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首先,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最基本的理念,而人文素养的培养正是这一理念在语文学科的具体体现,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却片面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忽视人文性,导致了教育过程中人文教育的丢失。《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顺应改革需要,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小学语文的人文教育目标之一就是要"提升课堂人文意识,使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由此可见,注重人文素养不仅是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而且是当前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4.
陈绍明 《云南教育》2003,(25):18-20
人文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气质、修养,主要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就必须依据小学语文课程特点,结合语文知识教学、能力训练,以广泛的人文熏陶,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过去,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比较狭隘,往往重视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忽略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一基本理念。因而,出现了单纯传授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5.
与初高中语文教学相比,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最大的特点在于具备一定的启蒙性和首映性,加上小学阶段又正是小学生智力发育的重要时期,在小学阶段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有效培养,结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小学生的未来健康发展和终身发展。本文主要是围绕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人文素养培育措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旨在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度在逐渐提高,改革的持续深入使得教育者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强调培养学生的个人品德与综合素质。目前,中职卫校也面临同样的要求,在卫校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学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融合,已经成为当前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程改革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为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他们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健康和谐的发展,成为具有较高素质的适应现代化社会要求的“现代人”。如何加强语文教学过程中人文内涵的渗透、开发和利用呢?本文就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和感悟。  相似文献   

8.
人文底蕴是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在文化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一种核心素养,这是一种与语文相关的表现特征,因此具有相当的时代性。人文底蕴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落实途径,需要一定的方法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在培育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和三观建立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学生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要着重提升自身的人文底蕴。  相似文献   

10.
纷繁复杂的时代,人们价值观多元化,学生价值观脆弱,易受影响。语文在学科人文性、文本价值性方面有一定的教学优势,理应担此重任。本文以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的阅读教学为例,探讨关于在"文本研习"中挖掘人文底蕴、在"问题探讨"中拓宽人文底蕴、在"活动体验"中深化人文底蕴的做法和思考,以期实现让核心素养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落地生根的愿望。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基础性学科。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包含语文教学中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它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关注人文精神不是应该与否的问题,而是一个自觉与否的问题。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不是单纯的“思想教育”,也不是单纯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的内容不仅是教学生了解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经典美文后,能够感悟人生哲理,品味生命美感,在学习的同时,不断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这更能促进学生积极的人生观的形成。作为教师要深刻领会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人文性,传递人文关怀,弘扬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人文素养"是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气质、修养,即人的内在品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观,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何谓人文精神呢?简单的说要使人有血性和良心,有同情和怜悯,要培养真挚的充满人性的品格。如何培养人文素质呢?纯粹的道德说教,不仅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而且使语文课成了变相的政治课。其实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的关键,在于人性的自觉,人的心灵的自悟。作家陈建功说:“我读屈原,感到自己的卑琐;我读陶渊明,感到自己的势利;我读李白,感到自己的狭窄。”可见文学可以使人的灵魂在情感的审美中得到进化和升华,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审美能力的提高有着必然的联系。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时,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做艺术感染的天使。对此我想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为了培养真正合格的国家建设人才,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既要注重学科的工具性,又要关注其人文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情感、人文理想,弘扬民族的人文精神.文章就此问题,谈谈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当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出发,结合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教学三个方面探讨了开发语文教学人文功能,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报上刊登了学习语文的一则消息,说是有些初中生学朱自清的《背影》,不是从父子情深的角度去理解文意,而是嘻嘻哈哈地发出异议:说朱自清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横过铁路去给儿子买橘子……看了这则消息,觉得这真是对语文教学极大的讽刺,内心足无限的惆怅和无奈。还教什么语文呢?一篇名著,现在竞有中学生这样去读,而且身边同类的例子也不少。这个现象很发人深省。学生的小理解,正是表现了他们生活经验的空白,传统文化知识的缺陷,他们无法产生这种爱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8.
汉语作为母语,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而且是在其中积淀了民族的睿智、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的精神的特殊载体。这一特点决定了语文教材是人文教育的载体,语文教学必须关注人文精神。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使他们真正成为有思想、有道德修养的人。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具有独特的人文特质,其不仅是提升学生文化涵养的基础前提,更是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职业学校必须提高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其人文教学优势,以切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基于人文素养的概念,重点分析了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学生人物素养的培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人文素养关系到小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本文着重从思想品德和审美能力形成两个方面,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分别探讨了语文教学与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关系,以及在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