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幼小衔接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尽管幼儿园在大班下学期都会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从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四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入学准备,  相似文献   

2.
<正>从幼儿园到小学,儿童面临着学习、生活、人际环境的转变,幼儿园应为儿童做好入学身心准备,让儿童身心愉悦地融入新的学习环境。我们通过自己编制《小学一年级学生入学身心适应调查问卷》,对我园2021年大班毕业的213名儿童及其家长开展问卷调查,并深入小学观察、访谈,了解这些儿童入学身心适应情况。基于调查结果,我们对照教育部的《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中身心适应的发展目标及具体表现,分析这些儿童入学时身心准备的状况,进一步思考幼儿园入学身心准备教育如何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3.
<正>一、研究缘起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儿童早期成长过程中一次重要的转折。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有关于幼小衔接的专题研究,2010年加快学前教育发展以来,也有两个年度的“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涉及幼小衔接,近年来幼小衔接问题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2021年6月,我省教育厅举办“全省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研讨班”,部署我省全面推动幼小科学衔接的有关工作。在参与上述一系列工作过程中,我们对幼小衔接现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为什么幼儿园越来越重视幼小衔接,可儿童从幼儿园入小学的坡度越来越陡?  相似文献   

4.
<正>幼儿期是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也是幼儿进入小学前的关键时期,帮助幼儿科学做好入学准备,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园应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精神,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实施科学的保育教育,同时将入学准备教育有机渗透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帮助幼儿做好身心等各方面准备,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  相似文献   

5.
李艳 《贵州教育》2023,(13):46-48
小学新生入学后会发现幼儿园和小学在生活和学习上有很大差异,小学入学适应性问题随之加剧。教师要通过创建学习环境、培养专注力,融入游戏化教学方式等措施,帮助儿童适应幼儿园活动到小学课堂教学的转变,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解决儿童入学适应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6.
<正>一、问题提出2021年3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目标是要“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以及“幼小协同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基本形成”。《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和小学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的相互衔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幼儿园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幼小衔接是小学教育的关键,也是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从小学音乐教育入手,做好幼小衔接,成为许多小学音乐教师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汤颖华 《家长》2022,(34):165-167
<正>2021年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应融入幼儿园三年保教工作全过程,就幼儿园与小学的“断层”与“接口”问题,需幼儿园与小学双向互动,以及幼儿园、小学、家庭的三方共育,共同为幼儿的入学准备创造良好条件,实现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霞浦县实验幼儿园作为福建省幼小衔接试点园,与霞浦县第三小学结对试点园(校),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指引,以儿童为本减缓幼小衔接坡度,展开了为期一年的互动合作式教研探究。  相似文献   

9.
张艳梅 《动漫界》2022,(20):16-17
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科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大班幼儿正处于幼小衔接的关键期.我园聚焦入学准备的关键点,通过家、园、校三方合力,借助"四篇章"行动,帮助幼儿从精神上到能力上做好全面...  相似文献   

10.
吴丽钦 《亚太教育》2023,(14):13-15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围绕幼儿园、小学的科学衔接做出了具体要求,提出“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社会生活能力直接关系到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亲社会行为、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是促进幼儿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的能力。基于此,通过结合五大领域教学、围绕儿童绘本阅读、开展社会生活实践等措施,实现对幼儿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正>幼儿园和小学的生活、作息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形成了“入学坡度”,衔接不好势必会影响幼儿的小学生活与学习。因此,在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提出“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受时间,学会按时作息,养成守时,不拖沓的好习惯”。可见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对做好幼儿入学准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园站在儿童的视角,将时间管理融入幼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尝试帮助幼儿建立时间观念,养成有效管理时间的良好习惯,减缓入学坡度,帮助幼儿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相似文献   

12.
吴建华 《家教世界》2022,(30):60-61
<正>幼儿园阶段是孩子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也是为小学入学做好准备的关键阶段。所以帮助家长和幼儿科学地做好入学准备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实施小学入学准备教育中,教师需要结合园本课程,将幼小衔接内容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中。一、身心准备(一)向往入学的情感培养让幼儿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是重要的入学准备。“小学校园大揭秘”一直是幼儿园孩子最感兴趣的事。孩子们在参观小学的活动中用自己的眼睛仔细寻找,感受小学和幼儿园生活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福建教育》2022,(8):4-5
<正>编者按:幼小衔接是一个家园共同关注的话题,它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确保相关工作取得实效,需要统筹各方资源。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同时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统筹协调,整合专业资源,加强幼小衔接科学研究,为儿童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阶梯。与以往有所不同,国家开始从行政层面大力推动幼小双向衔接。在“双减”背景下,幼儿园应如何积极作为,如何科学有效地持续优化幼小衔接工作呢?  相似文献   

14.
<正>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成长中的一件大事。怎样为他们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工作?这是教师和家长共同探讨的问题。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一个系统整体,二者互相联系,又有区别,因此我们要对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学习、生活进行研究,自然就能更充分、科学地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真正实现幼儿园与小学的顺利衔接,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行为习惯主要是在三岁以前和幼儿园  相似文献   

15.
<正>《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坚持儿童为本”,关注整体、把握重点,尊重规律,全面准备。对3—6岁幼儿,尤其是进入大班的幼儿,更要做好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方面的准备。在探索幼小衔接策略的过程中,我们不仅研究了《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还认真学习了《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发现科学的双向衔接必须以儿童为本,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6.
迈向高质量教育时代的幼小衔接,不仅要着眼于帮助学前儿童从幼儿园平稳过渡到小学,还应追求儿童后继的可持续发展,关注儿童终身发展的核心能力和必备素养。儿童入学准备关键能力是指儿童做好身心全面入学准备应涉及的基本学习与发展能力,以及应着重培养的有益于儿童终身发展的素质与能力。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并用和比照建构了儿童入学准备关键能力指标体系,并采用德尔菲法对49名专家进行了2个阶段共4轮的意见咨询,修订后的指标体系包含8个基本维度(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情绪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学习品质、早期语言能力、早期数学能力)共36项核心指标以及指标含义说明。  相似文献   

17.
王蓉  黎婧 《福建教育》2023,(3):32-33
<正>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同时还指出,要强化衔接意识,坚持幼小双向衔接,协同合作。在文件精神的引领下,我们重塑了幼小衔接理念,将幼小衔接工作的着力点从“单向衔接”转向“双向互动”,开启了幼小双向衔接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不同的但又相邻的教育阶段。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成长中的一件大事,是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转折。实践证明,儿童入学后的学习成绩乃至生理、心理各方面进一步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入学前的准备工作。做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使其顺...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大班入学准备工作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园大班入学准备工作浅谈刘宝琳幼儿园大班近临小学,其教育更直接影响到儿童入学后的适应,因此,在儿童从入园经过全面发展教育进入大班之后,应集中做好儿童入学准备教育,从身心各方面为儿童入学做好准备。1、促进身体发展,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和习惯。小学生...  相似文献   

20.
“入学准备”是指对幼儿在进入学校时应当达到的发展水平的期望或能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任务要求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状态。大量研究表明,学生教育成绩的差距早在儿童入学之前就已经存在,并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阶段,因此,在幼儿园阶段为小学以及后期学习做好各方面准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