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是个常常来无影去无踪的行当。看完正版副刊、翻遍报纸的犄角旮旯,往往不见他们的姓氏名谁。 这是个媒体离不了的行当。翻开油墨飘香的报纸,每个版面、每篇文章、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 他们是火眼金睛的孙悟空。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妖魔”,化作“美女的白骨精”都被一一识破,个个被打翻。 听;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风云雷电任叱咤,一路豪歌向天涯。 一张张消除了差错的报纸,飞过千山万水,飞进万户千家,飞向世界各大洲。 当我们捧着张张报纸——他们劳动的结晶时,他们说,请读者把我们忘记。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怎样一种境界! 当此新春佳节,让我们点燃烟火,把这凌空怒放万紫千红的花朵,献给火眼金睛的孙悟空——新闻校检员。  相似文献   

2.
在当学生的时候,总以为记者很潇洒,一本记者证,一个旅行包,走遍天下,也写遍天下。局外人都羡慕记者这个行当,上班快活,下班也快活。 自从进新华社这么多年,几乎每年都送走一位同行,而这些同行们大都死在任上。翻一翻新华社《前进报》,这份半月一期的社内报纸,每期都有一两份讣告,讣告中的同行们,很少能活满一个花甲。  相似文献   

3.
南京一家报纸前几天有一则几百字的社会新闻,登在并不起眼的角落,说的是,某小区一位李姓居民家里养了一只神奇的鸽子,它能在空中不时地翻出漂亮的筋斗.读者看了,至多一笑而过,并不会去深究:那鸽子到底能不能翻筋斗?它又是怎么翻的?从什么时候开始翻的?一次到底能翻几个?而电视台的记者、编导反应可就不大一样了,因为在他们眼里,这是一只可以吸引眼球的"鸽子"!  相似文献   

4.
长江日报农村版自去年5月1日创办以来,坚持给作者和被报道者寄报。给作者寄报纸,这是报社编辑部一般都能做到的事,目的在于加强与作者的联系,鼓励作者继续采写,惠寄好稿,同时让作者留下刊有自己文稿的报纸作为纪念。而长江日报农村版的同志想得更深一点:他们唯恐被报道者漏看这期报纸,也专门寄张报纸去。目的有两个:一是党报报道了他们的事迹,说明党支持他们,期待他们作出更大成绩;二是让他们看了报纸后核对报道中的内容,以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相似文献   

5.
姜明 《新闻三昧》2007,(10):39-40
深度报道像一座山,横亘在每一张报纸面前。任何一位有责任心、有事业感的编辑、记者,每天在这座大山下忙碌着,绞尽脑汁寻找着登山的路径。他们明白,让报纸"重"起来,"深度报道"是一条不可不走的路!  相似文献   

6.
从小就常常听说或说过这么一句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于是,便知道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每一个行当,都有那个行当的佼佼者。至于三百六十行是不是还会分三六九等,你一旦入了行,难免被行当里的精彩所迷惑,也就不管不顾了,好长时间,就想着做这一行的状元!有这种心思的人,就是有可能成为人才的人。事实上,人才就是在这样的人中间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的时代,已难有独家新闻。只要上网链接、复制、下载……便很容易凑它十个、八个版。因此,要用独家新闻的多寡来衡量报纸的质量和水准,难免失望。大家一定有这样的感觉,报纸都挺厚,翻了半天也没什么东西;连翻几家报纸,也都大同小异,可见报纸同质化的论断是空穴来风。于是,  相似文献   

8.
笔者最近到昆明陆军学院二大队采访,发现政委任亚中的书屋里足有近两尺厚的剪报本。笔者又随便到大队长和副大队长的办公室翻了翻,发现他们的报纸上划满了圈圈杠杠,文章的旁边还批改了密密麻麻的读报心得体会。两位主官告诉我们:“用好一张报,走活一盘棋,这是近年来我们运用报纸指导工作的一大收益。”二大队党委十分重视运用《解放军报》、《战旗报》等报指导工作,教育广大学员和战士。他们首先在各个学员队推行了报纸导读制度。每个队由3名军政文素质较好的学员担任导读员,每天报纸一到,中队便安排他们专时读报、分析报纸,尔后…  相似文献   

9.
尽管报业被认为前景不乐观,但却继续吸引着买家。这些报纸的新拥有者们是谁?他们为什么购买报纸?报纸的收购在全美各地的编辑部都有发生。总有新闻爆料说有人正在购买报纸,当然是以非常划算的价格购买。厌倦于被买来卖去的记者和编辑们环望满是空座位的编辑室,不禁好奇,他们是谁?他们是不是疯了?买家面临挑战"是有那么一点。"《橘郡记录者》的新发行人亚伦·库什说。他在2012年7月份领导一家私人投资集团收购了"自由通信控股公司"。该公司拥有《橘郡记录者》和另外5家小一些的日报。  相似文献   

10.
辞旧迎新的报纸版面,自然要做得比平日里更加仔细、认真,更加能够吸引读者眼球,这也是各国报纸编辑们每到除夕和元旦都要精心设计版面的主要原因。尽管许多读者这期间都在忙着过年,未必有时间和心情认真欣赏他们的劳动成果,但编辑们依然尽心尽力,尤其是头版的设计,更是融入了报社全体同仁的情感和心血。好在报  相似文献   

11.
今年高考的第二天,北京有家报纸请了几位作家,评论了一番头天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并请他们照题各作了一篇文章。这是报纸利用名人效应炒作高考的一个点子,创意活泼,我很欣赏。可是,换个话头说,对语文高考试题的评论,最有发言权的,还是有关专家和老师、考生们。不管怎么说,用作家的意见来指导高考语文试题,肯定是个“狐日批”的笑话。用高考语文试题来考小作家、大作家,把他们考“糊”的事情早有所闻。这样的传闻我是绝对相信的。作家这个行当,多以自学成才,而且并非是系统学了语文成才的,写就长篇大作的名作家,无本科、专…  相似文献   

12.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这是我国新闻界的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它虽不具有法律约束性质,但是却是全中国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必须认真遵守的文件。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的行为规范,是对新闻工作者的一种约束。这是一种社会性的约束。因为报纸、广播、电视以及新闻工作者都是社会的一部分,所以他们的行为都要符合社会行为规范。他们都  相似文献   

13.
报业新媒体焦点问题:梳理与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报业未来前景的争论自2005年报业"寒冬论"的提出而延续至今,在我们对各大报社领军人物的采访中,他们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并提出见解和理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朱夏炎说"死的是纸,活的是报";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梅宁华说,20年内报纸不会受到致命影响;北京青年报社长张延平说报纸还会稳定若干年,京华时报社长吴海民说报纸绝对会被替代,但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四报战长沙     
1995年6月30日,长沙诞生了第一份市场化的综合性报纸——《三湘都市报》。时至今天,长沙已经先后有了4份同类型的报纸(《三湘都市报》《当代商报》《东方新报》《潇湘晨报》),像4只威势不可阻挡的豹子。在他们的猛攻之下,一些非综合性的市场报或毙命,或奄奄一息。每当这座城市陷入沉睡的时候,这4家报社却依然灯火通明。他们烹饪出来的资讯大餐,已经成了数十万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深地影响着城市的生活。每天,4大报上一条不起眼的消息,不经意就会在居民的生活中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 "难怪这几天不走货,原来报纸在报道潲水油。"8月16日。在芙蓉区建湘新村农贸市场做散装食用油生意的马老板看着手中的报纸说。表示非常后悔前些天没看报纸,否则就不会进那150公斤油回来。像马老板一样,这几天市场里的散装油生意都一落千丈。而不远处的一个小超市里的桶装油生意却翻了两番。虽然马老板他们的油也是从正规渠道进货的,但有关潲水油的报道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购买心理。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动态,是各报每天必有的内容。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7月中下旬,家住人民中路的赵振华每天一早就去路对面的报亭买报纸。因为那一段时间里,由于工程施工和高温限电,停水停电频繁,报纸对水、电方面的消息都作了  相似文献   

15.
<正>翻遍辞海、找遍网络,寻不到"读者新闻"的名词解释。或许这还不是一个词汇,但对于工作在媒体里的新闻人来说"读者新闻"它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可能是一直没有被人们关注吧。但这个"读者新闻"它真的一直隐藏于每张报纸自己的读者群中,只要你去细细聆听、认真挖掘,肯定会觅到"读者新闻"的踪影。直到有一天走进报纸的读者俱乐部才发现,每天热衷报纸的读者自己身上就有新闻人写不完的好素材。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来报社参加活动,撰写这些读者自己的素材,用"读者新闻"这个词来称呼读者俱乐部里读者自己  相似文献   

16.
做报纸的人都知道,不是什么人都能当总编辑的,总编辑这活绝不好干。那么作为老牌的报业强国,英国报纸的总编辑又是如何产生的,他们是如何做好这一关系报纸生死存亡的关键岗位的各项工作的呢?笔者在英国期间,曾采访过多家英国知名报纸的主编(英国报纸总编辑一般只叫主编),对他们的背景、管理、职责等情况算是有个大概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都市类报纸要想在新媒体冲击下找到脱困的途径,就必须以市场化的理念来经营报纸,真正弄明白"报纸办给谁看、读者需要什么、怎样满足他们"这三个核心命题,并把服务读者变成一种自觉和习惯。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种报纸都是新闻舆论工具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新闻工作,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新闻宣传的共性。但是,共性体现在个性之中。新闻宣传上的这几个“坚持”,都是在每一种报纸的特有办报方式中体现出来的。无论党报或专业  相似文献   

19.
匠才与将才     
《今传媒》1997,(6)
匠才与将才文/湖北·张赫玲新闻这行当,许多人都很羡慕。一张报纸的总编辑,更是一个惹人注目的人物。总编辑是个什么角色?有人说他是首席记者,也有人称他为新闻官。大凡在新闻单位干久了的人,别人常常喜欢叫他一声记者。即使是总编辑,听到这样的称呼也心安理得习以...  相似文献   

20.
1993,一个充满挑战的年份。不说别的行当,就看新闻界吧:报纸不是扩版就是增出扩大版;电台都在忙着办经济台、系列台;电视在忙经济频道,悄然兴起的有线电视则向无线电视树起了挑战的旗帜……一派你追我赶,一片热气腾腾。面对这腾腾热浪,南京电台问自己:我们怎么办? 迎接挑战,向自己挑战,这就是我们的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