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吹牛皮比赛     
正一个寺院正在举行吹牛比赛——比谁吃的东西最大。有人说:"我把地球当江米团子,撒上豆粉后一口吃掉了。"还有人说:"我能把天上的星星都扫到一块儿,用平底锅炒着吃。"……吹牛者们很厉害,可在和尚面前,个个甘拜下风。有一个性情怪癖的人,非要占上风不可,于是说:"我吃的东西是最大的,也就是说,任何东西都没有它大。"他本以为这样说  相似文献   

2.
“味精”,大家都很熟悉。在汤中加些味精,鲜美可口。但味精是什么东西做的?吃了有什么作用?吃时应注意些什么?大家不一定很熟悉,甚至可能存在一些误解。例如有人说多吃味精有毒,每人每天不能超过0.3克,或者说生产味精要用盐酸,人吃了要烂肚肠等等。味精的学名是  相似文献   

3.
多变班主任     
胡柳全 《科教文汇》2008,(11):19-19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一直都被认为是贬性,通常形容一个人太阴险、太奸诈、太虚伪。但在现实生活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我们也有必要学下这一"阴"招。尤其是现代的学生心理是很复杂,很微妙,也很善变的,这一招在班主任工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4.
我过生日那天,妈妈买了一些苹果、梨和香蕉招待同学。同学走后,妈妈随手把剩下的水果都收进了水果盘里。第二天,我想吃香蕉,就去果盘里拿,咦!昨天还好好的香蕉,怎么变得软绵绵黑乎乎的了,香蕉皮上还有一个个小黑点。我看得都恶心,这哪能吃!平时我们家的水果都能放好多天,这次怎么了?问奶奶,她也不知道,只是觉得可能和苹果、梨有关吧。对呀,以前香蕉都是单独放的,这次是和梨子、苹果放一起的,应该有关系吧!我还是自己做做实验吧。我把这个想法说给奶奶一听,奶奶乐了,连连称赞:“这个主意好,我活到这么大岁数只知道吃香蕉,为什么烂得这么快,我…  相似文献   

5.
高翔 《世界发明》2007,(6):52-53
"魔兽世界纪念章"的推出,与其说是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识,不如说是给众多收藏者提了一个醒收藏一说由来已久,也有人把收藏欲称之为人的天性,就好似从松鼠的洞里你总能找出形形色色不能吃的东西,但它还是乐  相似文献   

6.
近日,一则"人一生能吃9吨左右食物,谁先吃完谁先走"的微博爆红网络,网友纷纷议论"一生只能吃九吨食物"是否靠谱,甚至有人调侃说"如果自己从今以后不吃东西,不就能长生不老了。"但也有专家表示,如果按照70岁寿命计算,人一生大概要吃掉50吨食物。网帖:  相似文献   

7.
我特别喜欢吃香蕉,但因为我家在江苏铜山,不种植香蕉,每次都是妈妈买来给我吃。我也就一直认为香蕉天生无籽。直到有一次,我到野外玩时却意外发现:香蕉长籽。那天,爸爸和我一起去野外游玩,忽然爸爸摘了一大串野生香蕉。我随手剥开一根,一下傻了眼:哇,果肉里布满一粒粒硬生生的籽!回到家,我把从市场买来的香蕉和这野生香蕉放在一块细细地观察、比较,发现它们的外形没什么两样,就是一根没籽,一根籽多。而没籽的那根果肉上长着许多小褐点,小褐点的位置刚巧也是多籽的那根长籽的地方。我猜想,也许香蕉在没完全成熟之前有籽,而成熟之后籽就慢慢变…  相似文献   

8.
《科学生活》2014,(6):57-57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尤其是营养元素的摄入,也喜欢相互交流经验。有的说多吃红枣好,补血又养气;有的说,我最近开始吃蜂胶,听说能延缓衰老;还有的说,一定要买乌鸡来炖,说那才是真正的“不老药”呢……说来说去,一大堆食品都被推到了“抗衰老”的行列中。  相似文献   

9.
正我的手指曾被纸划破过,于是我很想试试,纸在快速划割的瞬间,能不能切断香蕉?答案是,不能!于是,我换了一种方式。正常情况下,水果刀轻轻一割,纸张就会破,但如果将纸张对折裹在刀刃上再去切香蕉,香蕉可被切成好几段,纸张却依然完好无损!  相似文献   

10.
正看到这个题目,有的同学可能会笑:香蕉怎么吃?剥了皮吃呗!但问题若变为"一次吃不完的香蕉,该怎么吃",这个答案就不算完整。一次吃香蕉的经历一次饱餐之后,我为客人奉上了一盘香蕉。客人露出想吃一只又担心吃不完的神情。因为早已试过,我从容地拿起一只香蕉,两手分别握住香蕉的两端,并用手指抵住香蕉中部的位置,稍稍用力一掰,香蕉就被折成了两截。这样既分了香蕉,又保持了香蕉外皮的相对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