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品简析: 歌曲旋律稳妥而柔和,表现了“秋叶”随着秋风慢慢飘落下来的情景,犹如蝴蝶在飞舞,又如小伞在缓缓降落,小朋友喜悦地追捉着换上红、黄色“衣裳”的秋叶。全曲具有动态、色态,形象生动,使幼儿能从歌曲中具体感受秋叶飘落的情景。歌词最后一句“你要飘向哪里去”,又能激发孩子的想象能力. 教法提示: 1.带孩子去公园或校园观看秋叶飘落的情景,启发孩子用语言来描述。如秋叶从树梢上飘呀飘呀,飘到了地上睡下了;秋叶像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等。让孩子去追捉秋叶,去拾美丽的秋叶,还  相似文献   

2.
秋叶的旅行     
秋天到了,树叶黄了,可秋叶还依偎在大树妈妈的怀里。秋叶看见哥哥姐姐们都飘走了,他也想去玩,就对妈妈说:“妈妈,我也想去旅行。”大树妈妈说:“可以,不过要请风伯伯来帮忙。”风伯伯来了,他吹了一口气,小秋叶就乘着风,离开了妈妈。小秋叶飘呀飘,飘到了果园,果园里都是成熟的水果,有又红又大的苹果,有又香又甜的梨……几个农民在摘果子,燕子和蜻蜓在捉害虫。小秋叶飘呀飘,飘到了田野,田野上,农民伯伯在收割稻谷,几个小朋友在稻田里捉迷藏。小秋叶飘呀飘,飘到城市,城市里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晚上,霓虹闪烁,灯火辉煌。小秋叶想:外面的世界真新…  相似文献   

3.
仝心 《早期教育》2006,(9):19-19
秋天到了,缤纷的树叶在秋风中飘如蝴蝶。孩子们有的追逐飘在空中的树叶,有的捧着一片树叶欣赏它的美丽,有的将树叶拼凑成各种图案……孩子们对树叶的喜爱之情,启发我以树叶为主题开展了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4.
活动目标乐意欣赏柳树各异的姿态,学习有序观察柳树的干、枝、叶,并积极用语言或动作来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活动准备(一)选择合适的观察场地(与我园一河之隔的小学部东侧的河边上有一排姿态各异、枝叶茂密的柳树,且场地安全,适合幼儿观察)。(二)幼儿检查自己的鞋带是否松散,服饰是否便于行走。活动过程(一)出发之前,引发幼儿观察的兴趣师:春天来了,柳树妈妈都长出了许多新的树叶宝宝,这些树叶宝宝长在哪里?长得什么样?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评析:拟人化的语言是非常适用于小班幼儿的一种教学语言。虽然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柳树妈妈”、“树叶…  相似文献   

5.
设计思路 1.《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次活动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以用贝壳、螺壳、树叶等辅助材料给石头化化妆为主线,将自然资源引入幼儿园课程当中,体现了课程的生活化、发展性。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所指的餐后活动是指从第一个幼儿用完午餐到全体幼儿进行午睡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所展开的活动。它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部分幼儿的"进餐"和部分幼儿"自主活动"阶段;二是全体幼儿进行安静的非正规的"集体活动"阶段。在现实教育中,由于幼儿个体差异较大,进餐速度有快有慢,产生了幼儿进餐和自主活动交叉环节的管理。【问题呈现】镜头一:《顾里顾不了外》时间:11:00~11:10  相似文献   

7.
秋叶(中班)     
目标:1.学习演唱歌曲,尝试用强弱变化的歌声表现歌曲中“转”的上扬和“摇”的下落。2.能创造性地表现秋天的树叶飞舞、旋转、飘落等姿态,充分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准备:1.观察树叶在秋风中飘舞的形态。2.录音机,律动音乐磁带,歌曲《秋叶》磁带,歌曲图谱,树叶。过程:一、热身律动1.播放一段轻音乐《大地为你歌唱》,在清脆的鸟叫声中,教师导入:一天,一群美丽的小鸟飞到一片山坡前,把种子播撒在山坡上,期待种子长成一棵棵大树。让我们来学学种子们怎样发芽,长大吧!2.幼儿边听音乐边尝试用形体动作表演:种子在泥土里睡觉→发芽→渐渐长高→成为…  相似文献   

8.
裴文云 《教育文汇》2003,(11):25-25
在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有五位教师同时执教幼儿园中班故事《小猪和靴子》。故事中是这样描述这只靴子的:它光滑滑的、红红的;上面窄窄的、下面宽宽的:像花瓶、像皮袋、像帽子这只靴子造就了教学过程中非常有趣的案例。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  相似文献   

9.
背景介绍随着主题‘在秋天里"的开展,我们渐渐地从捡树叶、画树叶、拼树叶等活动进入到分主题"果子熟了"中的音乐活动《摘苹果》。面对教材中所提到的教学内容,学唱、创编歌曲和舞蹈动作的创编,我思考着将音乐活动中按照歌曲内容做相应的动作的目标实现的同时,不着痕迹的教会幼儿一些舞蹈的基本动作。  相似文献   

10.
陆萍 《中国教师》2013,(24):39-40
幼儿的语言能力,即幼儿倾听、讲述、阅读和交流的能力。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提高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因此,教师要关注幼儿的生活,积极  相似文献   

11.
一、讨论活动 问题:小树叶为什么会掉下来? 活动产生的意图 秋天到,幼儿对树叶落下的现象很感兴趣,跑来问老师:"为什么大树妈妈不要小树叶了?"面对孩子童真的问题,教师发现孩子的观察力与好奇心是不容忽视的.于是忙抓住这个教育契机,与孩子们一起对小树叶展开了各种有趣的探究.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儿童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最迅速的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提高幼儿语言能力,使语言贴近幼儿的生活,满足幼儿当时的需要,促使幼儿个性化语言的发展,可以让孩子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并为幼儿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对3——6岁幼儿实施语言教育,其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是什么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思维、社会参与水平、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地联系一起的,语言教育应当渗透到一日生活中。也就是说,幼儿的语言教育是必不可缺的教育目的和对社会感知的培训,而一日活动是实施语言教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纲要》中明确指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表现形式,幼儿的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通过环境渗透,孕育幼儿思维的苗床;多管齐下,搭建幼儿思维的平台;有效教学,铺设幼儿思维的星光大道;全方位思维训练,提升幼儿思维的金钥匙等方面对语言活动中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正一、设计思路新歌教学一直是幼儿园艺术活动中的难题。小班幼儿因受到知识经验和语言能力的众多限制,在理解歌曲结构和记忆歌词内容上会比较困难。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体验和记忆,我根据歌词内容制作了生动形象的动画课件,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内容。二、活动目标在理解和感知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尝试用轻柔连贯和欢快有力的声音自然学唱歌曲。三、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树叶。四、活动过程(一)发声练习  相似文献   

16.
罗莲 《考试周刊》2013,(20):185-186
<正>《纲要》提出: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思维、社会参与水平、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教育应当渗透在所有活动中。一、语言活动向其他教学活动外延,促进幼儿想象阅读能力的发展。《纲要》指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  相似文献   

17.
廖日明 《教师》2012,(26):78-7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和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快乐。作为幼儿园的一种专门语言活动——谈话活动在幼儿语言学习过程中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教育活动,能让孩子体验语言交往、积累、发展的快乐。一、谈话活动的意义1.激发幼儿与他人交谈的兴趣在幼儿语言发展过程中,幼儿学习语言的态度是否积极主动,  相似文献   

18.
吴敏峰 《考试周刊》2014,(99):186-186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当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需要。区域活动作为幼儿集体活动的一种特殊的有效形式,备受大家青睐,它为幼儿活动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同时运用多种不同材料引导幼儿自主、自发地游戏、学习。但如何把区域活动做得精彩,关键就在于准备投放的游戏材料。首先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观察、记录、分析幼儿的需求、能力、可  相似文献   

19.
区域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项活动,它对幼儿的影响作用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结合教育实践,阐述了为幼儿创设区域活动的做法及其体会。  相似文献   

20.
秦晖 《广西教育》2013,(8):50-50
《树叶》是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写树叶给树枝、小虫、鱼儿、小鸟带来了温暖和欢乐,大家都喜欢树叶,树叶很高兴。课文语言朴实,想象丰富,富有童趣。在听《树叶》一课教学时,一位教师的一个教学片段引发了我的思考。师:听老师读课文,看看有谁和树叶做游戏?(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了课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