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笔者会同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重点规划科研课题《中小学生责任行为研究》领导小组对农村中学生展开了《"寻找我们身边的浪费"的调查研究》的课题研究。旨在不仅仅使中学生从不同方面了解到时下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出现的"浪费"现象及浪费带来的不良的社会影响与严重的后果,相继培养中学生的"节约"意识,训练中学生的"节约"行为。同时,促使农村中学生养成从不同渠道搜集有关资料能力;打开中学生认识社会,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使中学生赖以生存的社会、学校、家庭的客观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学生一方面享受着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物质好处,另一方面也承受着社会剧变所带来的压迫感和迷茫感。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使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使中学生对社会化目标产生迷茫感。如何带领中学生走出迷茫,就成为中学政治教师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十分严重,不仅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危害。只有通过对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建立中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互动的一个立体交叉的防护网,才能有效解决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  相似文献   

4.
网络技术就其社会影响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中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会造成一些负面效应。本文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进行了随机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透析了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而初步探讨了提高中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措施。这对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提高普通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消费无时无刻不伴随每一个人。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带来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人们正从传统的生存消费转向生活消费。"健康"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中学生是体育运动开展广泛的群体,体育消费就进入中学生的生活。中学生是体育消费者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不论在个人消费方面,还是对家庭消费、社会消费的影响方面,中学生群体都表现得相当积极。本文拟通过对南京市城区的中学生体育实物消费、媒介物消费、消费心理等方面的调查,  相似文献   

6.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对社会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其次,探讨了当前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德育规律,提出应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途径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增强中学生网络道德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中学生上网成瘾现状堪忧 目前,网络的开放、自由、无进空限制给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网络中充斥着语言垃圾、网络游戏好比电子海洛因、网络中暴力色情内容"网"也"网"不住地自动往外跳……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转型时期,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影响,造成青少年道德素质滑坡。据此,应该改进教育模式,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导的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一些中学生由于学业负担沉重、竞争压力大、父母期望值过高、心理调节能力差等原因,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于轻生自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伤害和损失。中学生日益严重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许多教育学者和教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学生的早恋已引起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普通关注。中学生的早恋行为,不仅成为困扰中学生精神的动因,而且给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后果。为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对中学生的早恋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认清危害,防微杜渐,转移情感,正面疏导,主动预防。  相似文献   

11.
一、中学生上网成瘾现状堪忧目前,网络的开放、自由、无时空限制给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网络中充斥着语言垃圾、网络游戏好比电子海洛因、网络中暴力色情内容"网"也"网"不住地自动往外跳……而中学生在没有外力监督、自控力不够的情况下常常不自觉地就陷入"网"中不能自拔:长时间上网聊天耗去大量学习时间而成  相似文献   

12.
社会比较是一种在社会中广泛存在的心理现象。青春期的中学生身在校园环境中,无法避免地要进行社会比较。恰当的社会比较帮助中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形成对自我的认识,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明确自己未来的方向。但是,不恰当的社会比较也会给中学生带来烦恼,甚至带来心理问题。正确的认识社会比较及其与心理问题的关系,并对中学生的社会比较方式、内容等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是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刘峰 《成才之路》2010,(30):2-2
网络正成为全世界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但网络传播也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尤其是对自制力比较差的中学生。当前,有部分学生上网成瘾,这就给学校、家庭教育带来了十分迫切而又棘手的问题,迫切需要我们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高度重视并对此有一个清醒正确的认识,尽可能将网络对中学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4.
陆海明 《班主任》2004,(1):15-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生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中学生群体里流行着一种高消费的不良风气,许多中学生沾染了互相攀比、讲吃讲穿、不节俭、花钱大手大脚等不良习气,超前消费、畸形消费等不良势头在一些中学生当中愈演愈烈,中学生出手"玩阔"似乎成了一种新时尚.甚至于有的学生走上了"黄色消费"、"黑色消费"的歧路,对个人、家庭、社会产生了巨大危害.  相似文献   

15.
日前,上海市教委推出第3版《中小学生守则》,其中《中学生守则》增加了"学会感恩"等条款。那么什么是感恩呢?所谓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在实践教育中,要求学生学会感激别人,感激社会。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众文化的广泛流行,一些"时尚元素"是中学生生活的重要成份,本文对时尚元素给中学生带来的一些影响进行了阐述。积极健康的时尚元素丰富了中学生的文化阅历,发展了个性空间;盲目追求"个性"自由的时尚元素,导致中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产生暴力倾向而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处在从青春期向成年期的转变期,这个时期是中学生思想处于活跃的时期,是他们建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合适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可以很好地引导中学生认识自身和世界。在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无意识"教学方式已经逐步地被应用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之中,并带来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本文中,笔者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探讨了"无意识"的教学方式给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学生使用手机不再是一个新话题了,但仍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话题;可是,中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不少的困难。本文在分析中学生要求使用手机的理由和使用手机带来的不利之处的基础上,来探讨借校讯通平台的管理功能对学牛加强管理力虚。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网络沉迷的心理动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新利 《教育探索》2005,(11):88-91
当前,网络在对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分析了中学生网络沉迷的心理动因后,提出充分利用网络自身的功能与特点,对他们进行网络心理教育的构想与尝试,以促使其尽快完善现代化“网络社会人格”。  相似文献   

20.
张金霞 《学语文》2007,(4):3-43
中学生的语言,不管是表现在日常交际上,还是在即兴"创作"和短信书写上,常常极富个性,打着时代的烙印。这是一种中学生"社会"的社会方言。这种社会方言的特征在语汇、语篇上浸透着中学生社会的"文化"因素,因而形成一种中学校园语言文化现象。本文拟从语汇、语篇两方面对这种富有特色的语言文化进行简略的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