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前面讲过,在“跳一跳,摘果子”这个比喻中,“摘果子”是指掌握知识,“跳”是指能力。当然,这不是摘取某一个桃子或某一个桔子的特殊技能技巧,而是能够摘取各种各样“果子”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一般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学生要又多又快地掌握知识,不仅需要智力的发展,而且需要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质的全面和谐地发展。用赞科夫的话说,这叫做“一般发展”。  相似文献   

2.
黄细仙 《快乐阅读》2011,(18):136-137
一、案例背景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英语学习的活动应该是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经过主动探索,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跳一跳,摘果子"这一形象而生动的描述已经是耳熟能详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它所蕴涵的教育理念深得教师推崇,并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课程改革以来,在理性涤荡教育灵魂、激情改造数学课堂的同时,我对"跳一跳,摘果子"这一经典描述有了一番新的思考,我突然发现:以前,在理解和把握"跳一跳,摘果子"时,似乎总摆脱不了"师道尊严"的无情"束缚",难于剔除"神圣权威"的可怕"阴影",经常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定位,仅仅局限于思考"如何让学生够得着或者是经过‘跳一跳’才能摘"这样的问题。其实,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跳一跳,摘果子"还应有更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跳一跳,摘果子”这个教学概念拓展开来,结合中职英语教学的实际案例,从诸多方面探讨如何使“跳一跳,摘果子”教学法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5.
庄幼民 《教书育人》2007,(10):37-38
我们对“跳一跳,摘果子”这一形象而生动的描述已经是耳熟能详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它所蕴涵的教育理念深得教师推崇,并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课程改革以来,在理性涤荡教育灵魂、激情改造数学课堂的同时,我对“跳一跳,摘果子”这一经典描述有了一番新的思考,我突然发现:以前,在理解和把握“跳一跳,摘果子”时,似乎总摆脱不了“师道尊严”的无情“束缚”,难于剔除“神圣权威”的可怕“阴影”,经常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定位,仅仅局限于思考“如何让学生够得着或者是经过‘跳一跳’才能摘”这样的问题。其实,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跳一跳,摘果子”还应有更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跳一跳,摘果子"这一形象而生动的描述已经是耳熟能详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它所蕴涵的教育理念深得教师推崇,并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但我们经常  相似文献   

7.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在我们学校的人际关系中经常出现心理不平衡的现象。正因为这样,学校的管理者就有一个怎样协调心理平衡的问题。为了说明心理平衡是怎么回事,请看故事片《爱与恨》片断。人们不仅要问:许晶晶对救了自己父亲性命的同学居然横眉冷对、出言不逊,这个女孩子还有良心吗?许晶晶为什么有那样反常的表现呢?清大家接着看《爱与恨》的另一片断。  相似文献   

8.
悬念,是指欣赏戏剧、电影或其它文艺作品时,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的关切心情。而观众或读者的这种关切心情,是由于作品本身存在人们急切想知道的未解之谜、不白的真相造成的,一旦水落石出,真相大白,悬念就不存在了。电视小品《高老头丢失了一只鸡》,大年初一高老头为啥放着美味佳肴不吃,心急火燎地去找鸡?他为啥为了找鸡连旁人打招呼也听不见呢?他是否真的“越发财越抠”、“财迷全能冠军”?他为啥请两个孩子帮忙找鸡?当两个小孩终于在草垛里找到了那一只鸡,高老头为啥赏了找鸡的孩子二十元钱?直到小品结尾观众才从高老头的话中知道:“这是只瘟鸡,  相似文献   

9.
为了帮助小学教师进修中师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作准备,国家教委主办的中国教育电视将在1987年第二季度播出《教育学、心理学答疑》和《师生关系研究》两个讲座。本刊从这一期开始,将陆续发表这两个讲座的文字资料。这些资料说理清楚,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对于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很有启发帮助。  相似文献   

10.
人的一生经常面临着各种紧迫的任务和问题。这些问题、困难、意外情况的发生,表明在我们周围的现实中还有很多未知的、不理解的、没有预见到的、隐蔽的事物。因而,人类需要逐步地认识世界,逐步发现世界上各种事物的新过程、新属性及其相互关系,这就必须有思想。请看动画片——风力磨面的发明:  相似文献   

11.
大家都读过安徒生的名作《卖火柴的小女孩》吧。在这篇脍炙人口的童话里,对生活充满美好憧憬的小女孩,有着很丰富的想象。请看电视片《卖火柴的小女孩》片断。  相似文献   

12.
关于教师期待对学生将产生什么效果的问题,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在1968年曾经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在奥克学校先对一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美其名曰“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实际上是一般的智力测验。然后,随意在各个班级抽取百分之二十的学生,向各班老师虚报说,他们是“未来的花朵”,“有很大的学业冲刺潜力”。八个月之后,他们再对一至六年级的全部学生进行一次测验,结果发现这些所谓“未来的花朵”,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社会中,尽管人们所从事的行业纷繁复杂,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各不相同,但有一部分具有广泛适应性的能力却是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必须具备的。观察力,就是其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教学对象,为了开发学生的潜能,我在教学中加强了对学生的跟踪,及时登记每人考试、测验分数(包括能反映学生成绩的独立性作业),月底总评,并将平均分折合为位次(如85分,此前有5人,则第6位)。这样一学期就有五六个位次,三年三四十个位次。从这些高低位次中发现所有学生都处于一个不问歇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其中有不少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上,尽管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爱好、兴趣和个性,都有自己对周围世界的独特感受和认识,然而,无论何人,他们都在追求着一个共同的东西--美。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地创造着美,而美本身也在哺育着人类。无论是自然美还是艺术美,它都对人们的思想感情和道德修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换句话说,美具有独特的德育功能。在这一集里先谈谈艺术美对陶冶人们的情操,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所起的重要作用。下面,我们先从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起。  相似文献   

16.
在庄子的著作中,有个“庖丁解牛”的寓言,说的是庖丁解牛,手、肩、脚、膝并用,动作十分协调,刀子哗哗作响,牛的肢体应声而解。他的技艺为什么这样高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即按照牛体的自然结构运刀。和庖丁解牛一样,教学工作也有它自己的特点和规律。一个教师要把教学工作搞好,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掌握教学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这里,我们向大家介绍澧县城关镇第一小学数学教师田元炯,是怎样遵循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庖丁解牛”的境界的。  相似文献   

17.
一、激励学生挑战自我,进入“最近发展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现有发展水平,二是尚处正在形成状态的发展水平,也称“最近发展区”。学生要超常发展,就不能停留在现有的发展区,必须进入“最近发展区”。  相似文献   

18.
一、激励学生挑战自我,进入“最近发展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现有发展水平,二是尚处正在形成状态的发展水平,也称“最近发展区”。学生要超常发展,就不能停留在现有的发展区,必须进入“最近发展区”。学生只有跳起来,才能进入“最近发展区”。1.学生的跳摘、站摘、蹲摘现象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发现,不管成绩好还是不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结果是不变的。如摘果实,存在跳摘、站摘、蹲摘三种不同现象。跳摘,尽心竭力,走的是快步,使出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最佳结合而产生的潜在能力,形成发展中的最好时段;站摘,按部就…  相似文献   

19.
教学实践证明,中、低年级的儿童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跳起来摘“果子”。而且这样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得牢,用得活,同时又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相信学生,允许摔跤,摔跤也是有益处。 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摔跤是难免的。如果生怕学生摔跤,扶着甚至抱着学生走,那就达不到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双重目的。因此,我们应当相信学生,允许摔跤,事实上,只要正确引导,学生摔了跤也能  相似文献   

20.
“张力”本来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指事物之间与事物内部存在的力的运动造成的一种紧张状态。后被引人哲学范畴,主要指两个事物之间的距离和落差。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他的知识、生活经验、思想情感与语言表现之间总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距,形成了作品中“言不尽意”或“意在言外”的现象。学生作为一名对话者、解读者,他们缺乏丰厚的生活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