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发掘和发挥“三育人”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逐步深入,高校学生工作也必须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充分认识学生工作的地位,明确学生工作的目标、任务,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断调整和改进学生工作的方法,特别是要理解和掌握"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辩证关系,探索和发掘"三育人"的实现途径,努力开创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较为注重“泛政治化教育”,在教育中缺少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服务育人的角色定位不明确,教育的宏观目标过于理想化,教育的价值取向趋于单一化。这种注重“教育”而缺少“服务”的传统教育范示,导致教育的实效性受到严重影响。文章在分析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营造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良好服务环境;引导大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独立个性;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注重受教育者情感的需求与教育者情感的投入的和谐统一;重视培育大学生的“四种能力”等五种途径把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贯穿于高校服务育人的整个过程,实现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在高校服务育人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功能显得日益重要和突出。笔者认为,"以书为本"做好书库藏书管理和"以人为本"做好读者管理是图书馆流通服务的基础,流通部馆员的素质是流通工作的保证,服务育人是流通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刘浩芝 《中国科技信息》2011,(14):182+186-182,186
现在中职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狂风暴雨时期",又是由"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完成社会化任务的关键时期,中职生的内心世界极其复杂。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进行教育,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韩丹 《科教文汇》2014,(35):185-186
初中时期是学生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学生逐渐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在生理和心理的表现上更加"敏感"。但是,这一阶段的历史教材中,部分将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以及当代中国政治的若干复杂而抽象的问题,历史话语的书写难免趋于理性。并且,限于教材的篇幅,历史事实的叙述难免精简。教师在涉及相关问题时,不仅不应急于引领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反过来,在解读教材时更应注重夯实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中的几个主要单元为例,探讨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寻找学生"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6.
谢林 《科教文汇》2011,(36):195-196
图书馆是中小学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但当前其服务育人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本文从图书馆自身功能、现状、新课改要求及学校育人功能方面,阐述了图书馆具有重要的服务育人功能。为此,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创新服务观念,简化管理模式,发挥学生作用,开展各项活动,以完善并加强服务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7.
沈伟红 《科教文汇》2010,(6):178-178
为帮助青年学生迅速进入正常的职校生角色,充分利用教师的优势,搞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首先,利用学生刚升入高职一年级的新奇心理,开展"自我介绍"、"我找到了自身的美点"交流活动。其次,班集体与家长之间挖掘沟通中的环境配合作用。利用学生刚升入高职一年级时家长们的期待心理,开展每周家长联系活动。再次,建设具有本班特色的班级文化。  相似文献   

8.
对宜昌市夷陵区中小学生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心理因素与生活习惯对中小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学生的消极心理、积极心理、快乐心理、人际交往这些因素对学业成绩有显著影响。积极健康的心理状况以及正确合适的交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具有极大正面的影响。基于调查结论,提出了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正视学生心理问题,引导发展积极心理;在此基础上,注重学生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成为积极健康心理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之果。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已无可争辩地成为当下各种教育思想的指导思想,其关键作用是由其"一个都不能少"决定的。在国民都意识到"知识就是力量"的情境下,"精英们"主动或被动挑选着成才之路,教师的责任在于宏观上整体提高"全民素质",微观上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果仍然搞应试考试,用学生成绩评价教师,已不合时宜。教师应当关注的是行行有人做,行行高素质;应当关注不出现厌学、辍学;应当关注社会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所以,个体的心理倾向、个性品质、学生的背景、环境、情境、处境、心境是应当特别关注的。教育教学情境下,生生关系的心理平衡就决定了素质教育的有效性。如李镇西"三心"、"三家"的教师们,必定会关注"生生关系的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10.
曾行明  曾碧珠 《科教文汇》2012,(23):107-107,134
针对作文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害怕作文"、"抄袭作文’、"应付作文"的弊端,快乐作文通过激发学生写作的心理动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文章首先分析了"快乐作文"的心理学依据,然后提出"快乐作文"的三条实施策略,最后对"快乐作文"的实施效果作了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11.
谭芬  丁跃华 《内江科技》2011,32(12):172+162-172,162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高职院校学生中"习得性无助"现象也日益凸现。本文旨在通过科学地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干预措施,以期为高职院校学生摆脱"习得性无助"感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黄丹 《知识窗》2013,(16):60-60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语言习惯的差异,学生容易遇到一些困难,产生畏难心理,因此,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是英语教学的关键。巧妙地设计课堂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能够让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在青少年心理危机渐趋严重的今天,初中古诗文教学应该遵循"以人为本"、"全人教育"的理念,充分发掘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这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作者尝试从"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自然"和"人与宇宙"这四个维度展开,在初中古诗文教学这渗透生命教育,以诗意润泽心灵,为生命加钙,使学生保持一种强健的生命意识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曾丹 《科教文汇》2010,(18):167-168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校园文化既具有高等教育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共性,又要尽可能突出"职"的特点,融进更多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人文素质,真正做到培养合格的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本文针对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提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定位在创建理想育人、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的和谐校园文化上,多渠道、多途径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5.
舒风 《科教文汇》2010,(18):73-73,100
"对量"是工程实际中甲乙双方核对工程量和费用的过程,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对量找问题也是常用的教学手段。学生技能提升到一定阶段会出现瓶颈,要突破瓶颈,往往不在技能本身,而在学生的心理、言行习惯、竞争与合作意识等。本文主要从上述几个方面来阐述运用"对量"思维,拓展学生技能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6.
刘静  许恒迎 《科教文汇》2010,(8):138-138
"你教我学"的传统授课方式容易使学生养成被动、消极的心理,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为响应新课改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本文依次介绍了师生角色互换的具体做法、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所取得的成效,希望广大同仁也能尝试这种做法,多给学生一些展现能力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但是目前学生的"质疑"能力仍然不强,除了心理上的原因及我国文化传统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教育不当造成的。因此要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发现进而提出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不要对爱情欲语还休——中职生爱情教育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音  叶丰海 《科教文汇》2010,(26):195-195,205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中职生萌发了朦胧的爱情意识,"早恋"现象屡屡出现,有的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畸形的爱情观。长期以来,中职教育只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的爱情教育。面对现状,我们必须了解中职生的心理需求,揭开爱情的"神秘面纱",把爱情教育引进课堂,大大方方地谈"情"说"爱",重视语文课爱情教育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2015级新生,入校后在校时间短,在融入大集体中有一个心理与生理上的调适过程,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本着服务育人的初心,视其为子女,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20.
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与服务育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高等学校图书馆流通工作在服务育人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满足读者需求是做好服务育人工作的前提;做好阅读指导工作是服务育人的主要途径;与读者的沟通是服务育人工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