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生活教育”。其三个组成部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是指生活就是教育,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教育。“社会即学校”是主张以社会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创造了“生活教育”的理论,并为之毕生实践。陶先生曾经把“生活教育”概括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三个组成部分。笔者认为:陶先生所说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  相似文献   

3.
一、生活教育的角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活教育的理论最早由陶行知先生提出,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收和改造。这个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4.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理念的提出依据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我国教育先行者陶行知则说“生活即教育”。无论是杜威所提的“教育即生长”,还是陶行知先生所提的“生活即教育”,两者是相通的。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寓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最根本的教育思想,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部分。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并且说“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教育的第一特点是,“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大众自己办的教育,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陶行知先生认为农民是大众的最多数,教育首先要为农民服务。他指的大众也包括工人和其他劳动群众,他是为工农教育奋斗终生的。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以“工农劳动阶层”…  相似文献   

6.
“生活即教育”既是陶行知对教育本质的诠释,又是其对生活本质的领悟。“生活即教育”命题是针对当时中国教育太重书本,与生活没有联系的弊端提出的。关于“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最初是以乡村教育的形式出现的,后来陶行知将其发展为一种与传统教育、旧教育、富人教育相对立的新教育和穷人的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和命脉。那么什么是“生活教育”?1922年陶行知在《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生活教育》一文,用英文表述了“生活  相似文献   

7.
朱萍 《现代教学》2004,(5):45-46
在教育发展史上,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倡导的“生活即教育”都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教育与生活有着本质联系,两者密不可分。“教育即生活”中的“教育”与“生活”具有多重含义,我们认为,小学生的生活即意味着不断地成长和发展,寄宿制学校的生活本身就  相似文献   

8.
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的“生活是教育”苏州大学曹子超杜威曾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并且反复地论述了有关教育本质的问题,企图从不同的侧面回答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他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基本上可用三句话来概括,即“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  相似文献   

9.
今年10月18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诞生110周年纪念日。在纪念先生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和教师以实际行动认真学习、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一、重温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和“生活教育”理论,至今仍闪烁着光辉,有助于我们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1.实施素质教育,要明确“生活即教育”的内涵。“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在陶行知看来,教育与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必须与生活相结合。他在《什么是生活教育》一文中…  相似文献   

10.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活”这一教育思想,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来的。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命题是针对美国教育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儿童生活的弊端提出的。也是针对教育没能融人儿童的生活的弊端提出的。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又将这一命题颠过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一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1.
教育哲学需要一种全新的思,召唤思的转向。存在论在教育中的到场,召唤教育哲学从"存在"的维度重新追问教育的本真存在。存在论的融入帮助教育先行从"教育存在""教育如何存在""教育存在着"这三个维度区分"教育是什么""教育如何是",以及"教育是着"的存在论意蕴。教育的本质不在于"教育是什么",而在于"教育如何是"。在基础性建构方面,存在论的到场优先烛照出教育与世界的存在性关系,教育展开世界、实现世界,教育与世界相互召唤、相互照映,并相互贯通;在教与学的关系方面,存在论揭示出教难于学,教的本质在于"让学"这一生存论教学观;在师生关系方面,存在论认为师生关系是共属一体的关系,师生之间相互成就、相互馈赠。"做一名教师仍然是件高尚的事",从而在共在、共栖的教育之境域中实现教育"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12.
辨析"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概念对深化教育理论认识、改进教育实践、优化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劳动教育的历史进程和概念演变发现,劳动教育与德育密切相关,能有效塑造人的劳动价值观、培养人的劳动技能;梳理职业教育的历史进程发现,职业教育可以归纳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同时,职业教育在促进生产和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审视"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轨迹和概念演变,发现"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存在"并列,重合,交叉,包含"四种关联,也存在教育实施的主体与对象、目的、内容、方法、条件、评价等六方面差异。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在厘清与"职业教育"区别的基础上,通过重塑劳动与职业价值观,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确立多方联动的劳动育人机制等途径实施。  相似文献   

13.
刘庆昌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11(6):10-13,F0003
教育本体和教育现象实际上分别是教育整体的内隐部分和外显部分。当我们把教育界定为"一种善意的干预"时,意味着教育本体是"善意的干预"之意念,而教育现象则是"善意的干预"之我们可以感觉到的那一部分。"教育是一种善意的干预"这一判断的完整表达,应该是:"教育是教育者为成全受教育者而对他们实施的干预"。揭示出这一点的最大的意义是把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推进到了行为的层面,并启发我们在动词的意义上理解教育。  相似文献   

14.
杜威德育思想与我国德育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海 《教育学报》2007,3(4):69-76
杜威德育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道德的人”就是民主社会中的“有用的好人”,“道德的教育”就是培养个体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是承担学校社会责任的教育。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原理的启示就是在“充分承担各种社会关系所赋予的责任”意义上重新阐释“道德人”概念,在“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维度”意义上对既有的德育实体性概念进行批判与重构,将“德育首位”看作“将教育的社会属性放在学校教育规划的首位”,将“学科德育”理解为“通过学科教学增强学生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智慧和情感”,从而在整体上反思学校教育的德性基础。并且,杜威思想也提示了我国德育实践变革的学校教育整体德性改造路径。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定义逻辑的再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教育的定义,可以通过"教育是什么?""教育应该是什么?""教育可能是什么?"这样三个相互联系但考虑行文的原由不得不分开阐述的问题来进行分析阐释."教育可能是什么?"的命题为认识"教育是什么?"和"教育应该是什么?"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夏雯 《成才之路》2021,(13):98-99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现代幼儿教育要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融入其中,真正做到“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文章从幼儿日常教学入手,从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手段生活化、教学活动生活化等方面探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教育学内涵着并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呈现其生命性,在直面复杂的中国社会转型和教育变革实践中,以理论的建构“全息”丰富的世界,以理论的发展提升教育学的复杂性,使当代中国教育学的建设与“我”的、“我和你”的生命相互交融,使理论更新与实践变革相互滋养。这具体体现为从“教育学”到“我的教育学”、从“教育学”到“我和你的教育学”以及从“教育学”到“我和你共同热爱、创生、享用的教育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教学是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不能一概而论。第一,当“教学”和“教育”这两个概念都赋予“好教育”的内涵时,教学则永远具有教育性;第二,当“教学”和“教育”这两个概念都赋予“中性”的内涵,并且互不冲突时,教学则永远具有教育性;第三,当“教学”和“教育”这两个概念相互冲突时,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就成了一个矛盾的命题。  相似文献   

19.
本以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精神教育”发展为线索,较系统地探讨了“精神教育”思想的历史发展。通过对西方“精神教育”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的追溯,指出了“精神教育”作为一个理论范畴或教育价值取向,与西方化发展相伴随,并一直推衍到当代。这一历史过程说明,“ 精神教育”不仅是教育的一种价值理想,更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0.
真正的道德教育不仅是理性的、认识论的,而且更是审美的、艺术的。审美所要重塑的是我们陷入为单纯认识论的道德精神家园,所要创造的是恬美澄明的道德理想境界,所要颂扬的是千百年来奉为圭臬的文化与道德精神。"审美之境"的道德教育是走向"诗性语言"的心灵唤醒的教育,通过诗化的语言扣动个体内在美好善良的心弦。"审美之境"的道德教育是"良知坎陷"的教育,惟其"下沉"、"坎陷"在真实的日常生活、教育生活之中,道德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切实有效的作用。"审美之境"的道德教育是"以善致善"的教育,德性教育不仅要追求"善"的目的,而且在其方法上也应是"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