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玩偶之家》这部剧作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产生了巨大影响,国人阅读接受该剧的基本立场是把它奉为妇女解放的经典,而《玩偶之家》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绝不在此。剧作成功塑造了一个天真单纯、充满爱心、富有诗意的可爱的女性形象娜拉,展示了人物真实而丰满的心理轨迹,反映的是个人的精神自由问题,而非妇女解放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
朱怡 《成才之路》2009,(35):I0031-I0032
哈姆莱特说:“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在易卜生的戏剧《玩偶之家》中却恰恰相反,脆弱的名字是男人,是有权有势的男人;刚强的名字却是女人,而且是无权无势的女人。《玩偶之家》中出现了三位主要男性角色——海尔茂、阮克医生和柯洛克斯泰,在这三位男主人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是假、丑、恶——内体、精神上的病态及其虚伪和自私的本性;而在剧中的两位女主角娜拉和琳达夫人身上所表现出的却是真、善、美——对他人的善良,时爱情的忠诚以及对生活的坚强。  相似文献   

3.
剧本个性化的语言,充分展现了矛盾冲突,从而塑造出丰满的人物形象。将品读戏剧语言作为重要抓手,分析人物言行前后的变化,关注台词中人称、时态等细节以及反复出现的高频词语,从“变”与“不变”中发掘人物性格的复杂心理,从而理解“玩偶”二字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玩偶之家》主线和副线两个情节线索的梳理基础上,试着以反讽的角度,分别从婚姻爱情观和叙事情境两方面展开双重反讽的探讨,企求进一步拓展《玩偶之家》解读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与郭沫若《卓文君》的剧本中,分别塑造了两个个性独立的女性。试图通过分析两个作品中人物的共性与个性,来揭示一下易卜生和郭沫若对时代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聊斋志异》中,女性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提高。作品对女性外貌的过于重视和想象,使女性形象成了被玩赏的花瓶。女郎的主动与轻浮,恰恰迎合了男性的趣味。在男权世界中,她们充当的是满足欲望的玩偶。  相似文献   

7.
易卜生《玩偶之家》以非常平凡的夫妻矛盾为题材,描写了女主人公娜拉挣脱玩偶的家庭,走向自我觉醒的过程,深刻揭露了以男权为中心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虚伪、自私,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宗教、道德、法律,热情歌颂了奴女的人格独立、自由解放。但由于阶级、历史的局限,易卜生不能,也不可能指出妇女解放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8.
同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范围内关于女性形象的代表性文本,虽然处于不同的文化圈之中,如果就女性描写本身及女性与家庭、婚姻、社会、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作一个横向的平行比较,或可以找出其中关于女性处境的共通之处及造成其差异的成因。同时,本文通过对卡玛娜和娜拉两位女性文学形象的时代因素、社会背景、作家意图方面加以分析比较,以卡玛娜和娜拉为例探讨女性的“回归”与“出走”问题。  相似文献   

9.
同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范围内关于女性形象的代表性文本,虽然处于不同的文化圈之中,如果就女性描写本身及女性与家庭、婚姻、社会、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作一个横向的平行比较,或可以找出其中关于女性处境的共通之处及造成其差异的成因。同时,本文通过对卡玛娜和娜拉两位女性文学形象的时代因素、社会背景、作家意图方面加以分析比较,以卡玛娜和娜拉为例探讨女性的“回归”与“出走”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玩偶之家》与《秃头歌女》属于不同风格的剧作,但在反映女性社会地位、精神思想等主题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剧中女性人物是资本主义社会和现代社会女性精神受奴役,内心孤立无援的典型代表。生活的孤独和心灵的孤寂在女性主义的意识下引起内心世界的挣扎,而思想的觉悟必将引起精神的解放。  相似文献   

11.
在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影响下,《玩偶之家》和《伤逝》中的两位女主人公娜拉和子君都发出了代表女性最为强烈的振耳发馈的声音。她们都被各自的生存环境所异化,但在处理的过程中,两位主人公却采取了各自不同的方式:娜拉通过话语否定了不合理的社会,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人的权利;子君则在默默中前行,没有选择,只有接受,惨遭抛弃,以至最后丢掉性命。这两种不同的抉择背后蕴含了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根源。并且较之于浸润在更多的民主思想中的西方女性。中国妇女有着更为悲惨的命运。  相似文献   

12.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密西尔创作的《飘》和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分别塑造了两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郝思嘉和娜拉。虽然两位作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但是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并没有阻碍两位作家思想上的共鸣,这两部作品都表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独立意识的觉醒。本文通过对比两部作品的女主角娜拉和郝思嘉,具体分析她们在女性自我独立意识觉醒后不同的自我救赎和不同的前途。  相似文献   

13.
Thomas L.Good,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育心理系和教育领导艺术系教授。Jere E.BroPhy,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师教育领域著名教授。《透视课堂》一书中,作者对课堂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使教师对自以为熟知的课堂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作者认为在课堂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潜在或者隐,性的现象,这些现象或许并未呈现出来,但却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课堂决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必须首先对当前的教育方法和课堂情景有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幼儿语言课应该是富有美感、充满诗意的。创设美的情境、美的语言和美的教法是幼儿教师组织语言教学时应当致力追求的境界。前不久,听到的一节语言课《小蛋壳》就从多维度展现了这种美感追求。  相似文献   

15.
《8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二节课,重在解决8加几的计算方法。教材首先利用"有几棵树"的情境图引导学生思考学习8加几的多种计算方法,然后安排了"试一试"与"练一练"。教学设想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而本节课的教学内  相似文献   

16.
【背景】 《历史与社会》学科以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为宗旨,是一门整合了历史、人地理以及其他人社会科学教育与技能的综合科课程,这门课程要为学生提供正确认识社会环境,积极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学生在体验和探究过程中丰富社会经验,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参与社会生活、应对社会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健康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认识乃至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17.
薛娇 《考试周刊》2015,(1):21-22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密西尔创作的《飘》及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分别塑造了两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郝思嘉和娜拉。虽然两位作家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但是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并没有阻碍两位作家思想上的共鸣,这两部作品都表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独立意识的觉醒。本文通过对比两部作品的女主角娜拉和郝思嘉,具体分析她们在社会地位及女性独立意识觉醒两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让课堂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和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平等地对话能调动学生结合生活来学习语文,切切实实地体现了全员参与、有效参与,也真正体现了课堂因生活更精彩,也充分凸显了生活是课堂之源!  相似文献   

19.
让课堂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和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平等地对话能调动学生结合生活来学习语文,切切实实地体现了全员参与、有效参与,也真正体现了课堂因生活更精彩,也充分凸显了生活是课堂之源!  相似文献   

20.
黄延琴 《山东教育》2014,(11):52-52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音乐课堂应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让课堂充满情趣,这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音乐课堂的需要。音乐生来就是为放飞儿童的梦想而存在的,一个个音符跳跃起柬就是张开的翅膀,一首首乐曲回响起来就是放飞的天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