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国元 《物理教师》2007,28(9):18-19
以前我一直认为在高考的压力下,我们的学生不会有多少创新思维,但是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我发现不可小看我们的学生,在新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指导下把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都激发出来了.虽然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但他们却已经一改以往那种死气沉沉的学习方式.他们四射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我一直认为在高考的压力下,我们的学生不会有多少创新思维,但是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我发现不可小看我们的学生,新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把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都激发出来了。虽然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但他们却已经一改以往那种死气沉沉的面貌。他们四射的活力挑战着老师的"权威";他们对物理的感悟已经不局限于课堂;他们身上充盈着的不安分的细胞,他们头脑中跳动着的聪颖和睿智,会在任何一个你不经意的时刻,猝不及防地跃然而出,令你惊喜之余欣然喟叹!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人们普遍认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怎样认识新课程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具有怎样的价值,是我们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虽然是必要的,但是思维训练并不能代表一切,思维训练并不能解决语文教学中的所有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趋向重在素质教育,迫切要求作文教学必须改革,改变那种只局限于课本上每单元的作文训练,只重视“范文”,依样画葫芦,或只使用各种资料上的作文题的程式化的写作训练方式,因为那样只能使学生越写越不愿写,越写越不会写,熄灭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更何谈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呢?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写作模式,以下是我在写作教学方面的一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新教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之一。在教学中如何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对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个问题愈来愈显得重要。下面我以数学教学中的实例谈谈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6.
以往的教学模式过多的重视教学进度的追赶,注重理念的硬性灌输,使得学生的思维受束缚,各方面的能力得不到释放,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共性的思维模式,千千万万张各异的学生面孔,其思维模式却都是一个套路,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在新课标改革理念倡导的今天,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成为重中之重.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深刻的意识到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培养理性思维及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科学想象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逐步的打开学生的思路,锻炼他们的分析和想象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在教育教学中提出的具体的目标和要求.总结几点科学的课堂改革方法供同  相似文献   

7.
王海华 《考试周刊》2010,(42):183-183
在国家大力提倡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下,历史教学也迎来了相应的挑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我们共同关心的话题。在这里,我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历史思维。何谓创新性历史思维?即学生在历史学习活动中所特有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激发学生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思维和创新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之一。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对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个问题愈来愈显得重要。下面我以数学教学中的实例谈谈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运用多种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问,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如何领会新课程,把握新教材,使教法改革与教材改革达到完美统一,在蓬勃发展的教育改革中充分展示新课程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认为,在新课程中我们应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研究。下面,我就新课程中的数学教学谈谈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发散思维是增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所在。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抓住发散思维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的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支柱,初中思想政治课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重视问题的作用,训练本思维方式,制造竞争与激励的机制,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和要求,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带来一系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姚立新 《考试》2009,(2):13-13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新课程标准已经开始实施,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和先导,所以要想搞好新课程理论下的数学教学,真正把以学生发展为本放在首位,就必须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本文结合数学教学实际,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的突出特点之一,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探究的态度,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是学生自觉参与、自主探究、自行创新的过程。新课程下的课堂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学习探究过程中发表不同的观点和意见,这样,开拓了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以及大胆新奇的想像、联想等思维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创新意识,那么,教师该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改革中,人们更多地将视线投向学生的思维。关于学生思维的探索,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而人们对教师的思维关注不多。在传统课程模式中,教师思维占主体地位,起决定作用。在新课程中,部分学校又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教师的思维被遗忘和忽略,处于弱势状态。殊不知,无论如何改革,教师的思维在课堂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原动力,在课堂中依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素质,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也是广大数学教师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入手,从时代对创造性思维的需要出发。通过具体实例,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对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8.
2001年9月,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课程改革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了实验。新课程改革正在更新我们的思想观念,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为推行中的素质教育注入的新的活力。但是,“如果没能观念的现代化,那么,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工作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英国格尔斯言)。笔在参加新课程省级培训时期,对一些学校的新课程进行了比较细致的研究。我们发现,由于受传统教学观点的影响,尽管在历史课堂引入了多媒体手段,开始了活动课和双语课教学,但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手段并不多。双语课缺少学生的活动,一些活动课所涉及的问题能激发创造性和体现批判性思维的问题少且不够新颖,多为历史规律性启示性问题。这说明新课程改革除了观念更新之外,还需要我们花大力气进行教学研究。要深挖教材,精心设计,设法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9.
王海华 《考试周刊》2010,(40):185-186
在国家大力提倡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下,历史教学迎来了相应的挑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便成为我们共同关心的话题。在这里,我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历史思维。何谓创新性历史思维?意即:学生在历史学习活动中所特有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思维活动。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兼哲学家帕斯卡尔曾说:“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人类的全部尊严都在于思想。”在历史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相似文献   

20.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高级过程,它比一般思维活动更复杂,也更具有杜会价值。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应理所当然地成为学校各科教学的核心。我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摸索出一些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诱发思维动机 思维规律告诉我们,大脑思考必须有动机。思维动机一般分为内因、外因两方面,借助“外因”促进“内因”变化是提高思维动机和兴趣,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新课程的导语设计能否使学生产生悬念.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打开学生思维的门扉,就是教师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