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进行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学好语文课文,必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多种角度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学习,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本文以低年级语文教学"激趣"这一角度进行探讨,尝试帮助学生寻找到更多便于理解课文的方式,更好地引导学生提升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设置略读课文,旨在引导学生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知识和方法进行自主阅读实践,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清楚地认识略读课文的功能与定位,遵循自主、激趣和实践的原则,科学选择教学方法,提高略读课文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的比较法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若能较好地运用,对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分析、综合,运用都起着一定的帮助作用.本文试从比较课文中的词语、场景、同一体裁的课文、同一作家的作品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举例论述,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材中,讲读课文居于主要位置;在高中阶段,讲读课要占200~300个课时,因而改进讲读教学方法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改进讲读教学一定要从明确教学思想入手,一定要把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这几个方面的问题结合起来,反复进行思考和探索,才可能取得一些改进的成果。 从教学思想上来说,我觉得在进行讲读课文教学中,如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仍是问题的症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认识学生的主体地  相似文献   

5.
课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体,它是集语音、词汇、语法和句法等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最佳手段。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应摆脱传统式的教学方法,应把课文教学转向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目的的轨道上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文视听教学和阅读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拓宽课文教学的渠道,以达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目的。课文教学应先从整体感知,再由部分探究,最后达到整体理解课文全貌。  相似文献   

6.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激活高职语文课堂,推动语文教学革新的关键。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种主要教学方法。研讨法。对课文的重点、要点、难点、疑点及课文的情节和人物,教师提出议论性或发挥性的问题,交学生小组讨论,学生通过讨论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部分课文采用“直奔中心”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直奔中心阅读教学法是在初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直接捕捉课文中最能体现中心的部分进行读、议、分析。直奔中心教学的一般程序是:要求学生开篇通读课文,从结构入手,尽快地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紧扣课文中心,抓住结构的特点,找出规律,再向一般扩展;或先奔课文的高潮部分,抓住中心,再牵动起因,经过,继而层层分析。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逆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话题式教学是指教学时以一个话题为中心,以课文为基础进行广泛阅读及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包括:准备、实施和深化三个阶段。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上语文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创造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也有利于教师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教材中的课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获得语文能力、得到思想情感滋养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托。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多更好地吸收课文的养料,深入钻研课文,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努力打造魅力课堂,而很少有教师想到自己也可以从课文中汲取营养,滋润自己的语文教育教学。下面以几篇课文为例,谈谈课文对我们语文教育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课文初次读来觉得内容浅显,结构简单,学生必定会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并不需要下多大的工夫就可以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使我认识到,这只是一种不成熟的认识。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准确把握课文的主旨,透彻地理解课丈的结构层次,语言的运用特色,教师还是必须要下一番功夫,深入地钻研课文,采用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真正地、高效地学习好每一篇课文。特别有一点,必须从学生本身出发,去了解学生的心理,去思考学生会怎样理解这篇课丈,以孩子的思维去阅读课文.我从教学实际的例子里深刻体会了成年人和孩子眼中会如何理解同一篇课文,结合自己学习中的亲身感受来提出这个教学的问题,然后我反思了自己这几年的教学经历,针对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提出新的教学方法,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从这个角度出发去思考我们今天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付嗣琴 《考试周刊》2009,(38):138-139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必须有素材。无论使用那一种教学方法,学生都必须有作为学习依据的材料——课文。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应把课文教学作为学习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的综合材料。教师应将英语的听、说、读、写的技能贯穿在课文教学中,而不是把课文教学看成是简单的教师对英语词汇、句型、语法规则及句子结构的分析和讲解,学生只是被动地记忆教师讲解的知识、背诵课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正>《现代汉语词典》对"复述"的解释是:语文教学上指学生把读物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是教学方法之一。复述课文,就是对所学课文的内容进行完整而连贯的叙述,它是一种综合训练,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用新的语言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通过"口头"或"笔头"把课文内容重新表达出来。它不同于简单地、机械地背诵原文,也不是介绍课文  相似文献   

13.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更是滋养学生心灵的重要手段之一。怎样指导学生的朗读?实践证明,结合讲读课文的过程,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来指导朗读训练。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又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因此,不断地优化朗读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朗读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新课标对自读课文作了十分明确的教学要求: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测,培养和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以配合讲读课文的教学,完成听、说、读、写训练。从教材编排的体系来看自读课文是讲读课文的迁移,是讲读知识的补充训练。因此把握和选取有效的课内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对于促进讲读课文的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一、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目标教学方法。语文教学是以课文为范文,通过学习课文,以课文为例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接受思想教育的一种教学活动。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尽管方法多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让学生懂得课文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等三个问题为目标,这样的方向必须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6.
小学统编语文中的二类课文——阅读课文的教学,它肩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双重任务。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也是一种艺术,所以,提高二类课文教学的教学效果,也需要我们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现根据自己学习的收获和教学实践,谈谈二类课文教学的三个步骤: 1、预习:预习可以在课外,也可以在课内进行,要根据年级的不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预习要求具体明确,而且是学生现有程度能够做到的,否则要求就会落空。要提倡学生‘三问’:‘问自己’、‘问字、词典’、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单篇讲读,就课文论课文,使学生难以准确地或者更深层次地把握住课文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但是,如果我们把课文和它同类的知识点进行比较教学,就会使学生豁然开朗,在更开阔的背景上、更深刻的层次上,比较鉴别,求同求异,把握住课文的本质特点,加速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运用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较教学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第一,单一比较法。单一比较,是指就某一知识点进行单一的比较,如字、词、句、语法、修辞、表达方式、论证方法、主题思想等。这种比较由于简单明了,学生易于掌握,其…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的语文阅读教学,从教学目标上来看,主要应以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为主要任务,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从教学方法上看,应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在读中有所积累,有所领悟。简单地说,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对课文充分感知,有所领悟。要达成这个目标,只有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积累语言。感知课文,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和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如何才能使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呢?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摒弃乏味的提问、烦琐的内容分析,代之以对课文的感知、感悟、理解和运用。每一篇课…  相似文献   

19.
课文教学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摆脱传统的桎梏,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课文.积累、领悟、创造是被提倡的语文教学方法,特别是语文情感的激发培养.因此,语文课就应当成为学生情感驰骋的广闻天地.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相似文献   

20.
跳跃式讲读法在小语教学中的运用梁昌官,缪志坤跳跃式讲读是根据教学的需要.跳过课文非重点难点内容,直接进行重点难点教学的一种讲读教学方法。它可以避免泛泛地讲解,有效地支配教学时间,给学生充分的读议机会,使之对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读通读懂,理解得比较透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