限制人心中想的,应该是什么,或不应该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周杰伦 《初中生》2009,(6):17-19
规则是用来让人容易决定一些事情的对错和费用的,可是我常常想,这个规则真的好吗?有时候,真的太让人伤脑筋了!我们常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所以不应该去限制人心中想的,应该是什么,或不应该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规则是用来让人容易决定一些事情的对错和费用的,可是我常常想,这个规则真的好吗?有时候,真的太让人伤脑筋了!我们常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所以不应该去限制人心中想的,应该是什么,或不应该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我理解的“规则”是用来让人决定一些事情的对错,可是我常常想,这些规则真的好吗?有时候,真的太让人伤脑筋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不应该限制其心中所想。  相似文献   

5.
上任、换岗、跳槽、升职、加薪……职场里的这些事,让人欢喜让人忧。于是有人说职场不仅有明面儿上的规则,还有看不到摸不着的许多规则,要想不被淘汰就得学会遵守这些规则,然而困扰职场中人的还不止是规则,规则学会了还能有效的规避风险,而魔鬼定律则会让你躺着也中枪!下面来看看哪些定律会给你"下绊子"吧。顺便深思一下如何才能避免被定律牵着鼻子走!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规则?似乎人人都懂。它不就是规定出来让大家遵守的做事规程和行动准则吗?可以说,规则与我们的生活形影不离。但在一些人眼里,规则有时就像一块抹布,想用就用,不想用就弃置一边。比如“红灯停,绿灯行”、“行人请走人行横道”等等,这是人人耳熟能详的交通规则。但每天置身街上,看着人与车流交织而成的凌乱风景,特别是夹杂其中的那些在大街上自行其是、乱行乱闯的中小学生,你不由不去想:规则哪儿去了?同时也心生隐忧:从小就不懂得遵守规则的人,他将来会成为合格的守法公民吗?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一则父亲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范例,笔者就…  相似文献   

7.
人懂得尊重自己所以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所以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人懂得尊重知识所以不盲从,因为不盲从所以有智慧;人懂得尊重规则所以不随意,因为不随意所以守秩序;人懂得尊重自然所以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我理解的"规则"是用来让人决定一些事情的对错,可是我常常想,这些规则真的好吗?有时候,真的太让人伤脑筋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不应该限制其心中所想. 这个年代,自由反而让人激发出更多的空间,把每一件事好好地完成,做出一个很好的成绩,不就是我们每个人想要追求的吗?  相似文献   

9.
师爱的底线     
底线之一:师爱不能忽视必要的规则意识教育需要一定的规则,社会的发展更需要有序的规则,只有所有的人按照规则去行事,才能建设和谐的社会。但是这种良好的规则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是在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培养、训练的过程中习得的。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还不能正确地评价社会、评价自我,遇事容易冲动,对此,教师在关注学生、爱护学生的过程中,不仅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这种博大的爱,也同样需要告诉学生必要的规则,并要求学生遵守规则,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习惯。但是看看我们的周围,很多人总是在自觉不直觉地违反着规则…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如果真有所谓的天堂和地狱,那么,天堂的规则应该比地狱的规则更详细,天堂的人应该个个堪称遵守规则的模范。甘愿接受规则约束的心灵是真正自由的心灵。相反,无视规则、对抗规则的心灵是被魔鬼钳(qián)制着的不自由的心灵。在规则面前低头,是人类崇高精神的最佳体现。有规则看守的世界,才是高贵生命的圣洁花园。  相似文献   

11.
中学聋生对道德和非道德规则的认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通过纸笔测试考察了初二到高三的在读中学聋生对道德规则、以及非道德规则的认知,主要结果如下①中学聋生对各种规则的认知都不存在显著的年龄效应;②大多数聋生都接受同伴、老师或学校制定的道德规则和社会习俗,但对安全规则的接受性则要差得多,并且还没有认识到个人事件依从于个人决定而不是权威.③聋生认为可以反对不道德规则,但这一认识还不足够成熟,多数聋生认为权威制定的习俗规则、安全规则和个人规则都不可违反.④对规则的认知与聋生的学习成绩存在一定关联.这些结果支持认知发展的领域特殊论,对发展聋生的社会性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观察探究让所有学生围成一个圆圈,告诉他们要做一个游戏。游戏的规则是:当两个人面朝同一方向站立时,不可以互相触碰,当两个人相向而立时,就必须手拉手。重复这一游戏三次,每次用不同的规则选择要面朝圈外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
允许证人不对其近亲属的罪行作证的规则,自古以来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采用,而我国现在却无类似规则。赋予具有近亲属身份证人拒绝作证权,有利于增进人们互爱互信、保障人权、实现社会正义、平衡利益冲突、使刑事诉讼顺应人伦常理。因此,为构建和谐社会,有必要确立近亲拒绝作证刑事规则。  相似文献   

14.
测量的错误与误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错误是应该也可以避免的 ,而误差是绝对不可避免的 ,即无论你想什么法子都不可能没有误差 ,只是误差的大小不同而已。1、测量的错误是人造成的。尺的放置和怎样读取结果是有一定规则的 ,按规则进行是正确的 ,不按规则进行就是错误的 ,测  相似文献   

15.
英国行政裁判所程序区别于法院严格的裁判程序。行政裁判所的种类繁多,各裁判所受理的案件差异大,无法制定一部适用于一切行政裁判所的程序法典来对程序规则作统一规定。行政裁判所适用的程序规则不同于我国行政复议程序规则,主要有对抗主义模式、言词审理原则、不受严格证据规则约束、裁决依多数人通过和不严守先例、上诉程序多元等规则。该程序规则的可取之处对完善我国行政复议程序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一、言语对话规则的构建 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是有规范的,老师和学生建立师生对话关系也一样有着一定的言语对话规则,把握好一定的言语对话规则,师生之间才能真正达到“对话”交流。对话本身就是一种约束,一种规则。它要求对话者之间能够相互尊重,共同致力于主题的探讨。不遵守对话本身的所具有的这种自我约束的规则就是对对话的一种挑战,对话的进一步推进就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7.
掌握词义系统的关键在于辨识词的本义。汉字的形体同意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析字形对于辨识汉字所标记的词的本义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汉字形体结构的规律。汉字不是某一个人或少数人在短时期内有计划地制造成功的,所以,没有也不可能事先定下一些规则,然后再按这些规则去造字。但是,人们可以  相似文献   

18.
思维是人类的理性认识活动.人具有社会性和群体性,人在群体中,相互间必然进行交往,必然要凭借语言这个物质外壳进行思想交流.要交流思想,就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则,不然就会出现混乱,以致无法进行交流.在逻辑学产生以前,人们在思想交流中也都遵循这些规则,只是不自觉罢了.逻辑学产生了,人们遵循这些规则就由不自觉转为自觉.人首先是在实践中从客观世界本身学会逻辑的.绝不是有了逻辑学,才有这些“逻辑的格”;恰恰相反,正是有了这些“逻辑的格”,人们才研究它,才有了逻辑学.  相似文献   

19.
《英语沙龙》2011,(8):28-29
“通融通融”,是中国人在规则面前惯常的思维和口头禅。所谓“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规则是人定的”,这些说法一直是善于变通的中国人在让规则为自己搞特殊时聊以自慰的托辞。然而,在纽约经历的几件事,却让我对“Arulei Sarule”(规则就是规则)这句话有了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现在全国以及许多省份的高考试题和模拟试题中,一类以新定义信息的题目常常抛头露面,它是命题人给出一种新的数学规则(新定义),要求学生在新的规则下来解决新的问题.这种新的试题形式,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