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红楼梦》是古典文学史上的一株奇葩,其两个英译本(杨宪益译本和大卫.霍克斯译本)同样也是译坛的经典之作,曾被众多的翻译家和翻译爱好者欣赏和点评。笔者从形合与意合的研究角度出发,探讨了《红楼梦》的翻译艺术,并通过《红楼梦》英译本的比较,分析了形合与意合机制产生的内在动因。论文认为,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特点体现在《红楼梦》的翻译过程中,并为译者提供了阐释空间。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反映了明末清初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研究价值。《红楼梦》中人物的服饰描写占据了很大比例。通过对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红楼梦》译本中服饰翻译进行分析,得出其主要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并兼顾其他的翻译技巧,如增译、省译、分句与合句、换序等,从而实现了翻译的顺畅与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3.
虽然霍克斯英译《红楼梦》被西方人称道,但作为一个西方翻译家,他的作品还是有一些细节值得我们去研究品味。文章选取《红楼梦》三十回的龄官划蔷,痴及局外一章雨的片段,从词语的翻译,文化阐释对译文的影响,句式结构对对译文的影响以及翻译的整体性方面,对霍译本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虽然霍克斯英译《红楼梦》被西方人称道,但作为一个西方翻译家,他的作品还是有一些细节值得我们去研究品味。文章选取《红楼梦》三十回的"龄官划蔷,痴及局外"一章"雨"的片段,从词语的翻译,文化阐释对译文的影响,句式结构对对译文的影响以及翻译的整体性方面,对霍译本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最受欢迎的两个英文译本当属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全译本。以《红楼梦》中多个诗歌的英译为例,从语言不可译性和文化不可译性两个大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论证诗歌翻译的不可译性。同时根据不可译性这一现象提出了《红楼梦》诗歌翻译的补偿策略,来弥补诗歌在译语中的缺失。  相似文献   

6.
《尤利西斯》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小说以再现人物意识为中心,在反映人物多层次、纷乱复杂的内心世界、瞬息万变的情绪状态等方面独领风骚。探讨由萧乾、文洁若夫妇合译、和由金堤翻译的《尤利西斯》两个译本在人物重塑上各自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和人物描写艺术。  相似文献   

7.
张丽丽 《文教资料》2010,(19):26-28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号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它展示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红楼梦》的翻译也因其在我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翻译版本之多而受到译学界的重视。当今译界公认的两种最佳英文译本分别为我国学者杨宪益及其夫人戴乃迭合译的A Dream of RedMansions和英国汉学家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的译本The Story of the Stone。这两个译本风格迥异,但各有特色。这是由于两个译本的作者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本着不同的翻译目的和翻译方法所造成的。本文通过对上述两个《红楼梦》的英文译本的实例进行对比,对两译本中的人名称谓、诗词、传统文化等的不同译法加以比较,对译者在翻译中采用的不同的翻译策略及其不同的翻译目的和文化取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现代语言学的理论为指导,对《红楼梦》中的同一成语及其在维译本中不同语境下的翻译进行了比较详细全面的观察。通过对作品中翻译实例的分析,研究同一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翻译方法,从中探寻语境对成语维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中的人物姓名大都具有深刻含义,与人物的性格、身份和命运有着紧密联系。本文以李治华法译本《红楼梦》中贾家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的译名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该法译版本对元迎探惜四姊妹姓名字面意义的传达及其深层文化内涵的反映,以期进一步丰富《红楼梦》法译人物姓名的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作品,《红楼梦》的英译本繁多,杨译本和霍译本中对外貌词汇的重组、外貌词汇的模糊化翻译、外貌词汇差异的误读和外貌审美差异下的增译,说明了译者强烈的审美心理活动对文学翻译起着重要影响,不同文化类型在译者充满激情的审美活动下交流、撞击、融会。  相似文献   

11.
骆传伟 《海外英语》2013,(5X):179-181
《红楼梦》中的姓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对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命运、表达作品主题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红楼梦》杨译本和霍译本的相关译文,考察人名翻译策略与姓名文化传递得失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霍译本对人名翻译采取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式比杨译本单纯采用音译的人名翻译方式更有利于姓名文化的传递。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有多种译本,但过去多是节译本。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于1978年出版了120回英文全译本(以下称“杨译本”),这是极为可喜之事。因为要译好这部巨著是很不容易的,光是人名翻译就相当艰难。笔者曾编《红楼梦人物小辞典》,统计书中人物有544人,别名绰号49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以《红楼梦》中的四字格成语及其在维译本中的翻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作品中翻译实例的分析、研究成语的基本翻译方法、特点以及翻译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探索汉语成语维译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是一部融合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翻译这样一部巨著实属难事。霍克斯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来翻译《红楼梦》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从读者反应论出发,对《红楼梦》中有关文化内容的翻译采取了恰当的处理方法。通过摘取霍译本《红楼梦》中文化内容翻译的译例,并对之试做分析,可以看出读者反应论对汉英文化翻译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宪益也许是中国最后一个集“士大夫”、“洋博士”和“革命者”于一身的知识分子了。他是把《史记》推向西方世界的第一人。他翻译的《鲁迅选集》,是外国高校教学研究通常采用的范本;与夫人合作翻译的《红楼梦》三卷本,是至今为止唯一一部由中国人翻译的全译本.与英国两位汉学家合译的五卷本(译名《石头记》)一并成为西方世界最认可的《红楼梦》译本。  相似文献   

16.
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分别翻译的《红楼梦》可谓二十世纪中国翻译史上的两部标志性作品。文章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分析了翻译目的对《红楼梦》译者的翻译过程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从文化、意识形态、译本的编排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杨宪益夫妇英译的《红楼梦》完美的再现了原文,人物刻画的淋漓尽致。但王熙凤这一典型形象的重塑有所欠缺。本文从选词,句子结构以及翻译的叙事角度对译本进行分析,发现译文中王熙凤泼辣,粗俗,直率的鲜明个性减色不少。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杨宪益夫妇译本和大卫.霍克斯译本为依据对《红楼梦》判词翻译的策略进行探讨,认为无论是选择整体性意译、局部性补译,还是选择视角转译,译者必须在各自翻译目的的基础上仔细考虑文化的影响并找到合适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分别翻译的《红楼梦》可谓二十世纪中国翻译史上的两部标志性作品.文章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分析了翻译目的对《红楼梦》译者的翻译过程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从文化、意识形态、译本的编排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何笑荧  宫丽 《现代语文》2015,(3):139-141
本文以《红楼梦》第一回中跛足道人所作《好了歌》及其两个权威译文——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本(以下称"杨译")与David·Hawkes、John·Minford翁婿的译本(以下称"霍译")为研究对象,从英汉语言对比的角度,以形合与意合、繁复与简短、抽象与具体作为分析依据进行探讨,旨在得出杨与霍在翻译过程中各自注重的翻译目的,同时也希望能反映出母语思维对翻译过程中语言使用的影响。目的在于加深对原作和译本的理解,有助于对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