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由出版社出版的周刊杂志是在电视出现后才出现的一种新的大众媒介,也是日本出版业界在力图把出版作为大众媒介来运营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周刊杂志在内容和编排手法上都不同于报纸和图书,易读、注重娱乐性和提供信息是周刊杂志的一大特征。  相似文献   

2.
宋法刚  毛家武 《传媒》2010,(11):70-71
在都市报迅速发展的今天,都市报在提高新闻报道和发行服务质量的同时,通过周刊吸引了大量读者,有效提高了报纸的发行量和竞争力.报纸扩版、改版成为一种风潮,各种周刊,如汽车周刊、教育周刊、时尚周刊、房产周刊、读书周刊、家居周刊纷纷亮相,每一种周刊与其说对准的是细分读者,不如说对准的是细分广告商.周刊不同于普通新闻版面的生产方式,使广告新闻化依靠都市报周刊风行起来.  相似文献   

3.
最早的新闻周刊诞生于独立战争后的美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由美国民运分子约瑟夫·丹尼创办的<农夫博物馆周刊>被视为当代新闻周刊的雏形.现在的美国新闻周刊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时代>、<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被称为美国三大新闻周刊.可以说,美国的新闻周刊无论从发展历史还是运营状况,都称得上是世界新闻周刊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基于框架理论,对《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和《南方周末》的新浪官方微博进行内容分析.主要考察三家纸媒微博在活跃度、影响力及主题内容选取、表现形式、发布时间等方面特点,探讨纸媒微博的传播状态及运用策略,并为同类微博运营提供相应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胡长飞 《新闻世界》2012,(5):146-147
M亳州晚报》作为一份市级党报,多年来,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秉承“党报性质,晚报风格”的办报理念,走市场化运营之路,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行者。集聚合力,打造中国亳州网、数字报等网络新媒体,创办《养生周刊》、《亳周刊》等新报,全面整合资源,打造媒体品牌,增强了亳州报业的影响力。大胆创新运营模式,以创新广告、发行体制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广告、发行体制机制创新改革,通过规模化、集约化手段壮大了报社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6.
一、《糖烟酒周刊》转型之路《糖烟酒周刊》于1993年创刊,原名为《华糖商情》,隶属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现由河北华糖传媒公司运营,是国内创办最早的糖酒食品类杂志,也是全国唯一公开发行的糖烟酒信息权威周刊。行业类报纸和杂志由于其受众群体的特殊性、信息提供的专业性以及不强调新闻的时效性,广告投放利润也比较可观,虽然在都市类报纸竞争趋近于白热化的阶段,它还是可以比较滋润地生存。但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崛起,信息发布渠道迅速多样化,行业类媒体的发展也遇到了危机。《糖烟酒周刊》在做深做精杂志的基础上也在积极地寻求渠道变革,做了很多改革和尝试,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据英国《传媒周刊》网站10月12日消息,在做出不运营季刊的决定之后,英国天空广播公司(BSkyB)砍掉了英国发行量最大杂志《Sky Magazine》的印刷版。  相似文献   

8.
<新民周刊>出生在上海,又与海派文化的经典代表<新民晚报>血脉相连.该如何独树一帜,卓尔不群,凸显一份上海出版的新闻性周刊的品质?这是自创刊以来,办刊人始终苦苦思索、孜孜以求的.本文试就<新民周刊>(以下简称"周刊")的海派气质与诉求智慧等方面作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需要新闻周刊而产生新闻周刊的时代.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新闻周刊开始在中国媒体市场上崭露头角,除了历史较久的<瞭望>,新生了<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深圳周刊>、<新民周刊>、<中国新闻周刊>、香港的<凤凰周刊>等一批有影响的新闻周刊,在以关注情感化、实用化的文化生活类为主导的期刊市场开辟了一条新路.今天,我们不能说中国已经进入新闻周刊的时代,因为还没有一份周刊能够同美国的<时代>、<新闻周刊>,德国的<明镜>周刊等相提并论.但是新闻周刊的发展已开始形成自己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世界周刊>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唯一一档周播的国际新闻杂志型深度报道栏目,时长约为45分钟."全媒地带,信息就是选择"是<世界周刊>栏目的标识语.<世界周刊>将信息整合,打破不同媒体间隔,开辟了独具特色的全媒体地带.  相似文献   

11.
叶艳芳 《青年记者》2016,(11):71-72
1995年,《三联生活周刊》续刊启动,时任主编朱伟提出,该刊的定位是“新闻性的文化周刊”,将新闻作为由头,通过文化、历史的角度对新闻的透视,达到提炼生活观念的目的.①20多年过去了,《三联生活周刊》已成为周刊中的佼佼者,独树一帜的内容生产风格逐渐形成品牌,也取得了市场上的成功.本文以该刊1 ~ 800期(总第800期为2014年第34期)封面专题为切入点,探索其从“新闻性的文化周刊”向“综合性周刊”转型的轨迹.  相似文献   

12.
邹韬奋的《生活》周刊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趣味有价值的周刊"是原来印在邹韬奋所主办的<生活>周刊的刊头上的文字,这也是韬奋办刊的个性所在.1926年10月,原<生活>周刊主编王志莘转入银行界任事,31岁的韬奋以职教社编辑股主任的身份,接任<生活>周刊主编的职位.此后一直到1933年7月流亡出国考察,这7年间他一直全心全意地致力于<生活>周刊的言论及其发行、编务工作.这是韬奋思想逐渐走向成熟的七年.通过办刊实践,他便深刻地了解了市民阶层的理想、抱负和喜怒哀乐,进而也更全面地了解了中国社会和人民大众.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新闻类周刊早已有之,但直到近几年才悄然形成声势,出现了一批深受读者青昧的新生代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与<中国新闻周刊>是其中的有代表性的刊物.本文通过对<三联生活周刊>与<中国新闻周刊>比较分析,总结出两者在读者定位、市场定位、栏目设置、内容和风格方面的特点,以此来探寻我国新闻类周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蒲媛 《新闻传播》2010,(4):44-44,45
作为中国报业史上第一张正式发行的都市报,从1995年至今,《华西都市报》已经走过15个年头。面对激烈的竞争,《华西都市报&#183;汽车周刊》作为《华西都市报》经营部门的一员大将,在近年呈现高速增长。本文试通过分析《华西都市报&#183;汽车周刊》核心竞争力建构、运营方式等方面为当下都市报专刊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语丝》周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语丝社的同仁刊物.1924年在北京创刊.1927年10月,《语丝》周刊出版至154期时,被奉系军阀查封,后迁往上海出版.  相似文献   

16.
去年12月并购于香港Tom.com的台湾商周集团最近将旗下的《数位周刊》停刊,其所属资产与订户转移到《商业周刊》进行合并,对此商业周刊发行人金惟纯表示,新经济时代以这一年变化最大,一年前《数位周刊》创刊时,是网路经济信息需求量最高的时机,但去  相似文献   

17.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新闻类周刊开始在中国媒体市场上崭露头角,除了历史较久的<瞭望>,新生了<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深圳周刊>、<新民周刊>、<中国新闻周刊>、香港的<凤凰周刊>等一批有影响的新闻周刊,在以关注情感化、实用化的文化生活类为主导的期刊市场开辟了一条新路.今天我们不能说中国已经进入新闻周刊的时代,因为还没有一份周刊能够同美国的<时代>、<新闻周刊>,德国的<明镜>周刊等相提并论.但是新闻周刊的发展已开始形成自己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报纸办周刊有过两个高潮,一个是80年代末兴起的周末版、星期刊热,一个是近两年兴起的各种各样的周刊热。无论是国家级的大报,还是地方性报纸;无论是党报,还是专业性报纸,只要是日报,就几乎没有不办周刊的。而且,周刊的名称从通俗的“社会周刊”、“生活周刊”、“法制周刊”、“文化周刊”等,逐渐发展到比较别致的“燕周刊”、“星周刊”、“下周刊”、“壹周刊”等。一家报社的周刊  相似文献   

19.
王积龙 《传媒》2007,(3):64-66
纸媒是<经济学家>周刊增值的基础 传统媒体面对增值往往会有很多的诱惑,如全力投资新媒体、进行风格内容上的改革、开辟其他产业等.而经济学人集团则不同,它的基础工作是对<经济学家>周刊的全力打造.自1843年<经济学家>杂志诞生以来,已经有163年的历史,经济学人集团所有的品牌都是通过这个周刊锁定的政界、经济界高端读者定位延伸出的价值链.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与市场的变化,经济学人集团仍把<经济学家>周刊作为自己的核心产品进行打造,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增值.  相似文献   

20.
两年前,因为几本书的缘故,我和师永刚曾经有过一些沟通.当时,师永刚做<凤凰周刊>的执行主编一两年. 后来再见时,他问:"你打算采访我什么?是关于<凤凰周刊>还是关于书?"这几年,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凤凰周刊>,也通过<凤凰周刊>认识了他.但我还是愿意聚焦到他所编著、合著的书--力图探讨一本图书的畅销可以有多少种形式,在偶然之中究竟有多少的必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