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从训诂视角、词汇系统视角、认知语言学视角、汉语古典韵文文学语言视角这四个方面对汉语颜色词研究文献进行述评。研究发现,以上四种视角在研究汉语颜色词中各有优势和不足。对于颜色词研究这个确定的问题,中国传统学术体系与西方研究体系这两个体系的分析、解决方法是不同的,如何在它们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以便深化研究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训诂视角、词汇系统视角、认知语言学视角、汉语古典韵文文学语言视角这四个方面对汉语颜色词研究文献进行述评。研究发现,以上四种视角在研究汉语颜色词中各有优势和不足。对于颜色词研究这个确定的问题,中国传统学术体系与西方研究体系这两个体系的分析、解决方法是不同的,如何在它们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以便深化研究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朱靓微  张兴华 《海外英语》2022,(19):59-60+64
从“文化自信”的视角入手,结合不同译者专家关于唐宋词的英译版本,构建出使用形容词、副词、拟声词、固定短语、不定代词和动词对唐宋词中的叠词进行英译的六种翻译方法,为译好唐宋词提供借鉴,树立“文化自信”,促进中国诗词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颜色词可以用于各种隐喻中。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在隐喻表达中,颜色词反映出不同的意义。本文从概念隐喻理论的角度对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中颜色词分别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指出两种语言中颜色词隐喻意义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反映在颜色词上的英汉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语言中的词汇反映出文化的内涵,颜色词也反映了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即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颜色的理解和运用有不同之处。通过举例,对颜色词所反映的不同文化内涵及原因进行剖析,以把握对颜色词的翻译理解,帮助了解中英文化差异,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6.
陶驷腾 《考试周刊》2012,(73):96-97
一、引言 中西方中有不少颜色词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心态和感情色彩。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丰富多彩的颜色词。同样,在英语中,也有不少能够折射出西方文化的颜色词。但由于英汉民族政治体制、文化背景、社会制度、风土人情、自然环境等不同,其内涵意义有异同。因此,中西方颜色词所产生出的联想意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正是由于文化的局限性,这种差异可能给英语学习者和翻译造成困难因而导致望文生义。本文拟从颜色词比喻在中西文化中之联想与翻译的视角人手,分析颜色词比喻之联想意义,探究比喻的翻译方法,以便更好地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7.
以婉约派宋词为视角,分析宋词的主流-婉约派词风的形成原因,阐述婉约派在宋代的发展历程,历数两宋时期著名婉约派词人的风格和贡献,对婉约派宋词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8.
李雪叶 《考试周刊》2012,(40):17-18
隐喻无处不在,隐喻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颜色词被用于各种隐喻表达中,由于各国文化的差异,颜色词在隐喻表达中也有不同的意义。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颜色词"红"进行了浅析和对比,揭示了两者的隐喻意义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9.
中英文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英汉语言中,用以描述事物色彩的词很丰富。由于文化的差异,两国人民对颜色词的理解有所不同。本文对英汉基本颜色词的含义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中揭示出中英两国颜色词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并提出了英汉基本颜色词的翻译方法,以便人们在实际交往中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  相似文献   

10.
基于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比较研究,介绍了颜色词的分类及其信息功能、表情功能和行事功能,从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的视角分析了英汉语言中颜色词的对等及差异,探讨出在英汉互译时可采用直译、改译、意译、加注等方法翻译颜色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诗中的色彩意象,不是对外在事物的固有色的描绘,而是一种观念色,所以,在中国古典诗中的色彩意象也成为了诗人表达情感和观念的一种方式.试图通过梳理中国古典诗中的色彩意象的发展流变,以探讨出其表达机制的生成和演变.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比较了英语"Onomatopoeia"及汉语辞格"拟声",然后以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古诗词曲中拟声词字面声音的英译策略,旨在最大限度实现古诗词曲英译中原作的声音美,实现其语用功能动态对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诗歌与中国新诗都注重意象的运用,中国新诗也常常借用古典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思。新诗中古典意象的运用遵循古诗的审美原则,然而在意象的内涵、作用以及用法上却又与古诗的意象有所不同。新诗中的古典意象与古诗中的意象相比,不重视固定意义而重视彼此间的联系,不追求“立象以尽意”而追求“具体化的感觉”,不从“兴象”中显现“隐”的含义而用词语对意象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14.
在接受美学看来,文本具有意义未定性,读者具有期待视野,作品的意义是读者从文本中发掘出来的。古典诗词语言具有模糊性,诗词中的诸多未定性的点和意义空白召唤读者展开联想,诗词意象更是如此。颜色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建立在人体感知基础上的隐喻表达的。人类对红色有相同的视觉效果和认知基础,借对中国古典诗词红色意象词语进行分析,旨在揭示:隐喻是对诗词意象的欣赏,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更是一种审美创造。与此同时,也印证了语言本质上是认知的,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的一种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寒”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寒”既体现为寒冷凄凉的具象,也在长期运用中内化为一种抽象的意象,并进而成为一种意境。“寒”不但成为中国古代文人的重要审美趣味,也反映了他们的文人意识和悲剧意识,一方面借寒境表达对自身现实境遇的不满,另一方面他们又大多沉浸在这种境地里,完成了审美化的想像性和解。这是建立于中国太阴文化基础上的具有东方色彩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16.
英汉颜色词的语用意义对比及其翻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颜危词往往蕴涵着各民族不同的文化内涵 ,在翻译时应该根据目的语国家的语言习惯作出恰当的处理。本文借助语用学的理论 ,对英汉颜色词的语用意义及翻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极大差异,这就注定了英译古诗时必然会出现文化信息的遗漏,这也就需要译者在认真读懂原稿的基础上懂得变通,抓住文化内涵的核心,由诗词的表层结构深入到其深层结构,尽力展现其“意”的传神和生动。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在翻译唐诗宋词过程中文化信息的遗漏现象,同时还给出了一些处理的方法,力求在古诗词的英译过程中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文化的沟通。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诗词音乐"是指在内容上以古典诗词为歌曲内容的音乐作品,它的审美特色有:词的尽善尽美,在乐曲方面表现出结构性抒情的特点,思想上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通过对"中国古典诗词音乐"审美特色研究,探讨了它的现代美学功用。  相似文献   

19.
以诗明“理”在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历代皆有。明理之诗以其在诗情氛围中透露出的理性光亮而引起的人们普遍的审美关注。即景寓意、因物寓理;辞以情发、理偕情行;理在言外、委婉含蓄,则为明理诗高层境界所具有的三种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20.
汉语众多流行热词并不都是新造词语,而是固有词语经过词义演变而来。汉语固有词语在网络语用环境中发生变异,产生同原来固有词义相区别的理性义和色彩义。热词"土豪"经历网络用语的浪潮洗涤,在理性义和色彩义两方面发生改变,如今得到超强流行,是社会现实、人们心理与语言运行机制三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土豪"等流行热词词语生命力如何,这需要未来语用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