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能力何以本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研究领域对将“能力本位”作为职业技术院校的指导理念颇有微词。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反对意见是:“能力本位”过于强调具体的操作技能培养,不重视品德形成和人格发展,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并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应该提倡“知识本位”或“素质本位”。  相似文献   

2.
每到期末年尾,总免不了写这样或那样“总结”。对这写“总结”不少教师颇有微词:教师从早忙到黑夜,那有时间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盘学生,有啥好总结?真的是那样的吗?我倒觉得,总结要写,并且要认真地写,总结因“写”才灵动。  相似文献   

3.
借分     
一位学生对某任课老师颇有微词:“教师对待学生理应一视同仁,你却有点厚此薄彼。”该教师心平气和:“何以见得?”  相似文献   

4.
关于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度”的把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定“过程与方法”目标,优化教学,促进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是本轮课程与教材改革的亮点。发展中产生新问题,目前各方面对“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过程中“度”的把握失当现象颇多微词。  相似文献   

5.
2009年海南省历史学科高考落下帷幕之际.无论是考生还是老师.对历史学科试题都颇有微词,真的是“爱亦罐。恨亦难”。  相似文献   

6.
宋玉“口多微词”,长于谲谏,所传作品多有微词讽谏之意,《招魂》一篇更是将这种讽谏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全诗通过人、神、巫的对话巧妙地埋下伏笔,又借巫阳之口肆意夸张天地四方间的险境绝地,最后落脚到楚王宫廷奢豪糜烂的生活享受,暗讽楚襄王失德离魂,哀叹国运式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对“公开课”的微词听了不少,主要集中为“作秀”二字。在“作秀”的公开课上,老师往往没有真心实意地将学生放在眼里,也没有将对学生的关注真正落实在教学行为中,而是挂在嘴上,停留在形式上,教师真正最关注的似乎不是学生。但若是因此就将“公开课”全盘否定,那也似乎走极端了。然而,我们至少可以从老师们的微词中看出,公开课与家常课有着较远的距离。如何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是当前许多英语教师心中的一个期待。近日,笔者有幸参加由江苏省天一中学举办、主题为“聚焦课堂——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的大型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8.
美国《时代杂志》最近对日本、中国、韩国、新加坡、英国、法国、德国、瑞士等17个东西方国家的1500名人士所作的问卷调查显示,对美国人因“颇有微词”而采取“敬而  相似文献   

9.
偶读一则故事,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看法颇有微词。故事是这样的: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相似文献   

10.
论“无我之境”说的合理性金秋在《人间词话》这一著作中,王国维先生将“境界”划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类型,历来让学术界的传统型学者颇有微词,甚至认为:“其实一切文学本不可能有所谓无我之境”,所谓的“无我之境”是一种“唯心论调”(见郭绍虞主编...  相似文献   

11.
白石词以清刚淳雅著称,开清空一派,对词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王国维却对白石词颇有微词,其中一个观点就是“犹有隔雾看花之恨”.我认为此之“隔”并不能称为遗恨,这是白石词至真至纯的一个表现.  相似文献   

12.
我曾在南部边陲的山区任教过三年,感受最深的是那里的学习氛围不太好,主要是学生流失情况非常严重。每到开学之时,最令老师们头痛的不是担保领书的学生,而是每班总有几个“无故”不来报到的人。因此开过学后的两个星期内,老师们除了上课,还要急着翻山越岭去“请”学生来读书。而每期也总有几个学生即使乡政府和派出所一起出动,威逼利诱也不能“请”动他们重新迈入学堂。 他们真的是无故不来读书吗?家长说:“不是。”或摆出家贫的理由,或提出某人之儿大学毕业仍是在家呆着之类的读书无用论。老师们也有微词:“明摆着家里不想缴学…  相似文献   

13.
一篇文章,既要用心作宏观的构思,又要用心作微观的斟酌,这样才有可能使之臻于完美、达于至境。唐朝诗人贾岛作诗,于“推”、“敲”二字颇费思量,当年韩愈以为用“敲”,而现代朱光潜先生却对此颇有微词,以为不如用“推”字合于境界。或“推”或“敲”,哪个更好,姑且不论,但他们的推敲工夫、认真态度,却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古人为诗作文,力求一字传神,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只一“闹”字,既写出了花开的蓬勃,又写出了花儿引来的蜂团蝶阵,真是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说是“那雪正下得紧”一句中,“只一…  相似文献   

14.
也许是积习使然吧,人们对能说会道的人常有微词。证之于史书的,有李林甫的口蜜腹剑;证之于文艺作品的,有王熙凤的嘴甜心狠。在日常生活中,“巧嘴八哥”、“三寸不烂之舌”,都含有明显的贬义。人们往往把不善辞令者视为忠诚可靠,而把能言善辩者  相似文献   

15.
时下,许多教育工作者对公开课颇多微词,认为公开课高不可攀,深不可测,假不可信。公开课似乎成了“假课”的代名词。然而.举目四眺,公开课“涛声依旧”.它依然在全国各地广泛进行.依然是中小学教学研究必不可少又精心制作的一道“大餐”。其实,公开课本身并没有过错。上公开课的目的就是为了上好家常课,错在人们在实践中为了功利将其“异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的苏词研究者常把“微词婉转,盖诗之裔”用作研究苏轼词学观的重要材料。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这种引用的错误性,并给了这两句话以较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前些年,许多地方政府规划并实施了“亮灯工程”,以提升城市的形象。对这种劳民伤财的事,老百姓颇有微词。日前,重庆市政府做出决定:从8月1日至9月15日暂停灯饰工程,以确保居民和重点工程用电,力争8月份不拉闸限电  相似文献   

18.
近日,中纪委、监察部在其官网宣布山西4名官员被“双开”,其中晋中市委原副书记张秀萍和高平市原市长杨晓波,除“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索取、收受他人财物,且数额巨大,情节严重”外,均有“与他人通奸”行为,这是历来通报中对违纪女官员首次采用“通奸”字样。有人对此次通报女官员“通奸”颇有微词,甚至有人说有侵犯个人隐私之嫌。难道男官员与人“通奸”是  相似文献   

19.
霍氏姐弟的《红楼解梦》前些年轰动一时,其最根本的观点是:《红楼梦》隐写了“一部历史”,实质上是“一部史书”。霍氏姐弟赖以立论的,主要有四大概念——“野史”、“史公”、“《春秋》微词”和“史家曲笔”,但是他们根本漠视这些概念的文学意蕴,对其做了错误的理解。因此,《红楼解梦》建立在这些错误理解上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20.
刘基反元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基先仕元后又反元,对此,论者多有微词,指认其违反了“忠臣不事二主”之儒教道统。但窃以为,“事二主”的问题,并不是认识刘基人格品质的关键,其关键倒是他是否昧于时世,顽固愚忠,还是顺应历史的发展,突破传统的道德观念的桎梏,勇敢地迈步向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