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家教》2003,(5):38-38
在北京大学19号宿舍楼里,记者见到了我们的老朋友桑兰。每次见到桑兰,我都觉得只用一个“坚强”不能完全形容这个女孩子的超凡之处——面对突然的变故,那个17岁少女的双眸里,闪动着对生活的渴望。那种不放弃希望、不放弃追求的目光,让我们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什么才是“坚强”。  相似文献   

2.
曹文轩在《孤独之旅》这篇小说中塑造了杜小康这个少年形象。杜小康因家庭变故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去放鸭。在经历了生活、精神、心理的痛苦磨练后,杜小康"长大了,坚强了",他的成长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相似文献   

3.
生活的变故无处不在,在当今这个人口高度密集的社会里,每天发生的意外更是数不胜数。也许当灾难发生的时候我们能够坚强面对,但是当灾难过后,你是否也能坦然付之一笑,乐观地继续行走以后的路?  相似文献   

4.
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成功塑造了杜小康这位在孤独中成长的少年形象。在人生的变故面前,他能勇敢去面对,并在孤独之中学会了忍耐,在困难面前学会了克服,在危难之时学会了坚强,在思亲念乡中懂得了人生。正是生活的艰苦、精神的寂寞,锤炼了这位少年的身心,使他在孤独的人生道路上突然“长大”了。  相似文献   

5.
受家庭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变故学生往往性格孤僻多疑,思想偏激消极,心理上自卑、沉郁.学生工作者要将因材施教,科学育人的宏观思想工作原则施于微观主体,及时发现存在家庭变故的特殊学生,通过谈话全面了解情况,并使其释放内心压力;激励帮助其发现自身优点,树立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给予经济帮助,解决生活困难;指导其恰当定位自我,做好大学生活和未来的人生规划.由此,实现对家庭变故学生的转化,并通过个案总结、积累做好特殊学生工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英语沙龙》2011,(2):11-15
一、INTRODUCTION选文简介: 《啦啦队排练》(The Cheerleading Practice)节选自美国少年文学作家苏珊·施里夫(SusanShreve)的代表作《布利斯特》(Blister)。年仅十岁的阿丽萨因为家庭变故而不得不面对一系列的困难,但她没有消沉,反而选择了坚强地迎战这些困难。  相似文献   

7.
一、小学生受挫心理产生的原因 1.家庭生活环境的不健全,是造成受挫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现代社会,家庭变故比较大,单亲家庭、后组合家庭增多.这种变故伤害最大的是孩子.在单亲家庭,突然的变故使他们感到自卑、感到孤独无助.一般而言,女生容易表现为脆弱、敏感、自我封闭、情绪低落;男生一般表现为用玩耍来掩盖内心的无助.心理上还会产生极大的不平衡感.  相似文献   

8.
韩雪 《读写月报》2022,(27):26-32
<正>[教材分析]《孤独之旅》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篇课文,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主要讲述的是因家庭变故而辍学的杜小康跟随父亲杜雍和远离家乡,去遥远的芦苇荡放鸭,在历经孤独恐惧之后,最终战胜了孤独,变得勇敢坚强,实现自我成长的故事。成长是小说的主题,而“孤独”则是贯穿全文的情感。这场孤独之旅,让杜小康由脆弱到坚强,由胆怯到勇敢,由恐慌到自信,  相似文献   

9.
选择坚强     
是男人就应该坚强,是男人就应该崇尚坚强,是男人就应该把坚强飘扬在宽阔的前额上,是男人就应该把坚强注入奔腾的血液里!坚强是什么?坚强是男人暴起的喉节,坚强是男人如刷的短发,坚强是男人山一般雄壮的身躯,坚强是男人铁一般坚韧的性格。坚强的男人跌倒之后把跌落的牙齿和淋漓的鲜血咽进肚里,坚强的男人受伤后依然张扬着不屈不挠的笑容。不坚强的男人不配有男人的称号,坚强不足的男人不是一个完整的男人!也许,是我们的生活告别了战争的硝烟;也许,是我们的生活有了太多的风和日丽,使得喝着牛奶长大的一些小男人在渐渐远离坚强…  相似文献   

10.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雷满山。”雨果曾说过:“人在逆境里比顺境里更坚强不屈。遇厄运时比交好运时更容易保全身心。”洪战辉,湖南怀化学院一名在读大学生,在11岁那年家庭突发重大变故,父亲疯了,亲妹妹死了,父亲又捡回个遗弃女婴,母亲和弟弟相继离家出走了。洪战辉稚  相似文献   

11.
童年是伴随着游戏的一段美好回忆,童年是伴随着快乐的无忧生活。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拥有美好幸福的童年生活:有的饱尝家庭战争的痛苦,有的因意外事故失去父爱或母爱,最终生活在破碎的家庭中;也有的小小年纪身患重症,与死亡之神抗争;也有的被家庭经济拮据所困扰……不管孩子遇到怎样的意外变故,不管痛苦是来自心理还是肉体,无疑都带给幼小心灵巨大的伤害。面对这一切,年幼的孩子该怎样面对痛苦,面对一切变故;又该怎样正视现实,走出逆境,战胜自我呢?作为成年人,作为教育者,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心态去理解他们,将用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2.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生活在北宋与南宋之间,少年时家境殷实,无忧无虑;青年时与丈夫时聚时分;中年以后遭遇国破、家败、夫丧的重大变故。如此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决定了她的词作具有早期清丽明快、中期情意绵绵、后期哀愁凄凉的鲜明风格。  相似文献   

13.
许多临床病例显示,癌症患者病前大多经历了亲人故去、失恋、离婚、失业、降职或天灾人祸等重大生活变故,这些生活重大事件加之负性情绪极易形成“癌症性格”。  相似文献   

14.
人生横遭变故,对人的打击可想而知。但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穷且益坚的坚毅精神和老庄顺从自然之道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一切苦难,消解生活中遭遇的痛苦,充分体现出了他的乐天情怀。  相似文献   

15.
排除炸弹     
在浩瀚的大海上,有一座龙晶岛,岛上四季如春、风景宜人,一群快乐的棕熊无忧无虑地生活在这里。 但是,平静的生活被一个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岛上的安全监控系统检测到岛屿底部有一颗炸弹。  相似文献   

16.
坚强     
我的信念只有两个字:坚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这样一段话:“当一个人身体健康,充满青春活力的时候,坚强是一桩比较简单和容易的事;而只有生活用铁环把你紧紧箍起来的时候,坚强才是光荣的事情。”是的,坚强就是有打击永不颓  相似文献   

17.
另一种流感     
卡梅拉出生在意大利的马切拉塔市,她原本拥有一份幸福的生活,且是亲戚朋友心目当中的女强人。但是,26年前的一天,在她的身上发生了一场变故,从此,卡梅拉日日生活在恐慌之中,像彻底变了一个人。  相似文献   

18.
在《群山之巅》中,作者以哀婉的笔调描绘了生活在中国北疆大地上的众生相,写尽了他们的人生变故与苦难命运,写出了他们令人同情的遭遇与不幸。在生活的窘境下他们苦苦挣扎却从不屈服;在情与爱的道路上历经坎坷却炽热纯情;在乡土伦理中他们求得救赎;在特权体制下寻找自我。同时作者还以批判的眼光去发掘民间小人物的人性光辉,讴歌他们质朴而顽强的生命精神。  相似文献   

19.
在理想的王国里,我们承受亲人故人给予的热望和要求:在生活的路途上,我们面对来自世俗的各种恶意和善待;在情感的海洋里,我们承受着人生变故中的各种打击和煎熬。承受了阳光,就有了鲜花硕果;承受了巨浪,就有了登临彼岸时的放松释然;承受了炼狱之痛,就有了获得新生的欢欣和感情。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中遇到挫折时需要坚强,精神受到伤害时需要坚强,因为许多时候只有坚强可以助人走向成功。于是,人们常常因此而忽略了另一种人生智慧——随遇而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