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该文对六朝建康佛寺产生的时代背景、数量、分布,以及寺院组织结构和寺院经济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并且提出了六朝建康佛寺不是480所,而是700所左右的新论点。  相似文献   

2.
建康作为六朝都城,其安全与政权命运息息相关。因而,统治者对建康的防卫,进行了精心筹划和周密部署,在城市内部及周边地区打造了布局完整、结构复杂的防御体系。街巷作为该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设置与布局对城防有着独特的作用和意义,从一个方面展现了江南政权的军事防御水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的南京考古发现,大量的出土文物和遗迹,诸如砖筑城垣、城砖存模印、瓦当、瓷器等等,证明了六朝都城建康城台遗址的方位。人们苦苦追求了一千多年。过去误以为鸡鸣寺后一段砖墙为台城遗留,后又误认今东南大学及成贤街一带为当时“宫禁”所在,考古工作者配合拆迁、基建工程,在成贤街一带寻找落空。2003年5月,终于在今南京图书馆新馆工地、今大行宫、总统府一带,先后发掘出土城墙拐角、城壕、道路、桥梁、房基、水沟、水井等大型遗存,震撼了学术界。  相似文献   

4.
六朝建康城的发掘与复原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文献的六朝都城建康的复原研究,长期以来是聚讼之府,意见分歧颇大。本文首先对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找出其问题所在,继而利用最新考古资料,推定建康都城、宫城的中轴线及四至,提示了建康城复原研究的新思路。进而指出:建康城从北往南按苑囿、宫城、都城, 以及用“篱门”明确外郭城范围的平面形制,在中国中古的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种独特的都城形制,融入了草原游牧文化的因素,这正是魏晋隋唐历史具有中世纪特征的一个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5.
六朝建康城遗址考古发掘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六朝建康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一直十分薄弱.为了究明六朝建康宫城(一般称为台城)位置,廓清都城布局等重要问题,自2001年5月起,南京市博物馆先后有计划、有重点地对成贤街、大行宫及其他地区的30多个建设工地进行了大面积抢救性考古发掘,获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本文首先对以往这一工作的主要过程和收获进行简要回顾;在此基础上,从工作思路和方法上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对今后六朝建康城遗址田野考古工作的重点、文物保护的原则等进行初步规划和构想.  相似文献   

6.
六朝建康地居形胜,界通吴会,为都城有三百余年,是中世纪南中国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重要的古都学、历史地理学研究价值。自明朝中期以来,传统史家之于六朝建康多有关注,并已突破史料汇编的囿限。上世纪随着中国古都学会、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的考古学、信息交叉学科的进步,以及古籍整理与出版的贡献,六朝建康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范围日益扩大,围绕建康定都条件、城市经济、水陆交通、气候生态等问题全面展开,其深度与广度得以大力拓展。今后,六朝建康研究或将更为系统化,并服务于都城的古迹保护与旅游规划。  相似文献   

7.
历史地理信息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尝试以六朝时期的建康为时空研究范围 ,应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超媒体技术和空间数据库技术 ,收集、整理有关建康的历史地理文献资料 ,建立六朝建康历史地理数据库 ,进行专题研究及专题制图 ;并进而研制以超媒体电子地图为网络界面的超媒体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从而以多角度恢复和再现六朝时期建康的历史地理风貌  相似文献   

8.
建初寺是江南地区历史最悠久的佛教寺院,其所在地历来众说纷纭。近年来由于南京明代大报恩寺遗址的发掘与重建以及建设"佛都文化"的需要,建初寺的问题被再次推向公众。该文立足史料学,对建初寺的地点进行了考证,推断其在今南京市中华路与长乐路交界处附近,并分析了宋元以后南京地方志及明清私人撰述中出现谬误的原因,再次强调建康城研究中史料辨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景定建康志》是南宋地方名志之一,除了编纂体例、著述宗旨、编纂方法等方面的优越与进步之外,志书也有着较大的地名学成就,记载有山、水、桥、路、坊、里等诸多地名,负载着丰富历史信息,更对部分地名着力考证与辨析,涉及地名用字、读音、含义、指位等诸多方面,是南京地名学史,乃至中国地名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经济文化类型是民族因素介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集中体现,它以非正式制度方式强烈作用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因此,应该因地制宜地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充分尊重各民族传统经济文化类型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阿克塞县作为哈萨克族自治县,在经济发展中围绕哈萨克族传统经济文化类型畜牧经济开展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充分说明尊重各民族传统经济文化类型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略论唐五代江南城市的经济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五代时期,江南地区城市布局越来越密集,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增强,市场商业经济普遍繁荣,商业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在江南部分经济发达城市,随处可见夜间商业交换现象,城市服务性行业也蓬勃兴起。在一些大城市中出现了庞大的消费群体,人数众多,财务雄厚,对江南城市经济影响较大。江南城市对周围农村经济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农民与城市的关系日益密切。唐代中后期,苏州、越州、杭州、宣州等城市经济发展较快,至五代,越州、宣州地位下降、苏、杭、金陵是三个发展较为明显的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北经济发展引人注目,在北方的地位迅速提升,成为“天下腹心”。其发展的过程主要有魏晋和北朝两个阶段,根本原因在于劳动人手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慈波 《邯郸学院学报》2007,17(1):46-49,57
《文辨》是王若虚专门论述文章之学的文话著作,该书以辨博著称,论文推尊苏轼,具有明显的金源文化特征.《文辨》以文章"惟适其宜"为一以贯之的原则,对文字表达、文体风格、文章体制等方面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构成了一个自适的体系.  相似文献   

14.
《文辨》是王若虚专门论述文章之学的文话著作,该书以辨博著称,论文推尊苏轼,具有明显的金源文化特征。《文辨》以文章“惟适其宜”为一以贯之的原则,对文字表达、文体风格、文章体制等方面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构成了一个自适的体系。  相似文献   

15.
广西饮食文化是西南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区域的饮食文化缺乏系统的挖掘与整理。但事实上,这一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自古至今的食源、食性、食涵、食俗、食风等所有饮食文化事象,对整个西南地区乃至中华民族饮食文明的影响都是亘古遂深和日久旷远的。从史上该地域文化圈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古医食、文化学著等方面入手,首次探究了广西唐至五代时期饮食文化发展的基本形态和区域面貌。  相似文献   

16.
本文第一部分,以陈寅恪的辉煌的学术成就为例,论述研究六朝文学必须深刻理解六朝文化.第二部分,以"六朝风采"所展览的丰富多彩的文物为例,论述研究六朝文化应该充分利用六朝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17.
唐宋时期,随着北方士民的大量南迁和中原先进文化的南传,南北经济文化有了频繁的交流。这不仅促进了东南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东南饮食文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东南沿海城市饮食业的兴旺。  相似文献   

18.
金代理学发展路向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学思想在金代趋于衰微 ,但研习者一直不乏其人 ,并表现出不同于南宋理学的整合方向 ,即象数与义理并重。至金后期 ,随着政治、学术环境的变化 ,理学受到越来越多北方士人的关注 ,以赵秉文、李纯甫、王若虚为代表 ,观点不同 ,研习的心态却相对活跃 ,客观上有利于理学的进一步发展。金朝的覆灭中止了北方理学的独特发展路向 ,南宋成熟的程朱理学借助历史的机缘取而代之 ,开始了在北方的大规模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